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末乞丐皇帝 > 第482章 开始规范化

第482章 开始规范化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从火箭研究院回去后,秦宇就召开了大朝会,这着实让一众文武官员意外了一把,也兴奋了一把。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因为朝会是许多官员接触皇帝的唯一机会,可大秦不但半月才召开一次,秦宇还十次有九次都缺席,导致许多三品大员至今都还未见过皇帝,这在历朝历代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让所有想不通的事,虽然大秦很少召开朝会,可各部门的运作却都十分的高效,或许是没了朝堂这一发挥的舞台,连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的各官员之间勾心斗角,谋算计的事都很少发生。

因为各部官员虽然可以上疏弹劾同僚,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大多送进宫里后都石沉大海,连回应都没有,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不再上疏弹劾了。

其实秦宇是不鼓励官员之间互相弹劾的,虽然让臣子之间内斗是一种帝王平衡之道,但他却觉得这样弊大于利,大家整天只知勾心斗角,你算计我,我算计你,那还有心思事?

久而久之就会结党自保,都会奉行中庸之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所以秦宇才变相的取消了传成数千年的朝堂议事,对于弹劾奏折也是概不受理,除非有证据,才会给监察处去调查一下,但也是秘密进行。

然而这种朝堂议事,不能天天搞,却也不能完全取消,一些重大事件还是不可避免要召集大家一块儿议议。

秦宇的打算是,今后每年举行一次大朝会,各省都要派遣官员参加。

一月举行一次小朝会,在京正四品以上文武官员全部参加,有爵位,有三品以上官身的也可参加,也可不参加。

还有一种就是临时朝会,在京七品以上文武官员全部要参加。

这次就是一次临时朝会,整个大殿内早已满为患,外面则更多,只有正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才有资格进殿,其他则只能站在殿外。

尽管如此,殿内也显得十分的拥挤,大致分为了四块,穿蓝色朝服的政务院官员最多,各部尚书侍郎足足几十,黑色朝服的法官和红色朝服的武官,加起来才和政务院数持平,至于都察院,只剩下了寥寥几,穿着绿色的朝服,孤零零的站在一角。

相比起其他三院的官员都议论纷纷,接耳,都察院的几却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不由的他们不低调,昔规模庞大拥有数百名御史的都察院,如今却只剩下了寥寥二十多名御史。

不过最尴尬的不是那几名都察院御史,而是夹杂在军政院队伍中的后勤部长王氏,整个殿中也就她一的,还是一位娘娘。

军政院的其他武官,都是下意识的离她保持了一些距离,对面的钱彬王灿更是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容,频频往向李岩,牛金星。

李岩已经正式晋升为军政院院长,牛金星为副院长,同时两分别兼任着参谋部和宣传部长。

虽然后勤部的许多分部门的主管夫们,这大半年来陆陆续续都被调往了内务府,由识字的男武官接替,可只要王氏一天还担任这个后勤部长,两就无法真正的当家作主,其中的郁闷真不足为外道也。

因为王氏不但身份尊贵,是皇妃娘娘,后勤部的权利也是各部中最大的,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事权和财务权。

而旗下更是有两大军工基地,两所军事学院,几十万工匠,几万学员,运输船队和车队规模也十分的庞大,俨然已是结构规模最大的一个部门。

为了统一标准,所有武将不但会授予军衔,还会授相对应的武官品级。

不过和法官一样,军政院的院长也只是授予了从一品的官身,整个大秦唯一正一品官员,也只有政务院的总理,其他三院都要矮半级。

至于火箭研究院,天工院,以及未来的百工学院,那都是由内务府直接管理的。

政务院如今的部门,也从原先的吏,户,刑,工,商,农,税,七个增加到了九个,多了一个外部和邮部。

外部主要负责对外流,目前也只是个架子,但邮部却是一个重要的部门,和明朝的驿站不同,邮部暂时只负责官方的公文来往传递,至于接待官员,那更不可能。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清脆的高唱,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都是整理了一下衣冠,赶紧返回自己的位置跪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秦宇缓步来到龙椅前,扫了殿内殿外跪着的无数文武官员,也明白为何历代君王都喜欢开朝会了,这种感觉确实挺爽。

秦宇大马金刀的坐定后,众官员才拜谢一句起身,而一身内官服饰的柳如是,立即就上前开始宣读圣旨。

这也是大秦朝会的特色,秦宇可不是来听他们啰嗦的,同样也不是来和他们商量的,而是要告诉他们,自己要什么事,只是让他们有个准备,也显得正式一些。

大秦的圣旨分为三种,一种为诏书,用来昭告天下,诏书也是最重要,最神圣的,一般只用于皇位传承和征伐敌国。

诏书必须在朝堂上当场宣读,然后一个月内,将副本发往天下各县,再由县令在县衙门当场宣读后,最后派官员前往各乡各村宣读。

凡是延误,或是在规定时间内,有乡村未被宣读到的,责任一律依大不敬治罪,罢官免职抄家灭族。

第二种是制书,主要用于重大的政治改革,律法改革,军事改革,增设祖法条款等。

同样需要朝堂当场宣读,除了祖法需要传往天下宣读,告知所有,其他三种只需在相关各院内部宣读,然后在各县乡贴出告示即可。

这种违反规定延误的,责任只罢官杀,不诛连族

第三种为敕书,主要用于册封爵位,皇后,诰命夫,后宫嫔妃,任命和罢免从一品以上官员,以及特赦罪犯等,敕书就不需要当朝宣读了。

除了册封皇后和任命罢免从一品以上官员需要传檄天下,贴出告示,期限半年外,其他几种的则由内务府的内官,前往宣旨即可,延期者也只是罢官免职。

除了以上三种圣旨,皇帝的命令还有另外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书面的圣谕,一种是临时谕,但谕事后也是要补发公文的,所以也只算是一种。

圣谕和圣旨是有本质的区别。

圣谕只需要加盖皇帝的私印即可,违反或者不遵圣谕,最多也就治个不敬的罪,官员降职免职,百姓打十大板。

圣旨则除了要加盖皇帝的私印外,还要加盖传国玉玺,圣旨是必须要遵守的,一旦违抗,就要治大不敬的罪。

虽然大不敬和不敬只相差了一个字,但处罚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敬只相当于私下里对皇帝个不敬,稍微惩处一下,而大不敬则是相当于挑战整个大秦和皇室的尊严以及次序,是要抄家灭族的。

而今后的大秦,除了谋反,弑君,叛国和大不敬四条重罪,要株连直系亲属外,其余各罪一律不祸及家,族更是不受丝毫影响。

古代家族喜欢抱团,就是因为往往一犯罪会株连族,事实证明,这种株连,威慑虽然巨大,但其产生的副作用,对于帝王的统治反而不利,完全得不偿失。

柳如是宣读的就是大明的第一道正式制书,内容就是三种圣旨和圣谕的区别,以及相关的规定和涉及的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