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新顺1730 > 第十七章 一牛之力

第十七章 一牛之力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最好的一批工匠集结在讲堂中,这些有搞过镗床的,有拆过纽可门蒸汽机的,还有十几个从那批孤儿中挑选出来的懂科学但不会技术的半大孩子做学徒。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黑板上,刘钰正在那讲一个很关键、但可能这些听起来像是废话的问题。

“水烧开了变成水汽,得吸热;水汽变成水,得放热……热劲儿,都是煤烧出来的。就跟一桶水,不管你是装进茶壶还是泡在衣服里,总量是一定的。”

这些在工匠眼里似乎都是很直觉的知识。即便自此之后的很多科学都是反直觉的,可此时大部分的科学还是符合直觉的。

刘钰在那滔滔不绝地讲了一番放热、吸热、烧煤的问题,最后才说到改良蒸汽机。

理论上不难,学过机械原理的,曲柄联动系统这都不是问题,反正大顺没专利制度,也不用跟瓦特似的还得绕开专利再单独设计一套行星齿系统。

呜呜啦啦地讲了一大堆,下面的也基本都听懂了,整体问题就是把威海现在已有的、他们很多已经可以仿制的那种在船坞抽水的蒸汽机改良一下,分离冷凝器、完成只能上下运动到可以曲柄转动、烧更少的煤有更大的劲儿。

至于劲儿到底有多大,劲儿是个问题,功率又是另一个问题,刘钰也没讲的那么文绉绉,而是开了个玩笑。

“要说多大的劲儿,评书上说薛仁贵吃了九天玄娘娘的面饼,有了一龙二虎九牛之力。这龙虎之力,咱也不敢想到底有多大。但说这牛力吧。我说哪天咱们就测一测这牛到底能多少活。”

“找个井,搞个滑,弄个1000斤的铁疙瘩,让牛在平地上拉着。掐着怀表看一看,这一分钟时间到底能拉多远。这就算是一牛之力。等你们搞出了改良的蒸汽机,若能达成二牛之力,就算成功。若能达成三牛之力、五牛之力,那就另有奖励。”

“一牛之力到底多大,过几你们自己去试试。”

说完,他简单地画了一个定滑的样式,前面简笔画了个奇怪的动物突出两个牛角就当做是牛。

直截了当,一目了然,比起硬去规定牛、加速度、速度、质量这些东西,定义起来功率更直观。

当初那些劫后余生的孤儿学的东西,分得清功率和力,有一套自己体系的换算单位,而且这都是他们的课后练习题,很容易就能解出高度势能转化后的功率。

只是那些工匠却不会算,但听到一龙二虎九牛之力的时候,一个个都笑起来,心道这倒是好理解,一牛之力到底多大,这么试正合适。

听到刘钰的要求不高,也就是二三牛之力就行,一些工匠心想,这比作镗床还简单哩。

镗床也有了,气缸也能挖,曲柄结构也有了,自反馈的调节器也照抄,几看着黑板上的那些图画,拍着胸道:“最多两年,便能搞出来。只是,大,搞出这东西,不是就用来提水吧?”

刘钰笑道:“自然不是。能用水排的行当,这不都能用吗?而且还不用非得有水。一些牛马拉的比如磨盘、磨坊什么的,也都能用。锻铁、砸甲、甚至带动这个镗床,不都能用吗?”

“你们先做出来,然后再想将来用在哪。反正花我的钱。”

一想,心道也是,反正花刘钰的钱,家真金白银给着。哪怕做出来玩呢,谁也管不到。

可也有立刻联想到自己之前的行业,心道这东西若真能做出来,说不定还真能省许多事。

譬如四川的盐井,有了这玩意儿,那不是不用养那么多拉辘轳的牛了?这玩意可是一天十二个时辰无休,牛可不能一天到活,便是不睡觉还得反刍呢。

不同的行业想到了不同的用处,刘钰心里也有打算。

反正是不能先用在纺织业上,不考虑对纺织业的冲击,也得考虑到蒸汽机就是个动力,适合动力机械的大型机器还没有呢。

估计英国那边的水力纺纱机也快了,等打完荷兰,找个机会去一趟欧洲,自己评价有什么可以直接“拿来主义”的东西,能抄就抄。

英国的曼彻斯特法案已经实行,这对大顺的棉纺织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没有这个法案,大顺就没得抄,因为大顺的主流衣料不是羊毛,羊毛仿制技术和毛棉混纺技术,和纯棉纺织技术不一样。

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如果蒸汽机搞出来,肯定是要先用在一些新兴行业上。

大部分新兴行业都是他控制的,而且也不是小作坊式的,不会引发同行的反对。

磨玻璃、挖矿、锻铁、碎矿、锯木、机械……这些行业都用得上。

和英国先轻工后重工的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方向不同,刘钰想要借朝廷的力量推广而不是自发发展,肯定是要先重工的。

辽东的铁矿、煤矿,乃至唐山的煤矿,这些都算是从无到有的东西,对新事物也没那么大的反对。

和满清的况不同,满清到义和团的时候,未必是反科学,更像是一种民粹——洋坏,洋搞的东西我们不用,洋的东西也没那么好,如果在效率上找不到黑点,那就从迷信中找。

更多的是一种天朝沦落后的失落感的民粹。

这种绪很奇怪。

如果这东西是你先搞出来的,那便是这东西真好,洋不会真蛮夷;别先搞出来就把你欺负的很惨,那就是这东西不好,就算好用那也肯定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老祖宗的东西肯定有好的地方。

这种心态,刘钰摸的很清楚。很多传统行业,越真的有用,越开放包容;越落后无用,越封闭排斥。

既是自己这边先搞出来的,他倒不担心这个。

等这一批自己教的孤儿们跟着实习几年,有科学打底子,也有实践的技术,就可以指望他们搞蒸汽机车,这东西才是最能打动皇帝支持的——不需要水的大运河,方便调兵、方便统治、方便镇压、方便集权、方便阻止出现地方势力等等,皇帝必然是乐于见到的。

反过来如果是搞纺织业,对外倾销的武力基础还不足,只能对内内卷。

无论质量还是价格,大顺的布在国际市场上都优势巨大,可是并没什么卵用,真实的世界不存在不受政府控制的真正自由市场。

这么搞,实际上就是把分散在各个小手工业者手里的利润,富集到蒸汽工厂中。如果要靠这种方法富集资金搞煤铁联合体和修铁路,刘钰觉得都不如搞一通商搞官营出贸易来钱快、影响小,皇帝也更容易支持。

他连一通商来快速搞钱都不想搞,自然是不想走这条路。就算走,也得在印度站稳脚、彻底打开本的国门后才能搞纺织业,先后顺序绝对不能弄错了。

此时唯一担心的,便是时间了。工匠们信心满满,认为两年之内绝对搞得出他要求的那种改良蒸汽机。

以此推动的蒸汽动力的鼓风机,可以尝试新的冶铁炼钢法,这都没问题。

就是自己培养出的这批寄予重望孤儿们,能否在蒸汽机研究成功后,凭借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经验,在十年之内搞出实验质的蒸汽机车?

会议散后,刘钰留下了这十几个半大孩子。距离那场大灾荒已经过去了七八年,这些孩子也在刘公岛这样的封闭环境下学了七八年。

虽然这七八年时间,平均下来刘钰每个月只能空出四五天的时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