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新顺1730 > 第243章 泰兴十六年的变化(下)

第243章 泰兴十六年的变化(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莫尔帕伯爵作为海军大臣,是支持杜普莱克斯的想法的。

但是,整个欧洲都知道,现在的法国海军,是一支“行政海军”。文职选比例过高、权责过大,文职选掌军的影响居高不下。

加之自路易十四时代留下的财政大窟窿到现在还没有填上,密西西比泡沫炸、无准备金的货币政策产,使得这支“行政海军”从巅峰时的20万吨总吨位,骤降到4.5万吨。

得益于技术发展和文官集权管理,使得法国海军拥有此时欧洲最强的战舰设计技术。74炮战列舰和28炮巡航舰的设计都胜过英国,海军军校制下将近2000的军官生和定期海员制度保证了可以随时扩军……

但是,没钱。

而且造船需要大量的橡木、柚木,法国的木材储备不足。

都知道炮手需要长期训练,莫尔帕伯爵也希望能够保持炮手们每周训练一次的规模,但是财政不给拨款;军官盗卖火药成风,使得法国的海军处在一种很难界定强与不强的状态。

说强,四分之一英国的总吨位,庞大陆军的花费导致的海军拨款太少,贪污腐败和海军行政化,着实不好意思称之为强。

说弱,让英国都惊呼的舰船设计、庞大的海军军校军官生储备、制度化的水手服役制度,严密的集权文官官僚制的造船监管、良好的数学基础,只要有钱,就能在短时间内拉出一支世界第二的海军。

既然法国认为一切的根源,就是缺钱,那么这一次莫尔帕伯爵出访大顺,宫廷中最大的意愿,还是达成诸多贸易上的协定。

梦想着如果大顺可以分享丝绸、瓷器等技术,法国自枫丹白露赦令后的非天主教徒逃离法国导致手工业一蹶不振的况可以缓解。

杜普莱克斯这样的在印度前线、去过广东、松江甚至危害的殖民子,当然清楚大顺不可能允许这些技术外传。

只可惜似乎凡尔赛宫里的那群蠢货认为这是一件有希望达成的外事务。

即便被杜普莱克斯泼了冷水,莫尔帕伯爵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为了安抚杜普莱克斯,也为了防止杜普莱克斯在印度这边冒进,莫尔帕伯爵还是细心解释了一下法国要面临的问题。

法国不是英国,法国的外政策导致和奥地利、俄国、英国、荷兰都处在一种敌视状态。

英荷的海军,足以压制法国;奥俄的陆军,足以制衡法国。

在财政收不变的况下,陆权和海权只能二选一。而印度,如果没有强大的海军,印度永远不可能是法国的。况且,杜普莱克斯的想法过于冒险,就算他能在印度获胜击败英国,只要海军不如英国,迟早还会丢失。

杜普莱克斯却反驳道:如果可以和中国达成同盟、划分势力范围,培养印度土兵,完全可以保证在印度的优势。

莫尔帕伯爵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

本,江户。

自从百余年前第一次见到烟花,就喜上了这种短暂而又易逝的美丽。

只是八十年前的那场烧了三天的大火,以及江户城密密麻麻的竹木房屋,都使得对于这种美丽的事物极为警惕。

然而今年将军却例,允许们燃放烟花。

祭奠之前几年大饥荒的饿死者,也为将来祈福,赞美终于渡过了漫长的灾年。

从威海运到长崎又运到江户的大量烟花,成为了本的第一届隅田川烟火大会的主角。

绚烂的烟花在两国桥附近升腾,照亮了夏的夜晚。

似乎,好子真的到来了。

番薯的普及,使得农夫可以种植这种量大管饱的作物,尤其是在一些公田之外的地方,不需要缴纳田赋。

反正平里也都是吃吃糙米,吃上番薯这种可以果腹的东西,总比饿着强。

延续了几年的冷夏过去了,百万饿死的饥荒过去了,番薯有了,好子要来了。

幕府将军自然把这份功劳揽在了他自己的身上,抹去了几年前刘钰前来江户时候的痕迹。

新的币制改革也很成功,收回了之前含金银量太高的钱币,改铸了次一些的钱币,缓解了通货紧缩带来的诡异物价,也让幕府趁着这一次铸币的机会,积攒了大量的金银。

米价逐渐回升,重农抑商的体制更加稳定,靠禄米为生的武士也再度挺直了腰杆。

文化上,朱元璋的《六谕》,以及注释之后的《六谕衍义》,也成为了民间的教养读本。大量的理学书籍,被刘钰很细心地收集之后送了过来,更有包括裹脚欣赏之类的书籍,也送来了不少。

但是大量的几何等书籍,都被刘钰加上了一些关于天主教的内容,亦或是夹杂了许多诸如徐光启、李之藻之类的名字,纷纷被禁毁。

西洋诸国殖民的小册子,也传了江户,黑化的添油加醋。

刘钰编造了诸如“我们得到了上帝、却失去了土地”、送天花毯子给当地、先传教再占领、新教抢劫成风、荷兰饿死安汶岛等等有或没有的悲惨故事。

朱子理学此时在本已经大为兴盛,而西洋的翻译书籍,本来已经开禁的一些书目,也因为刘钰送来的“特殊版本”中夹在了太多的天主教内容,被禁毁了一批。

除了这些改革,恢复了鹰狩令之后,武士旗本们还进行了一次大型的鹰狩活动。

从大顺“不得志”而到本的史世用,教会了很多骑的技法,一时间唐国弓取之技风靡江户武士阶层。

教授了之法的史世用,正用一种说不出别扭的心态,看着一出净琉璃戏,戏的名字叫《国姓爷合战》。

戏台上,化名为和藤内……和者,本也;藤者,唐之同音;内者,不是的同音,被意成非唐非和的国姓爷郑成功,正在海边捡贝壳。

这位和藤内看着一场“鹬蚌相争”的海边故事,竟感出了兵法真滴。

“让两雄兵,乘虚而攻之,此乃兵法奥秘。听说在父亲老一官的生国,大明和鞑靼双方正在战斗,这岂不是鹬蚌相争吗?好!现在就到中国去,用方才领悟的兵法奥秘,攻其不备,大明和鞑靼两国的江山,岂不是唾手可得的吗?”

戏台上,一场混战之后,和藤内高喊道:“喂!纵然你们多势众,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的生国是大本”。

随后的一场打虎戏后,魔改后的“国姓爷”摸着老虎的脊背说:“你们污蔑本是小国,可是你们看看的本领!连老虎都害怕我们,看到了吗”?

这场戏让史世用“大开眼界”,心里暗暗记住了这出戏,心道这戏,说一句狼子野心也不为过了。

鹬蚌相争,鹬蚌相争,只怕你做不得这渔翁。

花了大价钱买了一本《国姓爷合战》的剧本,就等着将他搜集到的一些书本带回去。

他信任刘钰的安排,这些年并不搜集太多的军事报,只是凭借着“第一弓取”的名,暗中观察着江户武士的种种,结了许多的“朋友”。

按照当初的约定,是该返回故土的时候了。

回到在江户的住处,史世用从隐藏的极好的小箱子里,拿出一些致泻的药物服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