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在大唐能签到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此一时,彼一时

第三百八十四章 此一时,彼一时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耿国公府虽然位于东市,但耿国公府并不算奢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相比较那些占地动辄上百亩的国公府来说,耿国公府算得上落了。

甚至一些侯爵的府邸,都要比耿国公府强上不少。

“陈叔,你说我们还有回到岭南的一天么?”冯智戴有些落寞的说道。

冯智戴中的陈叔,是其母亲当年陪嫁带过来的仆,冯智戴懂事以来,陈叔就已经在他身边伺候了。

虽然是主仆,但是冯智戴有什么都愿意和他说,他对自己父亲都做不到如此毫无隐瞒。

陈叔安慰道:“二郎,不用担心,老爷最喜欢的就是二郎了,来的时候老爷不是说,只要二郎愿意来长安学习,以后耿国公的爵位,就由二郎继承么?二郎要继承爵位,总有一天会回去的。”

话虽这样说,但是他们来到长安已经六年多了,长此以往,会不会出现什么变故,谁也说不清。

冯盎的第一任妻子,剩下一个儿子就难产死了。

冯智戴的母亲是岭南大族,作为续弦嫁给了冯盎。

冯智戴虽是嫡子,却不是嫡长子,虽然最受冯盎喜,但是这么多年不见,父子之间肯定生疏了许多。

加上冯盎的大儿子在岭南非常得民心,冯智戴少年时期就来到了长安,在岭南毫无根基,即便冯盎想让冯智戴继承爵位,冯智戴最终能不能继承爵位,都很难说。

“父亲虽然最喜欢我,但是也喜欢大哥,我在长安这么久,恐怕父亲对大大哥的喜,已经超过我了。”冯智戴虽然算不上特别聪明,但是也不傻,这么简单的道理,他自然明白。

陈叔暗自叹了一气,道理谁都懂,但是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说是到长安来学习,实则就是质子,虽然朝廷没有派监视他们。

但是陈叔明白,只要他们有离开长安的动作,立马就会有报告给李世民。

“公子,泾阳县侯送来拜帖,想要拜访公子。”侍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冯智戴一愣,他在长安虽然过着与世无争的子,但是对于这位长安新贵,自然是听过的。

让他想不通的是,他和林轩毫无集,林轩来拜访他做什么。

“告诉他本公子身体不适,见不了客。”回过神来,冯智戴直接拒绝。

“等等。”陈叔阻止道:“二郎,老觉得应该见一见泾阳县侯。”

冯智戴连忙说道:“陈叔,你忘了来的时候父亲怎么说的么?居简出,尽量不要和长安勋贵有所牵扯。”

冯盎送儿子到长安做质子,特意代他不要和长安勋爵子弟有所来往。

毕竟他送儿子到长安就是为了安李世民的心的。

如果频繁和勋爵子弟来往,让李世民误以为他派儿子来长安是为了结朝中大臣,那就麻烦了。

冯智戴来到长安后,完全按照父亲代的去做的。

基本很少出门,跟那些勋爵子弟更是从不来往。

有一些勋爵子弟,也有上门拜访,想结冯智戴的,但是冯智戴从来不见。

时间久了,已经没有上门拜访了。

“此一时彼一时,老听闻泾阳县侯非常受陛下看重,在陛下面前说话很有份量,如果能和他好,二郎未必不能会岭南。”陈叔眼露光的说道。

“那就见见。”冯智戴被陈叔说东了。

他愿意来长安,过着坐牢般的子,为的不就是继承耿国公爵位么?

如果让他大哥继承爵位了,他这些年的苦不就白吃了。

想到这里,冯智戴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父亲的代。

冯智戴带着陈叔,来到门,满脸笑容,对林轩拱手作揖:“见过泾阳县侯。”

虽然他没见过林轩,但是门只有一个少年身穿常服,其他都是穿着铠甲,一副亲兵装扮,他自然明白,谁是林轩了。

林轩回了一礼,笑道:“冯兄客气了。”

冯智戴本就打算结林轩,听林轩称他为冯兄,立马笑道:“侯爷里面请。”

林轩跟着冯智戴进耿国公府,耿国公府的朴素,让他有些惊讶。

虽然冯家主要的势力在岭南,但是长安的国公府作为冯家脸面,竟然还比不上一些候府,看来冯盎也够谨小慎微的。

来到大厅,落座以后,下送来了茶水。

闲聊了一阵,林轩开说道:“这次冒昧前来,有件事想麻烦冯兄帮忙。”

冯智戴笑道:“侯爷请说。”

对于林轩的话,他并没有任何惊讶。

以林轩的身份,登门拜访,自然不可能是为了结他的。

他本意结林轩,现在林轩有事找他帮忙,他自然开心。

当然了,前提是他能办的到。

“我想造一批海船,听说造海船技艺高超的工匠都在岭南,不知冯兄能否帮忙?”林轩说道。

林轩并没有说自己建造海船具体的用处,毕竟没有一上来就把自己的底牌全部亮出来的道理。

“些许工匠而已,我这就修书一封回去,给侯爷寻些工匠过来。”冯智戴笑道。

岭南并不缺造海船的工匠,凭一些工匠就能好林轩,在他看来很划算。

“冯兄,我需要的工匠数量有些多,而且不需要让他们来长安,我准备到岭南建一座船坞,直接在岭南造船。”林轩说道。

冯智戴问道:“不知侯爷需要多少?如果太多就有些麻烦了。”

“我也不懂造船,我需要在明年秋季之前,建造最起码二十艘能出海远航的大船,冯兄认为多少合适?”林轩说道。

冯智戴哪里知道这些,把目光看向站立一旁的陈叔。

陈叔出列说道:“回侯爷,按照侯爷所说,要五百名熟练的工匠才行。”

他说的五百工匠,并不是说造二十艘船,只需要五百

造船有很多工序一般工匠也可以做。

冯智戴眉微皱,五百个熟练的造船工匠,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是几十,倒是很简单,他写信让他母亲帮他办就可以了。

五百就要惊动他父亲了,他并没有把握。

林轩见冯智戴皱眉,问道:“冯兄要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可以直接说。”

冯智戴说道:“侯爷,不是我推脱,只是岭南的船匠,大多都被世家把控着,这么多,恐怕要家父出面,才能找齐。”

岭南虽然没有像五姓七望的大世家,但是中等世家和一些小世家却并不少。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岭南靠海,加上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岭南的世家,大多都有船坞,专门造船来贩卖。

要想从他们手底下弄一些船匠出来,他可没这个面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