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
,周三。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陈康拓和郝琼两个
坐在摸鱼网咖的咖啡区,一
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正在快速敲打键盘。
两个
看起来都是文思泉涌的样子,指尖一刻不停,只是偶尔整理思路的时候,才有时间停下来,拿起桌上的咖啡喝一
。
他们两个在做鬼屋的方案。
在米国的这段时间,众
的经历如同梦幻,只不过是噩梦。
“雾山”州立
神病院,是一家废弃的医院的旧址,也被称作全世界最恐怖的鬼屋。
在这五天时间里,旅游小分队“少量多次”地把这个鬼屋完完整整地体验了一遍,其中的辛酸简直是难以言表。
印象太
了,感悟太多了,甚至近几天每天晚上做梦的时候还经常能够“获得一些新的感悟”、“重温一些已经模糊的记忆”。
所以,回到京州之后,陈康拓和郝琼两个
文思泉涌,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游览的经验写出来,用到自己负责鬼屋项目。
但,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批判吸收。
昨天写了一整天,今天又写了一上午,在这种高效的工作模式之下,基础的方案已经写得差不多了。
“来,我们对一下吧。”陈康拓提议道。
两个
把笔记本上写好的文档发给对方。
从回来到现在,两个
并没有进行太多的
流,主要是为了避免彼此之间的想法互相
扰。
两个
各出一份方案,经过充分讨论之后,二者的方案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当然,两
的方案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裴总曾经提出过的,关于鬼屋建设的大方向。
裴总的意见,肯定是最核心的标准,不能违背。
“让胆子大的
无处花钱,让胆子小的
望而却步”,这是裴总的原话。
而在陈康拓和郝琼两个
经过标准流程进行理解之后,大致总结出以下两个关键点:
开三个项目,恐怖程度循序渐进;
通过折扣和退票,向胆子大的
少收费,向胆子小的
多收费。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鬼屋的
碑,又能保证鬼屋的盈利,同时兼顾了不同的客户群体。
只是,两个
对于具体要做什么样的项目,一直都没有太好的想法。
所以才需要到一些成功的鬼屋中去取材。
现在,素材有了,惊吓也有了,关键看具体的方案了。
两个
浏览完了对方的方案。
陈康拓有些意外:“看起来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共识的,也许是因为我们都在游戏行业工作过,所以习惯用游戏的思维解决问题?”
郝琼点点
:“嗯,可能是吧。”
两个
的方案,有几个点不由自主地想到一起去了。
第一个项目,恐怖程度不高,适合多
社
游戏。
陈康拓的想法是做成比较经典的恐怖密室逃脱,而郝琼的想法是把《be quiet》的游戏玩法改一改,做成真
版的《be quiet》。
当然,两个
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太好的想法,只是有了一个简单的大方向。
第二个项目,恐怖程度适中,用于向第三个项目的过渡,基本上都是单
游戏。
这个项目的场地可以很小,但恐怖效果一定不会差,通过了这个项目的
,才有资格去挑战第三个项目。
两个
在这个项目上的看法一致,都是将几平米、十几平米的狭窄空间用作单
体验。
只不过郝琼额外提出一点,可以用集装箱来做,集装箱内部装饰为各种场景,下方安装滑
,这样就可以保证几个不同的项目随时调整,让玩家猜不到自己到底要体验哪个项目。
第三个项目,恐怖程度最高,致力于还原众
在“雾山”
神病院里的经历。
但是,两个
给出的方案,都和“雾山”
神病院的套路不太一样。
目前大部分的鬼屋,在节奏的把握上,都不是那么完美。
国内的一些小型鬼屋,基本上就是一条路线,从
走到尾,中途想离开也没有额外的出
,只能硬着
皮继续走。
不过好在这种比较简单的鬼屋中也不会有工作
员互动,惊吓也没那么强烈,几乎所有
都是能走完全程的。
而更大一些的鬼屋,流程更长,惊吓程度更高,就要留好足够多的安全出
,游客一旦坚持不下去了,随时可以从安全出
离开。
当然,也要安装足够多的监控,实时观察游客的状态。
像“雾山”
神病院这种的超大型鬼屋,自然要安排更多的安全出
,还要有工作
员随时待命,把坚持不下去的游客给领出去。
但是两个
在游览了这座鬼屋之后,都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想法:这鬼屋一般
都坚持不下去,太
费了!
事实上,众
去的第一天,挑战鬼屋并不顺利。
包旭和郝琼两个
坚持了还不到十分钟就败退了,时间最长的是林晚和李雅达,在里面坚持了二十多分钟。
当然,李雅达完全是被林晚强行拖着才坚持了这么久,否则她可能刚一进去就打退堂鼓了。
根据众
的观察,这种反应并不是个例。
大部分游客买了票之后,在排队等候区刚刚看完了渲染气氛的短片就被吓得不轻,刚进门没多久就顶不住了。
陈康拓和郝琼一致认为,这很可惜。
费尽心血做了这么恐怖的一个鬼屋,却在进门之前劝退了一多半的游客,未免太
费了。
俗话说,猪得养肥了再杀。
就像游戏一样,做了一款受苦的游戏,有
在第一关就被劝退,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多半的
都在第一关就被劝退,那只能说难度设置有问题。
难度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就算让玩家们受苦,也要掌握好度,不能真的把他们给虐跑了。
如果自家鬼屋也无脑照搬“雾山”
神病院的这个套路,那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无
问津。
因为“雾山”
神病院作为全世界最恐怖的鬼屋,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客流量有保证。
而自家的鬼屋建在京州城郊,本身就没什么名气,暂时也不可能吸引全世界的游客来玩,如果门槛太高,肯定收不回成本。
所以,每一个游客都很重要。
陈康拓和郝琼各自想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郝琼的方案是,卖可以多次进
的票,同时把初期的恐怖程度刻意调低。
在初期的流程安排一些比较好玩,但恐怖程度不那么高的环节,先想办法把游客给留下来。
同时,每张票都可以多次进
,票价可以定高一些,这样就相当于给游客一定的缓冲时间,可以平复一下心
之后,再进
挑战。
郝琼他们在米国就是这么做的,事实上,第一次非常恐怖,根本不记得自己玩了什么,整个
都处于完全懵
的状态。
但之后再进,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之后,鬼屋才变得有意思起来。
但是正常游客,不可能再排一次队、再掏一次门票钱,第二次遭罪,自然也就体会不到这种感觉。
所以,郝琼认为可以直接把门票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