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和全国的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典客(管理少数民族)、宗正(管理皇族事务)、治粟内史(管理国家财政)、少府(管理皇帝的财政,以及国家政务)另外执金吾掌管京城治安,将作大匠掌管土木营建,大长秋管皇后旨意的传达和后宫事务管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们与九卿合称“十二卿”。
魏晋以后,中央机构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尚书机构迅速发展。
秦朝时的尚书台只是属于少府下面的一个机构。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改名为尚书省,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
尚书省下分为各曹。
到了隋唐时期,渐渐演化为六部,一直沿用到清朝。
即: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财政礼部掌管祭祀、教育和考试兵部掌管军事刑部掌管司法工部掌管土木建筑和
通六部形成后,九卿职权大大缩小了。
武官西周时不设武官,官员文武兼管。
到了春秋时期晋国设置中、上、下三军,国军任命军队统帅,才开始有了武官的设置,但是三军将领仍然兼管政事。
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大致可以分为: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军队将领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领兵作战的将帅西汉时,太尉(后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又改了回来)掌管全国的军事行政,统兵作战的武官有大将军、车骑将军等,还有名目繁多的杂号将军。
魏晋以后,大司马、太尉、大将军等成为了虚衔,没有实权。
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是全国最高统帅。
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
全国分为100个府,每府以郎将统领。
隋朝和唐朝继续实行府兵制。
中央禁军设十六卫。
都督管数州的军事。
唐高宗以后,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
中唐以后,府兵制
坏,从募兵中组成中央禁军,共十个军。
其中神策军实力最强,设护军中尉和中护军,为禁军统帅。
唐代战时有元帅、副元帅为最高统帅。
元帅一般以皇族担任,副元帅为大臣担任。
中唐以后又以宦官监军,称都监。
唐代还有经略使、招讨使、制置使、团练使等武职,多为节度使、观察使、刺史等担任。
五代后周设殿前司,以都点检为禁军统帅。
宋朝时,正规军称为禁兵。
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分别统领。
教练武艺的军官称为都教
,教
。
禁军调度权归枢密院,由皇帝亲自指挥。
南宋时,禁军已经不存在,收编了诸将所辖部队,称为御前军。
出兵时其统兵将领称为“某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
辽朝守卫京师的部队称为“御帐亲军”,设侍卫司统领。
警卫皇帝的部队称为“宫卫骑军”,设宿卫司统领。
北枢密院掌契丹兵马,南枢密院掌汉
兵马。
作战时设天下兵马大元帅。
金朝的皇帝亲军由殿前都点检司统领。
战时设元帅府,由都元帅指挥。
元朝成吉思汗的卫队称为“怯薛”。
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
明朝军队实行卫所制。
皇帝亲军初为十二卫,后来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军队分为八旗和绿营两大系统。
临时征召的部队称为勇军,例如曾国藩的湘军就是这种。
监官与谏官中国古代职官的一个特点就是监官的发达。
监官是监察各级官吏的。
谏官则是规劝君主的过失,使其改正。
随着专制体制的加强,到了清朝时,监官与谏官已经合并,统称为言官。
监官的设置始于战国,最初由御史兼任。
直到西汉末年,御史才成为监察官的专称。
并一直沿用到清朝。
谏官在西周时虽然没有专职,但是公卿大夫都有进谏的职责。
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的开始。
秦汉时有谏官之职但是没有专门机构。
隋唐时,门下省逐渐成为谏官的主要机构。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甚至不复存在。
明清时,谏官的
质与监官相近。
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君主的秘书是从史官中分化出来的。
主要负责君主诏令的起
、君主言行的记载、官书的编撰等。
在商朝时就已经有太史、内史等富于秘书
质的官职。
秦汉时期,御史大夫为秘书之长。
魏晋以后,中书省掌管秘书的工作。
唐代时,又设翰林院,负责起
诏书和作为文学侍从。
又有学士院,最为君主对文
的礼遇,学士的地位往往高于宰相。
学官学官又叫教官,指主管教育的官员和政府任命的老师。
西周时学校有师氏教武艺,乐正教诗书礼乐。
秦朝和汉朝有博士官,教授经学。
隋唐以后有国子监作为政府的学校,设有祭酒等职。
宫廷事务官宫廷事务官是指为君主及其家属服务的职官。
它起源于君主的家臣。
战国时期设有少府,到秦汉时成为了九卿之一,其中设有很多官职,都是为君主服务的。
魏晋以后,宫廷事务改由门下省负责。
隋朝时改称殿内省,唐朝改为殿中省。
到了明朝,不设总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其职责由宦官和
官分掌。
清朝则以内务府总管宫廷事务。
地方长官另请参看中国行政区划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分为诸侯和大夫两级。
秦朝统一后,万户以上的县称为令,万户以下的县称长。
汉代时,京师所在的郡分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相当于郡太守。
另外,汉武帝时设13州,长官为刺史。
京师所在州的长官称为司隶校尉。
唐朝时每道设观察使,又有节度使为地方的军政长官。
到了宋代,县一级的长官称为知县,府一级的长官称为知府。
明朝省级官员称为承宣布政使司负责行政,都指挥使司管军事,提刑按察使司管监察。
中期以后,有总督,巡抚纵观一省军政。
清朝于明朝大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