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 > 第659章 我们做到了

第659章 我们做到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2997年7月1,郑一峰与唐世民率领以类为主,同时又有三百余个联盟种族加的特战军抵达云顶星域外层。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特战军先是一分为二,郑一峰率领其中的锐部队转进如风,直扑正从银心向云顶星域而来的大型运输队。

这支运输队的守备力量极强,若非郑一峰与五万名特战员反应及时,险些当场陷落。

幸运的是郑一峰等的推进路线附近有一颗白矮星。

锐部队利用白矮星的引力弹弓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加速,以介质引擎达到近光速状态,再在数小时后扑一片太空陨石密集碎裂带中。

部分运输舰的守备部队试图开启折跃提前拦截,但在受到严重扰时折跃失败,直接被反过来吸白矮星表面,惨死当场。

另一部分守备军队尝试模仿郑一峰等作,却出现严重失误,内部产生碰撞并发生链式反应,损失惨重。

仅半数守备军队以稍微落后郑一峰等的进度,缓缓进密集碎裂带,但即刻遭到类特战员的伏击。

这是双方战多年以来,类第一次使用超大数量规模的真·纳米级作战机器

这可不是二十一世纪类理解中的“所谓”纳米机器

矿星在生产过程中融了统一力规则,将机器材料中的电子驱离,再改变中子与质子的质,进一步压缩微观结构,最终在常规原子半径的狭小空间内,制作出超过二十一世纪核动力航空母舰一般的超复杂架构。

从单纯的技术角度讲,每一个纳米作战机器密度与零件复杂度不输多年前的福尔盖装甲。

在同样极其细微的实能颗粒捕捉动力电池的帮助下,这些机器还拥有近乎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能量。

哪怕真用到能源枯竭而宕机,放置在原地五分钟后,又能高强度行动超过五天。

郑一峰率领的特战员除了控各自的装甲与战机之外,平均每控制的作战机器数量超过一亿。

比起用出覆盖面积高达0.5光年半径巨炮的复眼者的“穷奢极欲”,偏居银河系内部,发展时间偏短的类把小而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郑一峰的五万名特战员,每个本就相当于一支实力不菲的舰队,具备极强的心理素质与作战素养。

郑一峰本更在智慧机师这一项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展现出了超越他父亲郑墨的天赋,仅靠一之力便可同时控十万智慧战械,以及百亿纳米作战机器

短短两天之后,利用密集碎裂带的掩护,以及小规模特种作战里的妙配合,郑一峰小队仅仅付出不足两千的代价,便全歼敌军,并且重新完成集结,再度扑敌军运输大队。

郑一峰一马当先杀至运输大队中那艘最大型舰船的外层,并将在其外表轰出个发丝大小的,再将百亿作战机器其中。

仅仅两个小时不到,这艘长达八千余公里的超大型运输舰便在一连串的炸中灰飞烟灭。

与此同时,其他特战员处也捷报频传。

六个小时后,郑一峰小队彻底摧毁了敌这支来路不明的援军,并在敌方援军部队抵达前顺利撤走。

随后,战场分析员根据现场敌方残骸分析报告推算出结论,这支守备力量超纲的运输舰运载的并非能源物资补给等等常规后勤资源,而是一个超大型毁灭级武器的拼装零件。

这武器正是在银心穹顶附近成功伏击唐夏傲特战队的星域级巨炮。

如非郑一峰小队误打误撞的将其摧毁了,真要给这玩意儿运到云顶星域附近,悄无声息的完成充能再打上一发,类必然损失惨重。

在特战队的另一个战场中,唐世民奋起余勇,展现出自己身为唐天心之父应有的水准,率领百万锐舰队直敌阵,左冲右突,将奇袭战与攻坚战巧妙结合,时而诱敌,定位敌军再利用齐火力批量歼灭,时而给各战舰舰长全权授权,让这些舰长率领各自舰船化整为零灵活机动,把“农村包围城市,城市力压农村”的复合战术运用到了极致。

唐世民舰队在外层打开缺,一直被压迫在内的云顶星域四大战区趁机反攻,派遣大量具备较强实力的特战舰突击出来,一边反向穿迂回,一边时不时的与唐世民舰队完成会师,双方快速换物资以及进行流。

一个月后,唐世民舰队的规模反倒越打越庞大,可以熟练控纳米作战机器的新型锐智慧机师也越来越多。

为了围剿这支怎么也打不死的战场搅棍,三路复眼大军不得不调集锐到外围,试图将其围剿。

云顶星域内部受到的压力骤减。

也就是趁着这点空隙,云顶星域里的科研工作者与工程员终于加快进度,将天通道改造项目的完成进度从90%迅速拉满至100%。

这就意味着,天通道正式进试通车运行阶段。

在银河系圆盘的外侧,与天通道相隔近两万光年的另一端,晨风帝国已将星门沿着猎户臂一直往里,在马座旋臂靠近银心一侧共计建成了一百三十六个大型星门,随时准备与天星门对接。

通道是类有史以来建成的跨越距离最远,传输能力最强,科技含量最高的超远距离星门。

跨越距离高达2~2.2万光年。

启动一次,便要消耗一颗太阳等级恒星在十亿年内释放的能量,但却能运输500亿以及5亿艘大中型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

此时此刻,在马座旋臂的一百三十六个大型星门的附近,便已然有一百三十六支类大军早已集结完毕,整装待发,只等试通车运行论证完成,便会以此为桥梁,蜂拥而至。

周东来的战略成功了。

只要能把战场锁定在云顶星域附近,外面的类便可依托于猎户臂、英仙臂与马臂安心发展,疯狂发生产力。

那些离开银河系,正在体冷冻技术的帮助下,缓缓驶向遥远河外星系的种子舰、萌芽舰又多了一份抵达目的地后安然发展繁衍的机会。

三天过后,周东来神紧张的站在监控室里,定睛凝目看着前方投影。

投影中正是吞吐白光的巨大天星门。

良久后,白光散去,天星门的中央虚悬停着十艘长七百米的松子形舰船。

云顶战区技术员快速接过这些舰船的控制权。

开始生物冷冻技术逆向作。

半个小时后,周东来的监控室里响起猴子的尖叫、哈士奇的呜咽、鹦鹉的“开门啊混蛋”等等杂七杂八的声音。

周东来猛的一捏拳。

旁边的艾默生大声说道:“开启第二阶段试通车!这次将传输舰船的规模放大十倍!可以尝试送志愿者!”

周东来转过抓住艾默生的肩膀,问道:“成了吧?咱们这是成了吧?”

艾默生点点,“基本上是成了。但我们不能让远处的舰队一气全部进,保险起见,我们应该稳步提升传输规模。这边还收集到一些数据,我们和对接处的星门都需要根据这些数据进一步提升稳定。毕竟,天星门的传输距离实在太远太远,我们还得抵抗住连曲率飞行与空间折跃都能打断的扰。这目前是类独有的技术,就连复眼者都不可能做到。这太难了,但我们可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