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陛下因何造反 > 第384章 这才是真正的直捣黄龙!(第2更)

第384章 这才是真正的直捣黄龙!(第2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从宽甸堡出发,经过亮马佃,通过稗东葛岭,又翻越了牛毛岭,在牛毛寨宿营(现今的桓仁大甸子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用了四天时间,走了二百三十里,平均每天路程差不多六十里。

对大部分军队来说,行六十里已经算是较快行军了,可这里一路都是山区,不是好走的平原地带。很多地方都不好走,更不用说还携带着各种武器被褥物资了,很多地方需要推着驮马才能走过。

也就是吃苦耐劳的禁卫军,士兵大都出自贫困农民家庭,在严格训练下,有着坚韧的毅力。若是换做其他边军,根本走不这么快。

到了牛毛寨,距离赫图阿拉便只有二百里了。行进了这么长的距离,只有在牛毛寨才遇到十几户建,其他地方皆是空无一的山区。

便是这十几户旗,也根本想不到会有一支明军突然出现在这里,措不及防的况下,被先部队包围了村子,为防止走漏消息,村里的旗全被杀死。

在一户旗的茅屋中,卢象升翻开了地图,仔细研究着下一步的路线。

萨尔浒之战,刘綎率领明军和朝鲜联军,军粮完全靠从朝鲜运输,到达牛毛寨后,补给便跟不上,不得不在这里留了两,然后继续行军。从牛毛寨到赫图阿拉只有二百里,若是刘綎大军按照六十里速度行军的话,只需要四便能打到赫图阿拉城下。可惜他在牛毛寨耽搁了一,然后行军的速度又有些慢,又用了三天时间,才到达距离赫图阿拉一百三十里的河,和建驻守东路的少数八旗兵打了一仗,但却打赢了。然后又因朝鲜军粮尽,大军在河逗留了两

也就是耽搁的这三四天时间,建击败了总兵杜松与总兵马林两路军队,建主力回援,挡住了刘綎部,建大军左右夹击,击溃了刘綎部,刘綎也当场战死,四万大军,只有少数士兵逃回了宽甸。

当是时,刘綎部距离赫图阿拉只有一百里之遥!

看过兵部有关萨尔浒之战的全部文档,卢象升对刘綎部的经历自然清楚,若是刘綎部军粮跟得上,行军再果决、速度再一些的话,完全有足够的时间赶在总兵杜松与总兵马林两路明军被建击败前赶到赫图阿拉,而当时的赫图阿拉兵力空虚,刘綎完全可以一战而下。而建老巢被攻下,前方将士必然士气低落,说不定萨尔浒之战历史会重写。

可惜发生的已经发生了,历史不可能重演,卢象升惋惜的同时,也只能吸取教训。

所以,此次出征,从出兵开始,就准备了足够的军粮,每个士兵携带二十斤炒面,至少能支撑大军作战半个月,根本就不需要从后方运送粮食。

行军六十里,丝毫不敢有任何耽搁。大军在牛毛寨也只是休息了一夜。

从牛毛寨往北,距离赫图阿拉越来越近,山谷间经常能看到建的屯村,不过这里仍然是莽莽山区,只有山间的小块平地,根本不适合耕种,这里生活的建多数以打猎为生。只不过屯村的成年旗丁都被抽调走了,屯村中只剩下老弱孺,面对陡然出现的明军,完全没有一丝抵抗的可能。

而卢象升也只是随便派出一小军队,便让这些屯村灰飞烟灭,抢到的粮食正好补充军需。

经过一个叫做铧尖子村的地方,据兵部文档记载,刘綎所部应该就是在这北边的山地和山谷中,和建大军激战,然后被建击败阵亡。冬的山谷空旷寂寥,已经没有一点的战场痕迹,而此处距离赫图阿拉只有九十余里。

再往北,地势突然开阔了起来,若是站在最高的山顶上,能看到北面出现了很多片连在一起的山间平地,如同树叶上的脉络一般,平地的中间有一条宽阔的河流,名叫苏子河,另有数以十计的溪流从山间涌出,汇苏子河中。只不过现在是冬季,所有的河流都冰冻三尺,大军能轻易踏着河边前行。

平地间有着众多的屯村,这些屯村都建在河流边,很多屯村非常大,能看到高大的寨墙。而这里便是建州卫最膏肥之地,也是建的巢所在,建旧都赫图阿拉就在这片平地上!

