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 第462章 归来仍是少年【6500字】

第462章 归来仍是少年【6500字】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领航舰队刚抵达后,发现惊喜不只如此。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影子星系的第三颗行星不但大气结构与地球相似,就连板块地形都一模一样。

地表确实有完整生态,但与地球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在太阳系内,奥尔特星云与太阳风共同组成了保护层。

太阳风的主要组成成分为超高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可以部分阻挡与吸收能量质的宇宙辐

但太阳风本身对碳基生命却又有害,幸而行星大气层又能吸收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流。

太阳风与行星大气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地球上早期生命的诞生提供了优渥的前置条件。

但在影子星系中,恒星风的方向受黑引力与多重公转的影响,显得十分混无序,时不时的甚至会撕裂开孔,从外面透的宇宙背景辐和黑的量不小。

对外释放的辐,从产生方式上区分,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黑无时无刻不在对外释放的霍金辐,主要由利用汐力逃逸出黑的虚粒子转化的实粒子组成。

另一种则是当黑成功捕获到宇宙质能,在质能进视界范围的同时,反向释放出的以x线为主的纯能量线,有一定指向

如果捕获到的质能总量过大,甚至可能产生伽马线,以及更可怕的伽马线

这些能量型的辐,时而穿越恒星风的遮挡,有一定概率直接照到影子星系的行星上。

行星大气对纯能量型的辐遮挡吸收效果较差。

时不时的,当黑吸收到质量过大的物质后,如果刚好释放的超强线指向方位是影子星系,并刚好经过地球之影时,地球之影上总时不时的会出现大面积的生态崩坏。

领航舰队抵达时,地球之影上的生物多样大约相当于千万年前的地球,也是以碳基生命为主,但生物形态呈现出明显区别。

比如地球之影上的树木便都显得格外矮小,几乎不见五米以上的大树,树叶不是片状,反而十分厚实,呈块状,叶子像果子多过像树叶,并表现出明显的几何结构。

动物的个也都很小,毛发与皮肤格外厚实。

有些动物带毛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拔了毛却只得土狗大小,皮肤也既坚硬又厚实,基本有鳞甲结构。

既有蓬松高耸的绒毛,又有鳞甲结构,不符合地球生物进化的规则。

但在这地球之影上,倒刚刚合适。

绒毛的表层分子结构形成特殊耦合,形成如同疏水层的反应层,对能量辐有相当程度的反效应。

看起来机理上与球型战舰的冻结长须倒有几分相似,但核心原理与功效却天差地别。

皮肤上的鳞甲表面的油膜则会形成特殊构造层,对辐具备较强吸收和能量转化贮藏效应。

类并未彻底坏地球之影上的原有生态,只是暂且在一片大约于100年前被超强伽马线过,还满是致命辐残留,几乎寸不生的大陆上扎根下来。

以领航舰队当时具备的科技水平,改造星系已经不需要从行星的层面慢慢展开,而是直接改造整个星系的总体环境。

领航者用了七十年时间,在影子星系的奥尔特云范围建立了一共九重戴森膜。

九重戴森膜在十分接近的距离叠在一起,又被黑引力、第一重与第二重公转运动的离心力、内部的恒星引力、自身结构力互作用,拉扯成了个震蛋灌饼形状。

自此,影子星系内部环境大变样。

戴森膜对外吸收黑持续发散的霍金辐与间歇发的x、伽马辐,对内吸收恒星风与光能,电能产量数倍于太阳系,堪比多星系统。

同时,影子星系内部的辐背景环境又被基本摒除黑的影响,变得与太阳系内高度相似,内部与太阳系不同的恒星规则差异被抹平。

九层戴森膜的叠加,对恒星光芒的吸收效率极高,透光率低至0.05的九次方,仅为万亿分之1.95,无限接近于零,这就意味着影子太阳的光芒几乎不对外逸散。

多层叠加的戴森膜对外也具备极强光吸收效应,在宇宙中不再反出黄色光芒,而是呈墨黑色。

对外吸收光,对内吸得更彻底,导致九重戴森膜构建的行星系几乎与黑背景完美的融为一体。

影子星系自此彻底藏进黑环境中。

随后类再革新了戴森膜技术,修建出只单向吸收量子网络信息的第十重戴森膜,防止星系中的信息外泄。

影子星系真正变成了类的第二家园,同时也是原世界政府与救世的核心驻地,开始快速发展,并逐渐恢复对类的领导力,尝试将猎户臂文明捏合成想要的样子。

其实到了这个阶段,“流”了两百余年的影子星系要想顺利接过权柄,并要求其他殖民地全部配合自己的行动,有一定难度。

类又有大敌在前,内部几乎不可能发生战争,只能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是既有竞争,又有相互促进的猎户臂类新模式。

科技竞争、知识竞赛、指挥官模拟战、特种模拟战……

在2801年至2851年这五十年间,上述竞赛模式成为了晨风帝国的主旋律。

当时尚未关闭信息通道的影子星系在多项竞赛中以压倒的优势领先其他众多殖民地。

2851年,晨风帝国以99.98%的赞成率通过投票表决,确定了以影子星系的策略为最高方针的指导路线,并宣布服从影子星系对帝国的全面领导。

原因无他,在这50年里,影子星系以单独一个行星系的力量,几乎承包了整个帝国70%的重大科技革新,并在多方面竞赛中取得压倒优势。

尤其在一位名叫董山的青年科学家横空出世后,影子星系的科学创新能力堪称一骑绝尘。

此后,影子星系关闭通道,改变了沟通模式。

影子星系本身会通过繁星与克隆体的沟通,同步监测外部环境,收集信息,但自身资讯封闭,不再实时对外通报信息。

同时,影子星系也会每隔数年从外部员中吸纳一批新血,将出生在不同星区的高唤醒度高智商与特种作战才集中汇聚过来。

不过这些来了之后,便不得再轻易与外界联系。

同时影子星系又每隔数年就送出一批,携带大量信息穿越星门,出现在包括奥顿星系在内的其他众多殖民地上,以这些星系为“发明”的身份对外分享科技成果,并对文明发展提出新的规划。

其中一项规划正是df-711堡垒星舰。

堡垒星舰最早诞生之初,其实并不在那个位置。

该超小恒星的位置在更里面。

当第一代堡垒星舰被建成时,便已经开始往帝国边疆缓慢航行,一边航行一边不断更新科技,用了整整150年时间,才抵达3020年战争发时的那个位置,到了如今的3121年,也才刚走到帝国疆域的边界处。

此时堡垒星舰刚好与太阳系、影子星系组成一条笔直且中点对称的直线。

直线总长5000光年,中点正是太阳系。

至于奥顿星系与玄武星系这两大重点殖民地与太阳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