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带着仓库回到明末 > 第五百七十三章:这个国家太可怕了

第五百七十三章:这个国家太可怕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华夏帝国,天朝上国,年号启元。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不知道大为何会将国号和年号立成这个样子?”刘文众一脸疑惑的看向赵文。

他实在不明白赵文这样做的含义,从古到今,历朝历代的国号基本上都是开国皇帝的兴起之地的地名或者开国皇帝的故乡之名,虽然也有例外,可是这种况属实不多,所以刘文众是真的想不通赵文为什么会这样决定。

“我为什么要将华夏定为国号,那是因为这两个字是这片土地的符号,不管朝代怎么更迭,这个符号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一词最早出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

从古到今,历朝历代都只是一家一姓之天下,所以国号也基本上以君王为主。

然而,这天下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天下,更是天下百姓的天下。所以,我便决定将国号定为华夏。

不管天下怎么变更,这个国家最处,永远都是华夏。”

赵文看着刘文众,详细的解释了起来,“至于为什么将年号定为启元,那是因为,以后的华夏不会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能够比拟的,以后的华夏将会在历朝历代的根基之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从立国开始,便是这片土地散发新生命的开始。这是新的回,新的启元,所以我便将年号定为启元。

从今天开始,华夏的征程才正式开始。我要创建一个万世不朽的基业,我要让太阳永远照在华夏的土地上。”

“华夏帝国,天朝上国,华夏帝国,天朝上国……”刘文众不停的念叨着这几个字,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刘文众不由得想到了炎黄二帝,想到了伏羲氏,有巢氏,燧氏,想到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想到了很多。

或许,这才是大的真正目的吧。

良久之后,刘文众长出一气,开道:“既然大已经有了决定,那就按照大的来办吧。”

“至于登基大典以及种种事宜,我就给你了。”赵文看向刘文众。

刘文众站了起来,冲着赵文一抱拳,掷地有声的道:“大放心,在下定然竭尽所能办好此事!”

刘文众退下去之后,就将宣镇各部官员找了过来。

如今正是新年,这些官员手中的活计也不少,可是赵文的登基之事却是整个宣镇的重中之重,他们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事

在办事处的院子中,这些官员顾不上天气严寒,围坐在院子中议论纷纷。

刘文众站在这些中央,开道:“总兵大已经决定登基,国号以及年号总兵大都已经想好了。

国号为华夏,年号为启元。至于为什么总兵大这样决定,那是因为……”

刘文众将赵文给他的解释详细的说了出来。

刘文众声音刚落,院子里面的官员顿时松了一气,露出了兴奋的表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这些官员此时都由衷的开心。

“可是这样不和规矩啊,从古到今,这种事几乎没有发生过啊,也没有过前例可寻!”就在这时,洪承畴站了起来,一脸疑惑的看向刘文众。

刘文众道:“规矩?什么是规矩?如今总兵大就是规矩,大说的话就是规矩。

国号就是这么个国号,谁要是有不同意的,就给我憋着。这是大决定的事,我只是给你们通知一下!”

刘文众一脸的强硬,别看刘文众平里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可是在关键的时候,尤其是执行赵文命令的时候,刘文众比谁都强硬。

“总兵大已经将登基之事全权给我了,最近这段子,你们有什么不满,都给我憋着,全力处理此事。

这件事现在是咱们宣镇的等大事,我不希望这件事有任何差错,谁要是出错,可别怪我不客气了!”

洪承畴见刘文众都这样说了,只能告罪坐下。

“登基大典繁杂不堪,现在千万绪,先弄出来一个总,你们谁说说,这个总应该是哪件事?”刘文众环视四周,面无表的道。

“刘大,在下觉得,应该先制定律法!”就在这时,孙元化站了起来。

“不妥,不妥,咱们宣镇的律法比朝廷的还要完善,等到之后,完全可以修缮修缮,然后再明发天下。

这个时候如果制定律法,一是没必要,二是费时间!”卢象升站了起来,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卢象升接着说道:“我觉得应该先选择举办登基大典的地点,以目前来说,最适合的地方就是宣镇。

可是宣镇这个地方地势不行,没有龙脉,倘若在这里举行登基大典,恐怕有失龙威。”

“可是如今咱们手中只有宣镇和山西这两处地方,那你说该怎么办?”户部主事章贺郎站了起来,看向卢象升。“就算是在别处举行登基大典,目前也根本不行。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根基!”

“那现在怎么办?”卢象升反问道。

“龙脉不龙脉的先不说,宣镇这里不适合为都城,以后也不是非要在这里定都,所以说,地点这个事就不用心了。”刘文众站了起来,拍板而定。

“地点解决了,可是如今的总兵府不适合作为登基的皇宫,如今的总兵府是在之前的总兵府上改建出来的,根本就容纳不下天子真龙!”卢象升又说了起来。

“你说的没错,咱们要对总兵府进行扩建,争取在两三个月之内将总兵府扩建成皇宫。

孙大,宋大,即刻起,将你们手下的施工队先调回来,全力负责修建皇宫这件事!”刘文众看向孙元化和宋应升。

孙元化和宋应升站了起来,冲着刘文众拱拱手,“我们明白!”

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这些对于赵文登基之事进行了详细且漫长的争辩。

这些引经据典,大声呼喝着,说着自己的想法。

……

当赵大牛和宋虎等带着赵文登基为帝的消息来到山西和大同的时候,驻扎在山西和大同的军队一下子喧腾起来。

两天之后,赵大牛他们带着军队中的请愿书回到了宣镇,将这些东西给了赵文。

事已至此,三辞三劝可以说基本完毕。

在大年初五这天,赵文下达了新的一年当中第一封总兵令。

赵文的总兵令通过报纸大字报,以及各种渠道传达了下去。

在总兵令中,赵文先是谦虚了一番,然后言明自己要当皇帝,同时说明了国号和年号。

总兵令虽然短,可是却非常的振聋发聩。

赵文麾下的百姓和军队早都盼着这一天,在看到总兵令之后,他们的兴奋可想而知。

一时间,宣镇的百姓表现的比过年还要兴奋。

锣鼓声和鞭炮声比过年的时候还要热烈。

这个时候,汤若望坐在自己在大学的办公室中,他站在房间的窗子旁,静静的看着窗外,听着耳边的鞭炮声和锣鼓声。

在他的手中,是一份赵文发布的总兵令。

良久之后,他转过身子,走到桌子旁边,从桌子后面的书架上取出一本册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