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盗墓被直播了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红丸案移宫案

第一百二十二章 红丸案移宫案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校的安全,诸大臣暂将他安排在太子宫居住,由太监王安负责保护。

李选侍挟持朱由校的目的落空,又提出凡大臣章奏,先由她过目,然后再朱由校,朝臣们强烈反对。朝臣们要求李选侍移出乾清宫,迁居哕鸾宫,遭李选侍拒绝。李选侍又要求先封自己为皇太后,然后令朱由校即位,亦遭大臣们的拒绝,矛盾渐激化。

朱由校御乾清宫登基大典期迫近。至初五,李选侍尚未有移宫之意,并传闻还要继续延期移出乾清宫。

内阁诸大臣站在乾清宫门外,迫促李选侍移出。朱由校的东宫伴读太监王安在乾清宫内力驱,李选侍万般无奈,怀抱所生八公主,仓促离开乾清宫,移居仁寿宫内的哕鸾宫。

九月六,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天启(1621年为天启元年),史称天启帝。至此,李选侍争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企图终成画饼。

李选侍虽已“移宫”,但斗争并未结束。

“移宫”数,哕鸾宫失火,经奋力抢救,才将李选侍母救出。反对移宫的菅员散发谣言:选侍投缳,其投井,并说“皇八妹井谁怜,未亡雉经莫诉”,指责朱由校违背孝悌之道。朱由校在杨涟等的支持下批驳了这些谣传,指出“朕令停选侍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厚养选侍及皇八妹,以遵皇考之意。尔诸臣可以仰体朕心矣”。

至此,“移宫”风波才算暂告结束。

“这边是明末著名的宫廷三安”

曹七七道:

“至于,李选侍,这个的确是个狠

“首先,她曾经虐杀帝母”

“卧槽?”

震惊

“真的假的?”

只听曹七七娓娓道来:

“当时太子朱常洛宫中有两位李选侍,无亲缘关系,外界称东李、西李,李康妃为其中的西李,而东李则为后来的李庄妃。东李地位高些,但西李更受宠。”

王才(孝和皇后)是太子长子朱由校(明熹宗)的生母,在当时太子宫中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郭氏。郭氏病死后,王才母以子贵,成为太子宫中实际地位最高的

但是西李恃宠而骄,根本不把王才放在眼里,经常欺负她。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西李不知因何故而生气,居然将王才殴打凌辱致死。

事后,西李未受任何处罚,反而获得了抚养王才之子朱由校的资格,为自己捞得了一项重要的政治本钱。

明思宗朱由检在生母刘淑(孝纯皇后)被太子谴死后也曾给西李抚养,后因西李生下皇八乐安公主,改由东李抚养。

客魏集团覆灭之后,明思宗又念她是父亲妃的面上,放过了她。按常理李康妃抚养过天启帝、崇祯帝,应该可以得到皇太妃的衔,但崇祯帝厌恶李康妃和郑贵妃的为,没有给封尊和权屴,而是继续以明神宗万历帝的刘昭妃为宣懿太妃,掌管皇太后印玺、行使皇太后权屴。

尽管如此,西李受益于客魏集团,却没有被客魏集团的覆灭而牵连,加上曾经打死皇后、劫持皇帝,却还能活命并保留康妃衔,也算奇迹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明思宗的周皇后、明熹宗的张皇后、很多太监宫都自杀殉国。以李康妃的为,自然没有那么高的气节,结果被李自成俘虏,后来又落到清廷手里,她和其他一些幸存逃亡的明朝妃嫔皆由清政府出钱供养起来。

根据清代笔记《池北偶谈》记载,她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十八薨逝,至少活了八十余岁。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后妃之一。此时,距离“移宫案”发生已有54年,距离明朝灭亡也有整整三十年了。她的夫家——朱明皇朝早已灰飞烟灭,她的独早已病故,而婿外孙子也早已满门自尽,紫禁城的主也已经换成了满州新觉罗皇族。

“这个,居然寿终正寝!”

“还有没有天理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