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鲤族崛起 > 118章 秘境通途

118章 秘境通途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老陶无意中提到的“灌不满的池子”并非莫名的脑,而是《列子.汤问》中的“大壑归墟”。传闻上自银河九天,下至四海八荒之水最终的归宿都在与此,却永远灌不满

老陶怀疑天之水通归墟由来已久,这个类似于“四维空间”的命题很容易让想起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克莱因瓶”。

陶渊明的前世今生都是个闲散之,凡事追根究底并非他的本。但是近来发生的事太多,再次激发起了老探秘天的兴致。

首先他觉得鲤宪的命太苦,一个快乐的少年郎为何背负起越来越多的包袱。其次是那个神秘客屡屡出的难题让老陶不爽,一千多岁还让牵着鼻子走确实丢

老陶隐隐产生一个预感——一切问题的源还是在八百里天!甚至可以这么说,搞不清五万八千年前的“天沉没事件”,所有终将被神秘玩弄于掌之间!

鲤宪听到这里不免糊涂:

“您二老的北山温泉探源之旅结果如何?为何会无果而终,却突然出现在此地?”

老陶听罢哈哈大笑:

“本来真以为无果而终了,结果碰上了你们算是柳暗花明!”

龙sir也好奇了起来:

“敢问五柳先生此话怎讲?”

不等老陶,老刘话了:

“别听这老陶瞎白活了,我来把他的话翻译成话吧!说白了就是故弄玄虚要找什么归墟大壑,不懂装懂还硬是要逞强。要不是遇见了你们,我俩估计都不知道这是哪里,更加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龙sir一听来了兴趣:

“照这么说您二佬可没有白折腾,起码证明了桃源天与灵童院这两处秘境是暗通的!”

鲤宪也兴奋了起来:

“没错!快快给我们讲讲细节……”

出乎预料的是,东篱二老居然都摇起了来:

“真的没啥好说的!归墟是没找到,就是找到了一个会呼吸的山罢了……”

会呼吸的?这回真的到鲤宪和龙sir糊涂了。老陶比较务实,三两句话搞清楚了鲤宪和龙sir来此的目的,当机立断道:

“我们遇到的怪事儿一两句说不清!总而言之,我们俩就是被一个会‘呼吸的’给吸到此地的。眼下我觉得还是尽快找到三个孩子!就算鲤小囡身怀绝技,鲤小天想必也是虎父无犬子,可是毕竟跑丢了的是三个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不怕他们有危险,也要避免他们惹出塌天大祸啊!”

都这么说了,鲤宪这个当事总不能把妹妹安危置之度外吧。更何况东篱二老的出现让一个大问题迎刃而解——探索秘境的通工具!

两个相继跳上桃木扁舟,老刘爷孙俩扳桨摇橹向着迷雾处进发!尽管湖面平滑如镜,似乎看不到丝毫凶险之处。然而一切恐惧都源自于未知,那片被迷雾锁住的秘境还是不免让心怀忐忑。

大家担心的都不是个安危,而是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鲤宪自然想知道鲤小囡究竟背着自己搞什么鬼?龙sir顺理成章地更加关心鲤泽天的一举一动。老刘不会想那么多,就完了!众之中老陶的想法尤其值得一提……

结庐在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脍炙的五律《饮酒》让老陶从一介隐退的小吏跻身千古大儒。不过影响力更大的自然还是《桃花源记》,寥寥数百字便让他足以比肩苏东坡!

大丈夫在世能成为立身、立德、立言的“三立完”足以慰平生,然而谁也不知道老陶还有个心事。

当初找到八百里桃源天全凭一本《五岳真形图》,说是天下名山大川,福地天均是通过千孔万窍连接。自己小试牛刀一把,居然误打误撞真的找到了一处福地天。

不但自己在这八百里天修成大神,《桃花源记》更是脍炙。然而仔细想来,这里面其实颇多遗憾。

首先是他创作《桃花源记》的初衷完全被曲解!毕竟自己的探索是浅尝辄止,他原本是期待通过这篇奇文激发世对秘境的探索。

然而经过一些蠢才的穿凿附会,后世子孙曲解了老陶的良苦用心。《桃花源记》竟被解读为陶渊明官场不得志,所以用乌托邦式的桃源来抒发内心的愤懑。

一篇趣味横生的探幽奇文居然与《饮酒》一样被认为是“酒后发发牢骚“,这下就尴尬了……

时光一天天过去,五柳先生在东篱境也呆烦了。闲暇之余,他偶尔想起一些事会毛骨悚然:

这里究竟是一处福地天,还是圈禁自己的牢笼?所谓福地天和曹地府有啥区别?不都是驱魂渡鬼的吗?

老刘如同“黑白无常”似的出去勾魂,自己如同阎罗王似的坐镇十殿。每个小鬼最终的归宿掌握在老祖宗手上,如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萨……

老陶倒不是自己吓唬自己,而是想起了“庄周梦蝶”的典故。究竟自己是跌了一场幻境,还是开启了一片新天?

五柳先生原本是个积极世之。他笔下“犬之声相闻”的桃花源是一个大美共和之地,绝非苟且藏身,消极避世的地方!他绝不期待后的想象力停步于此,更不期待《桃花源记》成为秘境探索的千古绝唱。

纯粹的文有个共同的缺点——死心眼!然而这同时也是他们共同的优点。他们坚信天道可悟,不愿意成为思想的隶,说白了就是“我的命运我做主”!

他们宁可像盘古大神那样身形俱灭,也不愿意做“怒触不周山而死”的共工。因为同样是死,好歹老子要当一回创始大神!

这种高远的境界可不是一般的小文可以理解,“朝闻道,夕可死”都不足以颂扬这种伟大的理想。

老陶气定神闲地背手垂立船,船行至水之处依旧波澜不惊。一个被千古迷雾锁定的秘境即将打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