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汉血长歌 > 第四百二十九章 王敬之

第四百二十九章 王敬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张孝武来到明月楼时,见到许多书生拿着拜帖给门迎小厮,而没有拜帖的,便被拒之门外。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他才知道张彪是将整个明月楼都包了下来,更加感慨于此财力雄厚,即便张家捐出十五万两银子,依旧富可敌国。

“雍州,张孝武。”门迎小厮读了拜帖之后,引着他走进明月楼内。

绕过影壁来到一处花间长廊,廊墙上种满了爬山虎一类的绿藤植物,墙下是一条流淌的小溪,哗哗哗地流着水。时不时能听到有在远处歌唱畅聊,但却极少听到子娇笑的声音,他只看到几个子与书生低声细语地聊着聊着,俄而抿嘴一笑面色带着娇羞与魅惑。

“这才是欲迎还羞,高级。”张孝武心中赞叹道,看看古代的青楼生意,再看看现代ktv里那些陪酒的老妹儿,一一个:“大哥,你养金鱼呢?了呗!”这对比之下,真是云泥之别,就算是天上间也比不过这小小的明月楼有调。

穿过长廊之后,迎面便是一座翠竹环绕的假山,地下苍台漫布,一条白石子蒲城的道路穿过竹林。竹林远处,几处亭台楼阁中,一些才子与佳正在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这是明月楼?”张孝武问。

“不是,明月楼在前方。”小厮忙答。

白石子小道绕过了又一座假山,眼前豁然开朗了起来,只见一座青石铺成的院落之中,一座五层的高楼巍峨挺立,上书三个大字:“明月楼”。

一群书生文正围在一起,观看着明月楼前的一条条白布上写着的对联。这群书生大概有五六十,饶有兴趣地盯着一道道上联,有心中想得出来,便提笔作对,随后众开始点评起来,若是得了众的一致认可,自然会拿到主给主撰写,然后悬挂起来。

张孝武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只觉得一群书生摇晃脑冥思苦想特别有趣。孟释更是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模样,虽然他是皇族血统,可惜出身太悲催,整个生就是一个大字:衰。所以他从未见过如此盛况,为了不让看出自己土包子的本质,学着其他晃脑地对对子。倒是康天恩颇为平淡,张孝武问他是否常常去青楼,康天恩说与同僚们去过几次,但囊中羞涩,只能在一旁喝点茶水之后匆匆离去。

“今天张大学士埋单,你不用羞涩了。”张孝武偷笑道。

“埋单……是何意?”

“就是请客的意思。”

康天恩道:“张家的确有钱,说他家是全天下第一等的富户,也不足为过吧?”

张孝武道:“这就要问金衣卫了,谁家有钱睡觉没钱,只有金衣卫才知道。”

“金衣卫也未必知道。”

身后忽然有小声说道,张孝武转身之后,看到一个身材的中年男,留着一瞥山羊胡子,目光炯炯有神,但整个站在地上,便给一种站如松的武感觉。康天恩和孟释虽然不认识此,但不知道怎地,看到他的目光之后,便忍不住后退三步。

“敢问先生是?”康天恩忙拘礼问。

道:“司州老书生,王敬。”

康天恩道:“我看先生不像是出生,反倒像是游侠。”

王敬笑道:“是么,我看这位少爷也不像是文,倒像是武将。”

张孝武道:“哦?王兄看很准,你还能看出什么?”

王敬凑上前来,在张孝武耳边低声道:“我还能看出来,你刚杀过张家的,又参加张家的诗会,胆子很大。”

张孝武眉一皱,道:“你知道我?你是谁?”

王敬笑说:“金衣卫统帅,王敬之。”

张孝武顿了一下,拱手道:“原来你就是天下间赫赫有名的玉帅,失敬,失敬。”

王敬之笑说:“此时此刻,我不过是司州一个寂寂无名的老书生王敬罢了。”

“王兄顽皮了。”

“张贤弟你更顽皮。”

“还是王兄你最顽皮。”

“张贤弟你皮得不行。”

相视一看,大笑起来,康天恩与孟释不明所以,张孝武让两随便走走,他要与王敬之说话,两便去了别处观看。两不自觉地与群拉开了一段距离,站在远处看着从三楼挂出来的对联,但注意力却完全没有放在其上。

“陛下派你来的?”张孝武问道。

王敬之摇道:“非也,非也,陛下无需派我前来,我是金衣卫,京城中大事小自然逃不过我的法眼。我不过是来凑凑热闹,每在金衣卫衙门里办事,着实太枯燥了一些。就像你在塞北,也时不时搞点事出来,否则太过枯燥了,是不是?”

张孝武笑道:“我不枯燥,我的事很多。”

“与犬夷做生意?”

“你们一直监听我?”

王敬之摇道:“我们谁都监听,但也只是监听,并不会手你做任何事。金衣卫只是皇上的耳目,不是打手。当初设立金衣卫的初衷便是让皇帝了解王庭内外天下各处的真相,只是在三百年间,有许多玉帅可能野心膨胀,借用金衣卫的手办了一些私事,导致金衣卫的名声变差了。不过你回想一下王朝历史,我们金衣卫又做过哪些涉朝廷天下的大事了?”

张孝武想了一下,金衣卫虽然名声不佳,可他们的确没有做过任何涉朝廷的事。比起明朝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动辄抓捕大臣诛杀反对派系,圣汉帝国的金衣卫还真的只是皇帝的耳朵和眼睛而已。但大多数最不喜欢的便是被监视,尤其是被皇帝的耳目监视,总让感觉随时随地会被打小报告,然后被皇帝下旨诛杀。

“你们这种工作,我们老家叫做特务,不讨喜。”张孝武笑说。

王敬之道:“原来河间府还有这种说法,特务,呵呵,特务,这种词汇肯定不是什么好词。”他随后问道:“你可知这明月楼诗会是如何产生的吗?”

“不知道,愿闻其详。”

王敬之道:“这明月楼诗会每年举办一次,但最初是张宽为了挑选门弟子而举办。后来张宽不再招收门,明月楼诗会便停办一段时间。再后来张宽的二公子张彪发现许多考中太学院的举并不会吟诗作对,而一些久久考不上举的书生反倒才华横溢。张彪怜惜他们的才华,不忍见到这些还未绽放花朵,便已经被科举的秋风扫落到角落。于是张彪重启了这明月楼诗会,目的便是发掘那些诗词俱佳的学子书生,让他们被世所知,能有一个好的前程。”

张孝武好奇问道:“即便将那些会吟诗作对的书生发掘出来,可科举考的是赋政,如果科举发挥不佳,还是考不中举,无法做官。即便名动天下,考不中举,还得等待。”

王敬之无奈道:“其实天下间的读书未必只有做官一条道路,圣汉科举每三年一次,每次选拔天地三榜共一百八十,可每年参加科举者至少三千余,这三千余中只甄选一百八十,其余三千余又该如何?有些书生便只能寻求其他办法生活度,有的便去做了教书先生,有的便给做了幕僚,还有的只能回到乡下半耕半读。你是否觉得,士族家的子弟,科举更占优势?”

张孝武道:“士族家的子弟,自然用不着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心,所以他们考中举的概率更大吧。”

王敬之说道:“虽然士族子弟考中举更多,但士族子弟也不轻松。士族家的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