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新顺1730 > 第四十六章 物伤其类

第四十六章 物伤其类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书友大本营]

留下了一地毛,刘钰只带走了小部分大米和那不到一万两金银,舰队即将起航前往江户。

至于土佐的这些到底会做成什么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要做给幕府和大名们看的事已经做完,统治阶层不会因为底层泥腿子和他们一样都是,就少收税少盘剥的,幕府也不可能保本不保幕府。

既要保幕府,就得对土佐的事严防死守,想要刘钰以后不要这么玩,赔款的时候就得加钱,很简单的逻辑。土佐之,只是刘钰在想幕府证明,自己可以这么玩,而且自己还能玩出许多花活。

登上熟悉的战舰,炮手们按照刘钰的命令,在万民相送的背景下,按照海军条例中哀乐葬礼的规格,鸣炮送别。

土佐必要血流成河,此时送别,当以丧

已然见多了生死、见过胶辽地区那场大灾一死死一村的场景,与此此景刘钰没有太多的感叹,反倒是在哀鸣的炮声中开了个玩笑。

“得走了啊。武王伐纣,还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汉高斩蛇,倒是没听说有秦饿死不食汉粟。留在这,反倒容易叫倭底层分成两派,难以合力。”

陆战队的士兵暂时留在了浦戸城,只是将这里作为军营,给当地的倭农工商们壮壮胆,但他们会严格遵守刘钰的命令,不会下山。

等到刘钰从江户回来,他们才会和刘钰一起返回。而浦戸城暂时就作为一个海军基地,探险船将会在刘钰去江户的途中,负责绘制四国岛周边的海岸线地图,大量的测绘员也都留了下来。

陆战队虽能打,刘钰也不至于自大到认为可以凭这点和号称十万武士的江户城对抗,而且江户城是有炮台的,舰队也就是去转一圈、送一封信、证明舰队可以抵达江户罢了。

大顺开国之初,幕府还从荷兰那拿到过四十磅的臼炮,北条氏长还在一个瑞典的帮助下编写过《荷兰攻城法》,虽然都是过时百年的东西,但底子还是有一些的。

反正那年月瑞典的炮兵挺能溜达,除了天朝,周边准噶尔、罗刹、本、缅甸都有过瑞典的炮手,倒也足见瑞典的炮术是有两把刷子的。

既无奇袭江户之心,考虑到本此时的水军水平,之后的一路就只能当旅游了。

真正要做的事已经在土佐做完,刘钰的心也轻松起来。船上还有两个土佐藩的高级武士,山内的亲信家臣,目睹了土佐发生的一切。

他们将作为信使,替刘钰送信。本来史世用自告奋勇要去送信的,勇气可嘉,可刘钰估计幕府那边肯定会恼羞成怒杀了史世用。

毕竟……威海的第一艘军舰,是对贸易的钱赚到的,军官也全靠长崎锁国的信牌垄断制培养的,而让刘钰垄断对贸易的信牌,正是幕府将军到刘钰手里的。

史世用这个大顺的间谍,愣是在江户生活了数年,还被江户的一些武士奉为座上宾,为恢复鹰狩令后的武士传授骑之法。

史世用之所以想着要自己去送信,是想让刘钰效仿一下诸葛武侯三气周公瑾,搞点大新闻,最好把德川吉宗气个脑出血之类的——史世用在江户搜集了不少报,德川吉宗的长子是个成年还尿床、话都说不明白的,很有晋惠帝的潜质,在加上幕府体制的一大堆外样大名,史世用觉得这是个搞出“八王之”的机会。

按史世用所想,自己去送信先打打幕府的脸,刘钰再把这些年的事添油加醋一说,保教德川吉宗吐血三升、威望尽失,自己亦可青史扬名,颂歌于市井之间、流传于文章千古。

但刘钰的想法和史世用正相反,他想要一个看似稳定的幕府,否则幕府体制完蛋,去哪再去找四十万有消费能力的武士阶层?谁来维护一个统一的本市场?

史世用有心成名而垂青史,可惜刘钰不给他这个机会,心略些烦躁,在船上闷闷不乐。

刘钰除了在船舱编写翻译手册外,便是和史世用一处闲聊吃酒,宽慰道:“史兄的心我也理解,说句难听的,见土佐武士的惨状,难免有兔死狐悲之叹。原本史兄武艺超群,如今虽也练了三十斤火药,可这玩枪的手段,军中大把高手。原本是鹤立群,如今是鹤归鹤群,心难免不佳,又怕自己后泯然众,再难有立功名机会。”

史世用呷了一苦酒,只觉刘钰的这几句话像是钻到了他心里面一般,苦叹一声道:“鹰娑伯这话,可是说到了我心坎里。论新军学问,我和这些小年轻的相差甚远,年纪一大,学东西也慢;论弓马骑,只怕后也少有用得到的地方了,我见那波兰在京营按照鹰娑伯的手段编练的骑兵,个武艺与我相较甚远,可若结阵冲击,我不能及。”

“若说兔死狐悲……不免说,还真有那么一丝滋味。”

之前刘钰指挥的几次战斗,史世用只是听说,从未亲眼见过。这一次土佐之,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真正火药燧发枪、开花弹时代的战斗。

虽然他可以在杀死大黑好胜之后轻飘飘的说一句,时代变了。可他也只是跟上了时代,却再难如从前一般站在时代的尖上了。

曾经武艺超群的他,在这个大顺军改的大背景下,泯然众矣。那种最后的武士一样的感叹,用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亦不算错。

,燧发枪让他的再无意义;京营的新式枪骑兵让他的骑也不甚重要。斩将夺旗勇冠三军的时代结束了,史世用感叹之余,心中迷茫失落。

“史兄,所谓天下大势,浩浩,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幸之甚也,史兄腰间的火枪,便是顺之。史兄虽老,子嗣犹在,这等醒悟,当传之子孙。自己又何必如此感怀?”

“倭国之事,我自有打算,实为国之计远。史兄想要留名后世,我倒有个主意。”

都说喝闷酒的眼睛会没有光彩,可这一刻史世用的眼睛分明是明亮的。

活一世,到了一定地步,要么求名、要么求利,总有那么几个想要有点追求。

“史兄可读过《英烈传》?”

史世用点道:“市井之间,谁没读过?”

大顺又非蛮夷,对明朝开国的事还是赞许的,理由也很简单:你朱元璋能解民于倒悬,我大顺亦解民于倒悬,你做得,我亦做得。这本书又不曾封禁,流传甚广。

刘钰的父亲还曾拿这本书给刘钰做个例子,鼓励他学学郭家出的定襄伯,也不是靠袭爵还是打出来的。

“史兄既读过,想来也知道市井间的传闻,说是此书乃前朝郭勋找门客幕僚做枪手而写成,便是为了突出鄱阳湖水战,郭英死陈友谅事。其中真假,难以分辨,可市井皆知是郭英死了陈友谅。”

“史兄做间于江户,所经所历,可堪传奇。加之国中又少有知道倭国到底何等风、习俗。待倭国事一定,史兄何不找,亦作小说一本?”

“备说昔年卧底江户之事,亦或说说自己与倭第一剑客、第一弓取之类较量的事。反正无知晓真假,史兄便可劲儿吹便是,加之有异国风,市井间传播必广,这岂不也算是扬名了?”

刘钰的语气像是开玩笑,可也不全是开玩笑,若真写成,这本书还是有些意义的,不只是一本小说,更是亲历者的第一手资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