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红楼如此多骄 > 第145章 名声、民生、贾芸、银蝶

第145章 名声、民生、贾芸、银蝶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的‘余毒’,北方的冶金业和江南的纺织业都十分兴盛,以至于中外的贸易差额,倒比之原本的十九世纪初更大,故此西常为此耿耿于怀。

朝廷先前断绝贸易往来,虽惹的乌西国兴兵来犯,归根到底却实是夏国吃了亏。

朝廷因此少了许多关税,民间也受了不少的损失。

写到这里。

下面还单独列了个夏国与乌西国的贸易表,也不知是从哪儿抄来的,看结构明显不是夏国官方的手笔。

细究这其中的蕴意,朝廷似是有罢战和谈的想法。

这倒也合理。

夏国的水师不敌家的海军,路上又隔着个茜香国,若久拖下去只怕未必能讨得了什么好。

还不如趁着如今尚且占据优势,先与乌西订个城下之盟。

这些其实依旧和焦顺关系不大。

毕竟正常来说,也不到他一个工部的小官儿去参与和谈。

反倒是和谈之后的事,或许可以提前做些准备。

按照这内参上放出的风声,朝廷多半会重新开放贸易,甚至会开放更多的限制——当然,鸦片贸易是肯定不可能答应的。

那么让乌西乃至其余洋们,耿耿于怀的贸易逆差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全部解决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

创造些进需求,缩小逆差的数额倒也不是全然没有办法。

焦顺沉吟着,看向了桌旁的烛台。

他对清末民国时期的事还算熟悉,依稀记得除了鸦片之外,从境外输的大宗商品最多的是钢铁、纺织这两大类。

不过因为夏太祖横一杠,如今夏国的冶金水平和西没有明显代差,产量也远比清朝中叶高的多。

纺织业就更不用说了,这些子和宝钗书信往来,没少听她提起薛家纺织品出海外的事

既然鸦片和工业品都不成。

那就只能在原材料上下功夫了。

恰好清末进商品里名列前茅的,还有‘煤油’这一项。

在电力和汽油普及之前,煤油灯可是风靡了好一阵子,且费用比蜡烛要低了不少,在相对富庶的夏国民间,应该是有广阔市场的。

而有着后世的基本造型做参照,煤油灯这玩意儿发明起来,应该也不是太难。

就不知乌西这时候,有没有占据中东半岛……

不管了,先找试着把东西做出来。

如果到时候乌西拿不出灯油,再寻别家供货,或着脆尝试在本土开采就是了。

想到这里,焦顺忙命喊了刘长有来,当着他的面画了大致的图形,又问:“你可曾听说过煤油?”

刘长有微微摇,又拱手道:“还请大示下,这煤油究竟生的什么形貌,又有什么脾用处?”

“看着跟水似的。”

焦顺回忆着小时候见过的煤油,皱着眉形容道:“但能浮在水上,且一点就着,浇都浇不灭。”

刘长有恍然:“原来大说的是水火。”

水火?

焦顺也不知道两说的,究竟是不是同一样东西,于是又搜肠刮肚道:“这煤油好像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石油你总知道吧?”

“自然知道。”

这回刘长有倒是立刻应了:“此物自古早有记载,宋时曾制猛火油用于军中,民间也有用来当药材的、制墨锭的——听说太祖建国后,曾特地派去东北寻找石油矿,可惜还未曾有什么结果,太祖爷就宾天了,此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顿了顿,又补充道:“先前看太祖语录记载,太祖爷还曾提到过,花旗国和天方都有不少石油矿。”

有个做了皇帝的穿越者前辈,虽然堵死了文抄公的门路,但好处也着实不少。

至少焦顺以后不用发愁,如何解释自己知道海外有石油矿了。

先前提出刊印太祖语录果然是一招妙棋!

“你既然知道就好说了。”

焦顺点道:“不妨先寻些石油来,试着过滤过滤,看能不能得出那什么……水火?若是能成,再设法将这水火灯造出来——这东西若是能成,说不得能免了兵灾,还能解决民间用不起蜡烛的顽疾呢!”

“大果然仁善!”

刘长有忙躬身赞道:“今儿才刚下了雪,就想着要解决冰灾,如此惜百姓,足堪比古之贤臣了!”

他貌似把‘兵灾’理解成了冰雪的冰。

不过也无所谓了,只要他能明白其中的重要意义就成。

铺派下这桩利国利民的任务,焦顺自觉品又升华了不少,下午趁势就把新到的炭敬银子三七分了,两袖金风的回到了家中。

进了院门,就见东廊下有个堆了一半的雪

估摸着应该是玉钏儿和香菱的手笔,只是不知为何就只堆了一半——玉钏儿也还罢了,香菱却不是个半途而废的子。

正待回屋问一问,就见堂屋里迎出个清秀高挑的青年,瞧着十六七岁的样子,虽是满脸堆笑,却难掩窘迫之态。

原来是家里来了外客。

这打扮不像是下,可也不像是府里的富贵公子。

焦顺奇道:“尊驾是……”

“不敢当大尊称。”

那青年讪笑道:“小子贾芸,见过焦大。”

原来这就是贾芸!

焦顺又上下打量了他几眼,果然和宝玉有几分挂像。

贾芸被打量的愈发窘迫,下意识扯着衣襟下摆,陪笑道:“大或许没停过我,小子是西廊下……”

“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我知道的——里面说话吧。”

焦顺说着,抬手往里一让。

贾芸却不敢走在前,推辞了几次,这才亦步亦趋的跟着焦顺回到了堂屋里。

因见客座上本就有茶,焦顺也就省了事,直接开门见山的问:“哥儿寻到我这里,莫不是为了修别院的事儿?”

贾芸正不知该如何开,被他一语道来意,暗松了气的同时,却也愈发的尴尬起来。

期期艾艾的正要说些什么。

却听焦顺又道:“换了旁我倒好开,偏哥儿既是府上近支的亲戚,若反要我去举荐,却怕不怎么合适。”

贾芸登时就泄了气。

他因与倪二是街坊,得了倪二的指点才寻到焦顺这里,不想还没开,就先被焦顺给堵了回去。

想到家中近的困顿局面,一时真险些落下泪来。

恰在这时,外面粗使仆进来禀报,说是珍大的丫鬟银蝶登门求见。

贾芸便闷起身告辞。

“哥儿先别急着走。”

焦顺却拦下了他,正色问:“你是想赚些块钱,还是寻个正经的营生?”

贾芸一愣,犹疑着道:“若能有个正经营生,自是最好不过了。”

“那不妨到工部,给我做个师爷如何?”

“师、师爷?!”

贾芸登时惊的瞠目结舌,半晌才拨鼓似的摇道:“我身上既没有功名,也不曾学过什么刑名,却怕是……”

焦顺截断的他的话,直言不讳的道:“说是师爷,其实我只图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