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赵氏虎子 > 第107章:四月

第107章:四月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郑家快公布迄今为止的售粮数目啊!”

“郑家……”

在郑氏米铺前的街道上,一群汝阳被赵虞派去的卫士挑唆着朝店内起哄,听得店铺内的郑家家仆们一个气愤填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或有一名家仆恨声骂道:“这么帮着赵家,莫非是收了什么好处么?”

骂归骂,其实店内的郑家家仆心里都明白,与其说街上那群是收了赵家的好处,还不如说这群好事之徒纯粹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有这工夫扛着锄去育田多好?非要来这边凑热闹?

换做以往,谁敢这般讥讽郑家?

也就是这次,对面赵家的威胁太大,以至于郑家为了顾及颜面只能老老实实,否则就街上这群好事之徒,抓几个到店铺内打断腿,整个汝阳谁还敢胡说什么?

正在这时,有一名家仆急匆匆从二楼奔了下来,中喊道:“世子有命,公布售粮结果。”

“公布?”

店铺内的郑家家仆们面面相觑,毕竟他们也大致清楚,他家贩售的粮食数目,迄今为止未必能比得过对面。

随后,郑氏米铺亦停止了售卖米粮,足足等了半炷香工夫,才见两名郑家家仆黑着脸走了出来,将一块木牌挂在门外。

街道上的众连忙上前观瞧,才看到木牌上的数字为四千一百石。

“四千一百石?”

“真的没有赵家多诶……”

“但其实也没有相差多少……”

“就是,赵家那群还说郑家只卖出一千石、两千石,那嘴脸才叫厌恶……”

“郑家乃我汝阳望族,岂会比不过区区一个外乡的家族?”

街上的汝阳对此议论纷纷,有的认为郑家输了,但更多的选择袒护郑家,毕竟四千一百石跟五千石,确实相差不多,在他们看来几就能追上来,谈不上什么胜负。

甚至于,他们反而称赞郑家的坦陈。

而此时,混在群的几名赵家卫士见无法挑动汝阳嘲讽郑家,遂识趣地回到米铺,将这件事汇报于赵虞。

“四千一百石吗?”

赵虞站在窗暗自估算着,算来算去,觉得这个数目确实差不多。

毕竟他也知道,在汝阳城内商贾与其余世家这‘第三方’势力出现之前,郑家的生意确实要比他们好,毕竟郑家是本地,在价格相同且不需要长时间排队的况下,汝阳当地基本上还是会去支持郑家的生意。

“这个郑潜……看不出来还有几分骨气。或者说,他是考虑到了后果么?”

赵虞暗自轻笑着。

老实说,郑潜如此老实的公布真实的售粮结果,这稍稍有点出乎他的意料,要知道他本来都已经做好准备了,只要郑家隐瞒售粮数目,不管是因为售粮落后还是因为拉不下面子,他都带着卫士们去街上闹一波,趁机抹黑一下郑家——反正他笃定当前是他赵家的售粮领先,倘若赵家谎报数目,他岂会不挑唆汝阳的好事之徒查账呢?

在这个信誉至上的年代,纵使是强势的郑家,也终究会因为顾全颜面而屈服。

可没想到的是,那郑潜却老实地公布了真实的结果,这让赵虞打算借机抹黑郑家的计划产了。

不过无所谓了,反正赵虞的目的也达到了。

“既然郑潜不顾自家丢脸,报出了真实的售粮数目,可见他已打定主意要追过咱们,就当前汝阳的况来说,他想要追过咱家,就只能让城内其余的商贾与世家派到他家买米……”

不得不说,赵虞的思路非常清晰,听得张季、马成等连连点

而事实证明,赵虞的判断丝毫无误,在短短两之后,郑家米铺就以‘八千二百石’的售粮数目,远远领先于赵家‘六千五百石’的售粮。

这使得街道上的舆论风向完全调换了,许多帮着郑家嘲讽赵家。

“你赵家不是说,这汝阳城只需要你赵家一家米铺就足够了么?何以售粮的数目却被郑家反超了呢?”

“哈哈,我就说嘛,郑家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输给一个外来的家族。”

与上次不同的是,上次纵使赵家暂时领先,但还是有大一帮帮郑家说话,但这次,帮赵家说话的却是寥寥无几,总结原因无非就是一个:赵家终归是外来

而对于街上那群的嘲讽,赵虞以及他手底下的卫士、仆从们,仿佛就跟没听到似的,似乎是在默默较劲。

相比之下在郑氏米铺,郑家的仆从与卫士们则在欢呼,欢呼他们反超了赵家,迫使那帮嚣张的家伙闭嘴了。

唯独郑潜笑不出来。

不知,难道他还不知赵家故意公布售粮数目的目的么?

他听说,这两赵家雇了一批当地去打探城内趁机囤积粮米的商贾与家族,很显然,那赵虞早已经察觉到有‘第三推力’的存在——不得不说这小子确实很聪明,雇汝阳当地去做这件事,不管查到、查不到,至少风声放出去了,警告了城内那群试图浑水摸鱼的

一条计策对付城内那群企图浑水摸鱼的,又一条对策对付他郑家,他郑潜暗中耍的花招,就这样被对方轻轻松松地解了。

甚至于,他郑氏米铺还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诚然,在售粮数目上超过了赵家,甚至将赵家远远抛在后面,这固然是一件值得令高兴的事,但别忘了,这也意味着他们比赵家亏地更厉害。

保持领先,让赵家始终无法超过就足够了,没必要领先太多……

郑潜心中暗暗想道。

相比较对面,他也有优势,比如他可以控城内的商贾与世家,借这帮来平衡赵、郑两家的售粮数目,既不会使赵家领先、叫赵虞那小子找到借机嘲讽他郑家的机会,也不会让他郑家领先太多、因而受到更大的损失。

这是对面那赵虞所不具备的优势。

时间一过去,转眼便到了四月中旬,汝阳城内赵、郑两家的店铺,已分别售出两万余石米。

看上去似乎并不算多对不对?那是因为,这仅仅只是在汝阳的售粮数目,而另外在临汝、氏、郏县等其余刨除阳城与汝南两县的汝水诸县,赵、郑两家又分别售出了将近五万石的粮食。

一家七万余石……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数目已经快抵得上一个县城的官仓储粮,郑潜无法想象区区鲁阳赵氏如何能拿得出这么多的米——后来他才知道,鲁阳乡侯是得到了姻家郾城周氏的大力帮助——他只知道,他已经有点心惊跳了。

最近,有他在河南诸县的分家亲戚跑到汝阳,与他父亲汝阳侯商议、述苦,原因就在于为了跟赵家打这场仗,郑家的分家在河南各县大肆收购粮米运来汝阳,高价于河南各县购、低价于汝水诸县卖出,这一买一卖,郑家已经亏了十万钱。

想想也是,河南诸县的米价,原本也在二百三十钱一石左右,就算郑家起初可以用半价价格购粮米,差不多也需要一百二十钱左右,再算上运输的力物力,保守成本在一百三十钱一石左右。

也就是说,郑家卖一石米,就亏三十钱。

而这还是在最初,而后,随着郑家在河南大肆收购米价,无形中导致河南的米家飙升,已经涨到了二百七十钱左右,几乎郑家卖一石米就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