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反派大佬的农家媳 > 第383章 红高粱

第383章 红高粱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转过天,庄子上的站在半山腰等着大队路过,送陶六一他们一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陶十五看看天上的,“这么久还没来,是不是不走了。”

“不可能吧!军令如山,不可能朝令夕改。”陶七妮迟疑地摇摇道,猜测道,“兴许什么事耽搁了,咱们不送,他们城里还不来个十八相送。”

“等着吧!反正今儿就这一件事。”陶十五想了想说道。

“兵马未动,粮先行,他们肯定还带着辎重,不然吃啥、喝啥。”陶七妮看着他们又道。

楚九他们还真被给拦着了,但不是什么十里相送。

城里没有夹道欢送,他们悄无声息的离开,只有马蹄声声。

在来时的路上,在城郊外被给拦着了。

眼前的二、三十一身短褐,背着包袱。

楚九拉住缰绳,定睛看去认出了他们,是他领着兄弟们帮着夏收时的,庄户家。

问明来意,原来都是来参加义军的。

这让楚九受震动,原来只是想和农民打好关系,没有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他们真是单纯、可、善良,在他们的行事中,受恩惠,千年记,只有这么报答了。

楚九让他们加最后面的辎重队伍。

长生和六一对这些熟悉,所以就近很好的照顾他们。

这才出城没多久,就招到兵了,好兆,楚九兴奋之溢于言表。

陶六一押着辎重、粮,随着大部队浩浩的离开了。

楚九他们会骑马的,带着五百兵,直接甩着马鞭,风驰电掣的朝勇义奔去打前站。

&*&

陶六一他们还在路上的时候,陶十五拿上镰刀开始秋收,收高粱。

树叶开始枯黄、飘零,杂开始枯萎、断茎,庄稼已经彻底成熟了,正是开始秋收的最佳时机。

地里的高粱杆早已没有了一丝绿意,叶子衰败枯,红灿灿的高粱穗透着生气,惹

高粱产量高,又耐涝,秋收大都收的是高粱。

其实在陶七妮看来高粱的营养不高,马儿和黄牛都不咋吃,这已经显而易见了。

吃高粱面黑馍馍,生生的就拉不下屎来,急的有时只好用手去抠。

但是高粱产量高,总比吃树皮、根好!

高粱还是酿酒的原材料,这应该算是经济价值吧!

高粱分高杆的和矬子的,矬子高粱又叫多穗高粱,就是一棵高粱长两个或者三四个穗,成熟后颜色也不是大红,而是红里泛白,但是,秸秆是很矬的,就是一来高,有的秸秆很甜,当然最甜的要数甜秫秸,但是因为产量低,所以种的时候不多或者藏在高杆庄稼地里,偶尔见到。

陶七妮他们种的当然是产量高的红高粱。

高粱的秸秆可以编成箔子用来铺房顶,这应该算是吊顶了,高粱杆箔子很耐糟。

当然梃杆还可以用来编成盖帘子,高粱穗子去了粒还可以用来刨笤帚。

高粱浑身都是宝,收获完之后,其茎秆、叶都有极大地用处。

叶子可以在晒之后当做牲的饲料。穗杆小点的,现在常用来制作刷锅的工具,穗大些的可以制成扫帚。

有了镰刀勉强做到了手一把,这有了工具,就比比纯手薅要轻松多了。

高粱叶子在秋风中莎啦啦地响着,高粱穗子沉甸甸的垂下来,有的压弯了腰。

陶十五他们带着帽,拿着镰刀一穗穗的把高粱扦下来,其实,所谓扦,就是先把高粱杆扒低,直到够着高粱穗,然后,一只手扶着高粱穗,另一只手拿着镰刀的在穗子底下找准梃杆使劲一切,穗子就下来了,然后,把十几穗用绳子捆在一起。

相比与夏收抢,秋收就有些不紧不慢,庄子上的齐齐出马,场面非常热闹,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齐上阵,谁让年轻力壮的都参加义军了。

地里到处都是,吵吵嚷嚷,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相比于挑肩扛的,如今是鸟枪换炮了,大车小辆行走在坑洼不平的土道上,吆喝声和牛马的嘶鸣声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秋收场面非常的热烈,庄子上的脸上也都洋溢着丰收之后的那种喜悦之

原本寂寞的高粱地里,霎时间喧嚣热闹了起来。

面对丰收,仿佛都有着使不完的劲儿。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活的质量和数量,俨然都是经年的老手。

蓝天白云似乎为庄稼加油鼓劲,秋风拂过擦拭他们额上的汗水,麻雀为丰收歌唱,蛐蛐也为加乐团。

偶尔窜出的肥硕的兔子,成了陶七妮她们盘中餐。

这么好的机会,陶七妮怎么可能放过它。

夕阳西下,大地里洒满金光的时候,陶七妮他们赶着马车、牛车一起愉悦地披着霞光返回庄子,将高粱卸在大麦场,等回来脱粒。

脱粒也是最原始的,用手搓,只是这手很快会搓的通红,也幸好有老茧,不然手可受不了。

现在嘛!石碾子压过高粱穗后,用木棍捶一遍,争取颗粒归仓。

在陶十五带着脱粒的时候,陶七妮则开始了秋收中还有一件重要事,就是做好选种工作。

在各种秋季作物收获前,陶七妮就在田间进行细选种,实行单打单收,为明年获得高粱更大的丰收准备条件。

将种籽选好留足,并妥善加以保管。

除了留种,也要开始秋种,种植冬小麦,耕细作,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希望老天爷给脸,风调雨顺,实现小麦再次丰收。

翻土地,改良土壤,是农业增产的必做的。同时还要准备大量肥料,结合翻地进行分层施足底肥,这样,有利于小麦的根系发育。

同样的土质,同样的管理措施,耕与不耕,耕与浅耕,改良与不改良土壤,产量可是眼所见的。

至于肥料,只有少量的家畜的粪便,余下的还得烧荒,这一回足够多。

用火烧的方法,这可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肥料,获得绿色粮食。另外,这个方法的使用,也可以避免农业耕作中换地茬、作现象的发生。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