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糕好吃,跟蜂蜜馒
一样……不,比蜂蜜馒
更甜一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赵燕子将注意力从红绿丝上转移,开始吃起了柿子米蒸糕。
“米打成
再混
柿子汁,米有麦芽糖,柿子汁有果糖,甜度自然很高。”夏杰则跟着介绍道。
桌面上的柿子宴席开始飞速被消灭。
赵燕子更是这一场“歼灭战”的“带
将领”,吃得最多,速度也是最快的。
“燕子,别急,慢慢吃。”夏杰微笑着提醒赵燕子。
“没事儿,夏老师您不用担心我。”赵燕子说完之后,继续奋战。
林洛瑶吃得较少,已经开始享用起了餐后甜点——果昔。
“好好吃啊,好顺滑的
感,又不像果汁一样稀,有柿子和橙子的味道,还有一种味道我说不出来,是果糖吗?”
林洛瑶对着夏杰询问道。
“不是,我没用果糖,再猜一猜。”夏杰摇
回应。
“哼,不猜。你直接告诉我。”
林洛瑶并没有按照套路出牌。
“呃……是香蕉。这一杯果昔浓稠而且顺滑的
感,也是来自于香蕉。”夏杰也就没藏着掖着,直接回道。
林洛瑶又喝了一
,眉
微微一皱,尝试用自己的舌
来探寻果昔之中的香蕉味道。
“咦,还真是香蕉,不仔细品尝,还真的很难猜得到。三种甜味相互
织,香蕉有提供了顺滑香醇的
感,的确是不错的搭配。”
细细品尝之后,林洛瑶终于找到了香蕉的味道。
终于,在将桌上的柿子丸、柿子派和柿子米蒸糕彻底“扫除”之后,赵燕子也有功夫喝了一
果昔。
顿时,香甜浓密的果味,让赵燕子很享受地闭上了眼睛。
“好喝!”
赵燕子憋了许久,方才开
。
“燕子,你闭眼想了这一阵子,就憋出来这么个词么?”林洛瑶掩嘴轻笑。
“那咋办嘛,我之前一直在练体育啊。”赵燕子尴尬一笑。
“再怎么说,燕子你也是个老师吧。”
“让我想一想……‘美味到无以言表’,怎么样。我高考作文经常无以言表,这是我为数不多用得好的成语。”
赵燕子思索了一会儿,对着林洛瑶说道。
“不过,这喝起来虽然有柿子的味道,但是不像是柿子果昔呀。”赵燕子略带疑惑地看向夏杰问道。
“这杯果昔除了柿子之外,还用了橙子和香蕉。”
“噢!那可真是太厉害了,这个搭配简直绝了。”
赵燕子将杯中果昔一饮而尽。
“夏老师,我还想喝。”
“没了,成熟的柿子用完了。”
夏杰摆摆手道。
“那咱们再去摘几个吧!”赵燕子刚站起身子,打算朝着果园前进的时候,一把被林洛瑶给拦了下来。
“燕子,你等会需要跟我去趟省城。我得带你买几件衣服,作为拍摄使用。”
林洛瑶正色道,“你今天采摘的照片,我已经修好传给模特公司了。
家给了两万块钱的费用,然后还给了五千的定金,要你拍摄一组旗袍。”
林洛瑶将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了夏杰和赵燕子的方向。
在挂满火红柿子的树上,赵燕子朴素的扮相十分天然。
脸上灿烂的笑容触
心弦,赵燕子仿佛正在享受着山村的丰收一般,看向火红柿子的眼睛满是星光。
赵燕子自己都有些懵了,怎么相机在林洛瑶的手上就能出现如此大片效果呢。
自己之前也当过模特,那些摄影师修出来的照片此时和林洛瑶的一比,简直就是个渣啊。
“洛瑶,你拍的真好。”夏杰赞扬林洛瑶。
的确,即使是在手艺大师夏杰的眼中,林洛瑶这几张照片也极具美感。
或许真的如同林洛瑶所说的那样,要想在摄像之路走出一条康庄大道,不仅仅是摄影技术过硬,更需要一个优秀的模特。
两者相互辅佐,相辅相成,方才可以朝着更远大的目标前进。
“啥,两万!那我得
好几个月才挣得到呢。洛瑶你这几张照片,就挣了这么多?”赵燕子还沉浸在两万的金额之中。
她怎么也不可能想得到,卧牛村三
游之中,居然还有一条能够让自己走上
生巅峰的道路。
“是的。而且这还是公司的提成,若是公司外的
找你拍摄或者购买相片,需要付出更多的价钱。”林洛瑶点了点
,再一次确认了这条消息的准确
。
“走!洛瑶,从今以后,我为你马首是瞻!”赵燕子站了起来,对着林洛瑶表态道。
“呵呵,成语不是用得挺好的嘛。那咱们现在出发。”林洛瑶微笑着说道。
两个美
即将出发前往省城,夏杰想了想,还是问了句。
“洛瑶,燕子,需要我一起去吗?”
“不用不用,只要把你的车借用一下就好。”林洛瑶回应夏杰。
“行啊,其他还有什么事吗?”
夏杰跟着问道。
“要不,你这个大师帮忙做把折扇吧。我觉得如果是旗袍的话,没有一把折扇可不行,可不可以?”林洛瑶想了想,对着夏杰请求道。
“行,
给我吧。”
夏杰爽快地应承下来。
“夏老师,那真是太谢谢了。”
赵燕子也是格外欣喜。
……
院子的竹棚下。
无
机盘旋在旁边,夏杰正准备给观众展示制作折扇的过程。
“看到旁边的工具,就知道厨神杰下线了,取而代之的手艺杰重新上线。”
“夏老师今天打算做什么呢?是根雕吗?”
“根雕好啊,夏老师的根雕,每次都是
品教程!”
“楼上的,说是教程,你学得会不?”
“我的脑子告诉我:它会,但是手会不会它就不知道了。”
……
蜂拥赶来的观众们依旧如同往常一样热
。
“各位,今天做的不是根雕,而是折扇。”
“折扇,这可是文
墨客的最
啊!”
“这不是都过了夏天,还做扇子
嘛?”
“这扇子可是有点说道哦,夏老师,讲讲呗!”
……
看到大家的议论纷纷,夏杰点了点
:“不错,咱们华夏做折扇历史悠久,其中的门门道道更是数不胜数,而扇骨的材质、扇面的材质和设计,决定了折扇的价值。”
“折扇,初名腰扇,滥觞于汉末,曾是王公大
的宠物。晋代,腰扇又称为叠扇,当时成为上流社会男
通用的驱暑器具。”
夏杰向大家普及折扇是从何时开始在华夏流传的。
“夏老师上历史课了,兄弟们不多学点以后怎么出去装
。”
“的确,古装剧里,能用折扇的都是英俊潇洒的大少爷。”
“毕竟夏老师都说了,是上流社会经常使用的。古装剧里能用折扇的,肯定非富即贵啊。”
“公子王孙把扇摇,看着
格特别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