禁卫军的到来,已经被这里的建察觉,当禁卫军越过山岭到达这片平地时,已经有一支八旗兵迎接在最南端的山脚下,不过数只有千余,估计已经是建老巢全部的旗丁了。

周遇吉和曹文诏联军大败德格类,引得辽沈大震,为了防范明军攻打辽阳,留守沈阳的贝勒阿敏下令征召所有旗丁,这建州旧地的旗丁也不例外,基本上全部被征召去了沈阳。若不是赫图阿拉是建旧都,有努尔哈赤的寝陵在,连这千余旗丁都没有。

不算包衣,不算蒙古,建现在大概有不到七万旗丁,全部旗加起来也就三四十万,其中两成,约七八万建百姓生活在建州卫旧地,也就是这片树叶脉络状的山间平地中。

成年旗丁应召去了沈阳,这建州卫旧地,剩下的大都是毫无武力的百姓。

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好,因为从宽甸到这里一路上尽是烟稀少的山区,知道两前,这里的建才知道明军袭击而来的消息。命往沈阳报信的同时,赶紧集结起来,试图挡住明军进这片平地。

不是没有可能,此刻明军尚且在山间道路上,所在很是崎岖狭窄,队伍拉的足有数里长。这千余旗丁试图堵住通往平地的山谷,把明军封锁在山地之中。

看着远处的建旗丁,作为先锋的曹变蛟冷笑了起来。

这里的山都太矮,山坡很是平缓,建想靠千余兵丁便挡住大军去路,真是白做梦!

曹变蛟亲率千余士兵向建近,用火铳对建击,又各派数百士兵爬上两侧山坡,在山坡上架设火炮,向封堵山谷都建展开了炮击。

虽然随军的都是百余斤的火炮,但居高临下威力惊,特别是佛郎机火炮,采用子母铳结果,速极快,二十余门火炮同时发火,的建仰马翻。

禁卫军装备着大量的火铳,论速或许不如建弓箭,但威力却比弓箭大的多,鲁密铳程远穿透力强,建身上的铠甲根本就挡不住。而禁卫军身上嵌铁片的鸳鸯战袄,足以抵挡大部分箭矢。

这种况下,建旗丁和禁卫军对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

急眼的建试图近禁卫军,采用短兵相接的战术,却被禁卫军的盾牌长枪阵阻挡住,禁卫军又从两边山坡绕到其后面,前后夹击之下,任是建旗丁再拼命厮杀,数巨大的劣势也无法阻挡。一个时辰后,随着最后一个建旗丁被杀死,战斗终于结束。

建州旧都,建州卫最肥沃的旧地,如同脱光衣服的美丽少,出现在禁卫军眼前。

此刻,这片方圆百里、七八万树叶脉络状的平原,对禁卫军再无任何阻挡!

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曹变蛟率领两营六千士兵,作为先锋,迅速向建旧都赫图阿拉杀去,一路毫无阻挡,一直杀到赫图阿拉城。

此刻的赫图阿拉一片慌,此刻完全没有任何守卫力量,曹变蛟挥军轻松攻城中。

赫图阿拉,建旧都,建于万历三十一年,距今已经有近三十年时间,城池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四里,原本居住着努尔哈赤及其妃子子们,外城周长九里,居住着悍八旗守兵。在外城北门,建的铁匠、弓匠等匠分区而居。总而言之,赫图阿拉就是建最菁华的所在。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把都城前往沈阳,生活在这片平原上的大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