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这个婆娘有点凶 > 132. 生平

132. 生平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据史书记载:贾诩作为凉州士中的一员,在董卓、李傕这些武掌控朝廷之时,他能做的只能是团结在他们周围,不存在站到对立面,这是不可能的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汉末的乡党怀是普遍现象,没有能独善其身,现实也不可能让他游离于凉州集团之外。

……

在董卓时期,贾诩只不过是中郎将牛辅下属的校尉而已,他距离董卓的中间还隔着牛辅,让他匡正朝纲,这也是不可能的事,董卓信赖的是蔡邕、王允。

等到董卓身死,并州王允掌权,凉州的身份一下子成了原罪,王允的不肯大赦,加上“尽诛凉州”的谣言,贾诩帮助目光短期的李傕等找回生存下去的方向。

这一点,如果非要用上帝视角的“东汉灭亡”来看,认为贾诩是世,这是偏见,是预设“王允是大汉忠臣,匡正朝纲的能臣”的立场去强行诬陷的结果。

史书上的事实是:王允掌控朝政,吕布掌兵,王允的亲属,亲信占据三辅要职,大儿子朝为侍中,这算什么?再看他无视士孙瑞,杀害蔡邕,才掌权几天,就急不可耐打击异己,扶植亲信,这算哪门子忠臣?

王允是忠臣,这是演义设定,可以的;但在史书上,种种迹象表明:王允无非是个出身光鲜的董卓罢了。

……

接着就是李傕掌政时期,贾诩已经跻身朝廷重臣,他辞让左冯翊、尚书仆,也是出于低调避嫌,在此期间,李傕与关东诸侯进行大和解,这一点,已经与董卓掌政时完全不同。

董卓时期,长安朝廷与关东是绝对对立的,董卓死掉后,矛盾的根本问题得到解决,关东诸侯纷纷看准时机,向长安背书表忠心。

这一点,史书上没有明写,故事都是分散在某些个的传记中,好像关东这帮各个都是大汉忠臣,向长安纳贡是给皇帝看,而不是给李傕看似的。

实际想想,献帝年纪多大?他们怎么可能绕开李傕呢?

……

例如《武帝纪》写曹这段没明写,倒是在《钟繇传》里明确写了李傕对曹的不信任话来,证明曹的表忠心文章最终是写给李傕看的。

陈志《钟繇传》:是时,汉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长安中,与关东断绝。太祖领兖州牧,始遣使上书。傕、汜等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虽有使命,非其至实”,议留太祖使,拒绝其意。繇说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报,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

李傕、郭汜这帮武出身卑贱,他们从到尾的表现,就丝毫体现不出一点政治智慧出来,比如对于关东诸侯,他们更是除了会打打杀杀用武力解决问题,周忠和贾诩提议用朝廷诏书征调朱儁朝,朱儁果然不战而降,这种兵不血刃的计谋,李傕他们是万万学不来的。

所以,在李傕时期,朝廷种种对地方割据势力的和解行为,都与贾诩脱不了关系,因为也实在无法从史书中找到同时期能有这种地位和影响力(能够指点李傕为政)的凉州士了。

……

献帝东归是历史上一场悲剧,四百余年汉朝的威严扫地,同时也是一场彩绝伦的权谋大戏,因为愿意带皇帝东归的,并非各个都是忠臣(只有极少数确实是忠臣),每个都有自己的算盘,不论是武将还是文臣。

这一切又都是从李郭之开始……

李傕开始劫持皇帝时,还拉拢贾诩伙,贾诩拒绝了,坚持站到皇帝身边,试图保卫皇帝的尊严。张绣要走时,还拉贾诩走,贾诩拒绝了,他要选择做个忠臣。

等待张济赶来长安劝和时,贾诩从中安抚李傕、郭汜各路马,促成东归,他也是有功的。

东归开始后不久,郭汜第一个退出,随后杨定被排挤退出,段煨要做忠臣,杨奉却不让他做,非要联合众诬陷段煨是个逆贼……

好了,事已至此,和段煨同为老乡的贾诩还能留在东归队伍中吗?

……

善于审时度势的贾诩已经看出,献帝无非已经落在了杨奉、董承等手里,这些,也不过是些莽夫,根本靠不住!他不可能留在献帝身边继续做忠臣了,杨定已经离队,段煨被排挤,他这个凉州在队伍中就是多余的。

贾诩很灵活的切换阵营,投到追击献帝的李傕队伍当中,在王师大败之时,贾诩以一之力,保住了不少大臣的命,这是他尽自己所能做的事。

最后,献帝逃至安邑,太守王邑也是凉州,献帝派太仆韩融与李傕和解。东归暂告一段落。

和解之后,李傕郭汜以为献帝不会报复,这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

贾诩也知道李傕、郭汜等所作所为是臣贼子,被朝廷清算是早晚的事,于是他离开李傕,选择去帮段煨、帮张绣,这两位同乡。

张绣在建安初,是曹的主攻目标,贾诩已经敏锐的看出,归顺许都朝廷(曹)才是最终目标。

所以劝张绣投降,可是,曹后来的行为激怒了张绣,第一,,第二,嚣张。

可能贾诩由此认为曹也不过尔尔,于是他帮张绣再次背叛了曹,贾诩派跟曹说,我们凉州军准备让出宛城来,要从你们军营中通过,另外武器太多,卸下来不方便,请允许我们随身佩戴。

就这样的请求,曹居然没发现异样来!

逃出来了,他的命是儿子曹昂让马换来的。

如果贾诩成功杀了曹,后世也就没有《武帝纪》,更没有《三国志》了。

此后,面对曹的多次进攻,贾诩的智谋可以说是与曹平分秋色,例如曹第三次征讨时,应该带了荀攸去的,依然没有占到便宜,只能退兵。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