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这门是怎么打开的?”
门德尔松略尴尬的说道:“在一场核试验中炸开的。当时这扇门损坏很严重,但还是自行修复了。不过打开与关闭都属于它的常态,所以我们就一直开着。万一不小心关掉的话,恐怕得再炸一次。”
陈锋白眼狂翻,很想给门德尔松比个大拇指。
你们够狠,也不怕炸没了。
好吧他终于知道了一千年后的史料里也没能查出的秘辛了。
核试验开门。
可以,很秀。
想来肯定是这事太丢
,所以才没存下任何纸质文档,只被
相传吧。
“行吧。如果迷族舰船里的
工智能因为能源耗尽而彻底关闭并自毁资料,那你们这一炸肯定要立大功。”
门德尔松老脸更红。
伊伦特别擅长捕获陈锋话语里的信息,赶紧问道:“迷族?”
陈锋轻咳一声,“我们不了解的外星种族,就像一道谜题,所以我刚给对方起了个名字叫迷族,怎么样?”
伊伦和门德尔松同时点
,“很
。”
助手甚至赶紧拿出纸笔来写下“迷族”这个名字。
几
进
舱内。
墙体结构是银白色的金属,摸上去有种丝质的清凉感。
门德尔松介绍着:“这种金属真不可思议,它就像有生命。”
陈锋笑了笑,不置可否。
假如里面的
工智能还“活”着,那某种意义上这艘船还真算个生命。
舱内空间很狭窄紧凑,也没有什么生活区,全部是充斥了各种一体设备的工作间。
工作间的门很狭窄,高仅半米,宽仅二十余厘米,显然不是留给
进的,倒像是个工业设备上常见的检修
。
陈锋知道这是为什么。
其实在迷族舰船的乘员舱下方,还有一个装满了各种型号机器
的储物仓。
如果功能间里的设备出了问题,需要
工休整,迷族应该会通过脑波直连
控这些机器
钻进去,实施半
工半智能化的修复。
然而尴尬的二十一世纪学者们炸不开储物仓的门,所以压根不知道。
他们总不能直接在舰船内部搞试验吧,那也太那啥了。
往里走一截,众
附身下去,钻过一个小小的门
,终于进到驾驶舱。
迷族舰船的驾驶舱与
类舰船的驾驶舱截然不同,根本没有可视视界。
后世的技术
员分析可能是迷族身体的视力成像机制与
类不同。
类对
眼观察始终保持高度依赖
,迷族则更迷信摄像
,又或者监测仪器提供的数据参考。
驾驶舱里挤进来六七个
,显得十分拥挤。
不过舱内空间与二十一世纪的
类飞机不同,根本看不到复杂的
作仪表盘,只摆放着几个奇奇怪怪的金属圆球。
圆球阵的前方则是张小巧的椅子。
椅子为坚硬的纯金属结构,
坐上去舒适度差到发指。
技术
员们也是根据这椅子的形状推测模拟出迷族的体型。
门德尔松把手放到一个圆球上空,球体上探出数百条仿佛蚕丝的细小电弧。
“陈先生你可以试试,这电弧碰到掌心有点酥麻,我们推测里面可能有信息传递出来,但我们识别不了。”
陈锋瞳孔微缩,终于来了兴趣。
他很了解这电弧,这就是一种神经链接手段,里面的确有大量信息。
但等到
类可以读懂这些信息的二十八世纪时,这圆球早就真只是个球,什么反应都没了。
这现象意味着,现在这艘舰船里的智脑还没完全停止!
他赶紧一把将门德尔松的手拉开,“别碰,别
费能源!让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