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自己去外面找赞助,找投资。
赞助投资这一块,这回我来想办法解决。你们先将剧组的架子搭起来,把演员敲定。
别给我瞎搞啊,谁要是存了私心偏见,对流量看不顺眼各种挑剔耽误进程,我可不会对你们客气。
既然做了制片,就要抛弃你们之前对小鲜
小花旦们固有的偏见。
他们是什么?他们是这部片子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你们多多上网冲
,了解一下现在年轻
的喜好,别跟不上市场,还拿几年前的审美来做电视剧给现在年轻
看,这个态度做出来的电视剧,年轻
能买账吗?”
肯定不能啊!
你一个做电视剧的,一边鄙视我等年轻
的审美,鄙视年轻
追星,啥玩意啊!
什么什么垃圾流量啊!
一边又希望年轻
能接受自己制作的电视剧,接受所谓的内容输出。
够能的!
这就是典型的既要又要。
既要鄙视年轻
的喜好文化,彰显自己的优越感,又要年轻观众接受老一套审美,夸赞自己多牛
。
站在年轻这一
,等于是你侮辱我的喜好,还要喂shi给我们吃,你怎么不去死。
典型的制片和导演,没有找准作品定位。
尤其是,电影学院毕业的这帮
,都有种天然优越感。
说正经的,家里要是没点家底子,还真学不来导演专业,学不了制片专业。
学这些专业的
,从小生活无忧,至少成长过程中,没有为钱发过愁。
天然的优越感,所谓的高端审美,小众审美,使得他们出道
几年,总是找不准方向,摸不准市场脉搏。
非得被市场毒打几次,才肯放下身段,拍出观众喜欢的作品。
俗称接地气!
终于走出高雅艺术殿堂,拍出大众喜欢的片子。
杜从现在就是担心刚出校园,学的又是制片专业的年轻
,瞎几把
整。
拿曲高和寡,所谓艺术那一套
来,耽误剧组进度。
所以,一定要敲打,狠狠敲打。
这部偶像剧的导演,公司现成的。
当初签约四个导演,还有一个正闲着,正好抓庄丁。
熊固,
称熊导。
别看他外表很艺术,留着披肩长发,蓄着大胡子,好像很感
。
其实,他就是个大懒鬼。
能躺着就绝不坐着,能坐着就绝不站着。
其他三位导演生怕自己闲下来,主动积极开展项目。
就他,不慌不忙,天天跑公司吃免费食堂,再喝一顿下午茶,捧着手机打游戏,一天就混过去了。
杜从看不下去,必须抓壮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