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绍宋 > 第五十八章 乱想

第五十八章 乱想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万俟卨当然是小行径……这点毋庸置疑。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且说,要怪就怪这个的名字太显眼了,也太容易被记住了,所以赵玖哪怕记不住什么杜充、张浚,却也一开始就注意到了此的名字,不然也不会把此庭湖送的。

那么回到眼前,此说到后来,义正言辞,俨然忠臣万不得已之耿耿……但赵官家却本能醒悟,这根本就是这位万俟参军看到扳倒他枢密院升官拦路石的大好机会,一时忍耐不住了。

本质上,这厮还是在打直属上司兼同僚的小报告,是在搬弄是非,是在利用这个绝佳机会在他赵官家心里给刘子羽种一根刺。

甚至赵玖可以肯定,如果不是最近刘子羽刚刚因为枢密院论功行赏兼了枢密院都承旨这个显位,引起了万俟卨的妒忌,这位‘副都承旨’肯定不会过来的。

当了枢密院副都承旨,当然想成为都承旨,就好像当了副都统制的王德总想当都统制一般,可以理解。

总之,万俟卨肯定不知道的是,他这番作,反而在官家那里也替自己种了一根刺。

但是,问题就出现在这个‘也’上……因为赵玖几乎是瞬间就想明白了,万俟卨告的未必就是黑状。

刘子羽可能真的是因为私心,所以从一开始就刻意抹除河北义军的存在感,因为马扩狱的时间点就是刘子羽父子实际主持真定府抗金事宜的时候……换言之,这两的私仇是确凿无疑的。

实际上,马扩是被金军放出来的,他当年出使金国,跟金国最高层关系莫逆。

所以事就是这么荒诞,后来被证明不惜抛家弃业也要一意抗金到底的英雄,是被同为抗金立场无误的同僚扔进了大狱,却被敌所释放和优待。

而这个很明显就想得到的事实让赵玖有些疲惫。

因为他心里明白,这注定又是一个不可能有什么大团圆结局的事端。从道德上当然可以指责刘子羽私心作祟误国,但仅仅是道德上,你无法从什么明面上证明他是真做了这种事,忽略河北义军的又不止他一个

甚至刘子羽可能私怨归私怨,却只是因为私怨而真心觉得河北义军都是废物也说不定。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是在打仗,敌我立场分明,马扩在河北是前线抗金统帅,刘子羽难道就不是抗金的?他是大本营常工作实际的主持者。

这种事是不能处置和讨论的,否则就真是亲者痛仇者快了。

类似的状况还有今天殿上那次争端,军事技术者和大义秉持者之间,根本就是牛不对马嘴……你难道非要分个对错?

真要分对错,胡寅和李光肯定是今天犯错的那个,但他们本来就是一贯的立场,胡寅当年就光明正大的提出赵构不该继位,而应该渡河向北,亲自去死战迎回二圣……这种话荒唐归荒唐,却代表了儒臣内部复古派尊王攘夷思想的,是有大用的,赵官家需要借着这个姿态来控制和压制儒臣们中间那些所谓‘老成者’,所以胡寅反而是赵官家必须要保护的一方。

至于李光背后的李纲……

讲实话,李纲的问题太多了,军事无能不说,跟李彦仙这个前线最出色大将有最直接的矛盾却也不是什么孤例,只能讲此在团结主战派的事上做的确实不好。

这一点可以从建炎初期,李纲和宗泽明明一起形成了主战派的基本盘,以对抗黄潜善与汪伯彦为代表的主和派,却最终迅速落败可见一二……彼时固然有赵构这个皇帝亲自下场的缘故,但是现在回来看,也不尽然如此。

最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彼时主和派那里汪伯彦是云亦云的,所以基本上是黄潜善大权独揽,主导了主和派,换言之,主和派是紧密团结的。

而李纲那边,明明负天下之望,明明是无可置疑的领袖,他却根本无法团结所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派系。

李纲被贬斥,宗泽不发一语就是明证……二对官家的认知是有巨大差异的,宗泽明显考虑到了赵官家的主和属,所以用了更激烈的方式来迫中枢,而李纲却认为宗泽这么做反而影响到了自己在中枢的权威。

一直到后来,赵玖来了,李纲都已经被贬斥又被正式召回了,二本该吃一堑长一智,团结一心才对,但一直到李纲来到行在跟前重申自己的政治纲领后,宗泽方才暂停回銮东京的言语,这就隐约有些不和谐了。

非止如此,宗泽一直是主攻的,这次金军大举进攻前一刻他还在联络河北义军,而李纲则一直认为应该先稳定下来,守住之后再图反扑。

其实这些问题谁对谁错根本无法验证,只是激进一点和缓和一点罢了。

但问题在于,李纲身为不可置疑的领袖,居然无法约束住宗泽,而且一直到现在都跟那么多主战派发生矛盾,这就很难堪了。

那么回到眼下,是李纲是臣,还是宗泽是臣,是岳飞是臣,还是李彦仙是臣?胡寅是臣,还是胡闳休是臣,马扩是臣,还是刘子羽臣?

都不是,从传统道德上来说,赵官家只能断定来揭露真相的万俟卨是臣。

至于其余

李纲是主战派的旗帜,负天下之望,他在宰相的位子上坐着,大家才相信朝廷是要抗战的。

宗泽是主战派的前线实际主持者,他一手组建的东京留守司脆占据了眼下抗金力量基本盘的一半。

岳飞和李彦仙更不要说了,这俩都是不顾一切,无论如何,哪怕是忍辱负重都要抗金的英雄……他们是这个时代立场最坚定也是最有能力的抗金大将。

胡寅和胡闳休的立场也全都毋庸置疑。

就是刚刚有些不顾全局嫌疑,而且跟李纲、胡寅发了激烈矛盾的刘子羽,谁能说他的抗金立场不稳?

他爹在靖康中殉国了,他弟弟一家被金杀得只剩一个,这是国仇家恨啊!

但这些,却绝对不是团结一心的物,他们之间还是竞争者的关系,是对立者的关系,甚至是政治加害者与被害者的关系。

这才是政治,这才是现实,这才是抹开一厢愿抗金神剧之外赤的历史。

也是赵官家忽然觉得心累的缘故。

里还好,他还能勉强调解压制,但金军侵,全局压力之下,面对这些矛盾,他却有些心力不足了。

自己的官家到底能做什么?又该怎么做?

“大家!”

就在赵玖立在雪地中胡思想之时,身后猛地有轻呼了一声。

赵玖没有回便听出声音来了:“蓝大官啊,何事?”

“大家。”蓝珪小心相对。“殿上两位相公和诸位大臣都还在等着呢。”

“让他们今散了吧,若有严肃军再报上。”赵玖抬手相对,却没有回,因为他知道自己此时必然疲态难掩。

“喏!”蓝珪匆匆而去。

但很快,赵官家依旧立在满是树桩的雪地里思索什么的时候,蓝大官却去而复返,而且这次是与杨沂中一起带来了枢密院都承旨刘子羽。

“官家。”刘子羽拱手相对,却没有说什么废话,而是开宗明义。“刚刚枢密院有军送达,乃是东京新任副留守杜充送来……”

赵玖神猛地一振:“怎么说?谈到宗留守病了吗?是不是已经出兵?”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