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新顺1730 > 第二零六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第二零六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18世纪,是个投资疯狂的世纪。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总是对这种投机或者叫投资有着一种特殊的嗅觉和敏感,就像是狗总能找出来厕所在哪里一样。

都是一样的经济基础,有着自己的阶级觉悟,东西方相差不多。

历史上,们以为中华这边的第一场投机泡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长春君子兰事件,近乎类似于四百年前的阿姆斯特丹郁金香事件。

但实际上,历史上中华最出名的一次投机泡沫,是满清末年的橡胶投机事件,彻底断送了清王朝。保路运动的发起点,也是因为有拿着川汉铁路的集资款,去炒作1910年最热的橡胶,觉得拿集资款炒作橡胶赚了钱,自己拿走利润,将本金还回去。结果炸了,最终保路运动把满清炸没了。

当年橡胶正是火热的时候,不管汽车还是蒸汽机,都离不开橡胶。就有公司专门炒作,号称20世纪,是橡胶的世纪。有就拿着300万两的集资款,去投资橡胶,觉得300万几天变成600万,将300万的集资款还回去,再缴纳一万银元的罚款,自己留下300万,岂不美哉?

然后……

如今西洋有郁金香泡沫、南海公司泡沫、密西西比泡沫,不管是南海公司还是密西西比泡沫,套路都是一致的:击鼓传花。

500法郎发行的密西西比公司票,一年内从500利弗尔,涨到了两万,最大的一剂强心针,便是类似于刘钰和这些富商们展示的“美好的未来”。

当时法国政府为了展示这个美好的未来,不止像是刘钰一样搞出了力ppt,还把黎的流汉雇佣起来,每天到港转一圈,第二天再从别的地方城,假装密西西比的金矿缺缺到了每天都有数不尽的去那边淘金。

而刘钰不需要搞这种形式,大顺的商们对朝廷始终就是一种矛盾的态度,既希望朝廷啥也不管、又对朝廷背书的东西信不疑。

这种对大一统朝廷的信任,免去了刘钰学习法国,雇佣一群流汉佯装那边缺缺到每天络绎不绝的程度。

只是刘钰并不承认这一套是击鼓传花,实际上他在经济政策上很保守。

因为现实的例子就摆在那。南海公司的泡沫一炸,英国那边吓得将近二百年不准组建份制公司,生怕这种把牛顿坑的血本无归的击鼓传花票搞垮英国的经济。

放在大顺这边,更是可想而知。

一旦任何一个票炸了泡沫,带来的后果就是朝廷的全面反动和恐惧,对这种新生事物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所以刘钰没有大肆忽悠虾夷的金矿之类,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英荷的南海泡沫,“珠玉”在前。真要是忽悠,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价能上涨20倍,大顺这边10倍还是没问题的。

但他还是拿出了比较实际的一整套方案。

只是,这种半忽悠、半实在的话,依旧还是许多持有怀疑。

“鲸侯,按您所言,这是稳赚不赔的。朝廷若是知道稳赚不赔,为何户政府不出钱投呢?”

“我等倒是知道,京城勋贵家里,以及内帑也投了钱。但若是稳赚不赔,朝廷为何不投呢?”

问出这个问题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商

这不只是他的问题,更是在场许多内心的疑惑和怀疑。

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们对朝廷的态度很矛盾,但其实心里也清楚,朝廷见了钱,就像是苍蝇见了血一样。

这不是在诋毁朝廷,而是在表扬朝廷。没能力把中央财政收三四千万两的王朝,意味着一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

就像前朝,类比于大顺这边的获鹿县。

前朝理论上真的是三十税一,一亩地,理论上只收0.035石的正税。

如同刘钰印象刻的亩税确到小数点后17位的获鹿县,13万亩土地,大顺把丁税摊进去后,要收两万两白银。

而前朝,算作一石粮一两银子,理论上获鹿县只要收4000两银子的亩税,再加上3000两银子的税,算起来是大顺的三分之一。

但正税之外,劳役、杂税、摊派……这就是个没有底的数目了。所以账面上看着真好,三十税一,真仁政也。

然而但就像是修黄河大堤一样,要不要要修?

不修,反。

修,要么抓百姓去服徭役,要么花钱雇。理论上还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组织力棚,鼓舞百姓为了子孙后代、定胜天,而这个时代,第三种选项想都别想。

正是因为对大顺朝廷有所了解,商才会问出这个关键的问题,

不看说的天花烂坠。

只问一句,户政府的库房里有没有银子?

有的话,稳赚不赔,户政府为什么不把银子投进去?

宋朝之后,王相公行青苗法,拿着国库、常平仓的资产对外放贷,也不过是二分的利。

现在刘钰忽悠说,回报率在30%,这可比王荆公的青苗法赚的还多。

既然如此,朝廷在良家子里复三舍法,对王荆公也不是全盘否定,那么朝廷为什么不拿国库的钱投资呢?

青苗法号称国家放贷,也不过二分利,一年回报率是多少?

朝廷对王荆公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

朝廷的官方意识形态没说,不争论。

但从良家子复三舍法这件事来看,至少不是否定的。

开发虾夷,按刘钰这说法,随随便便就是30%的回报率,朝廷连王安石都能肯定,为什么不直接投钱获利?

朝廷缺钱吗?

缺。

朝廷想要银子吗?

想。

既然如此,朝廷却不投钱,刘钰又说的这么诱,终究有开始怀疑了。

这问题,其实还是有水平的。

勋贵和内帑的钱,会不会是将来募集了钱之后,勋贵内帑的钱如数奉还,剩下的钱三七分账?

刘钰虽是想过大顺的商对朝廷矛盾的心态,却真没想到有胆子这么大,直接把这个关键的问题说出来。

其实朝廷内部是有纷争的,国库的钱要不要投资,这不只是个朝会争论的法理问题,取利取义?

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皇帝,到有资格在前些子宴会上吃饭的官员到,都清楚,朝廷把钱投进去,就算是赚钱也得赔掉底裤。这和理论上赚不赚钱无关,只和吏治有关。

刘钰知道这是许多嘀咕的事,并未有一丁点的沉默,笑道:“这便是,不与民争利。”

“《道德》言: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之道,为而不争。”

“本朝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非纯用德教、周政。非全黄老,亦非全霸道,更非全德教周政。”

“你们以为,朝廷的存在只是为了收税。事实上,就以西域而已,朝中早就争论过,是否放弃西域?”

“又要花钱,又无收益,难道朝廷就不投钱了吗?”

“你们言利,朝廷自有想法,又岂在区区银两?”

“虾夷地,归我,汉多,则鲸海安稳。倭、罗刹,皆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