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骑马与砍杀之立马横枪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省六部 1/4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三省六部 1/4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第一百四十四章三省六部

阎忠说有事向陈诚禀报,但是并没有直接开始说事,而是先对边上的刘倩道:“公主,最近有送了几个蹴鞠过来,您要不要去试试?”

所谓的“蹴鞠”,就是外面用皮革包裹,里面填满米糠,毛发等东西的实心球。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这项运动从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流行,最早见于史书是在《史记—苏秦列传》之中。到了宋代,蹴鞠更是蔚然成风,在汴梁城中还出现了专业踢球的蹴鞠队伍。不过这项运动在清代时戛然而止,个中原因,耐寻味。

刘倩在洛阳皇宫里面的时候,也是玩过蹴鞠的,听道阎忠这么说,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她转看向陈诚,眼中充满了期盼的神色。陈诚笑道:“想玩就去玩,但是要记得等下去喂马。”

“恩,我记得的啦!”

刘倩站起身来,小跑着到了堂下,然后欢快地跑到院子里面去了。

陈诚目送着长开了一些的孩子跑到了院子里面,然后问道:“伯道有什么话还不能当着她说的?”

阎忠笑道:“小孩子正是喜欢玩耍的时候,不要把她的太紧了。”

陈诚笑了笑,道:“你说的很对。”

阎忠又道:“君不密则失其国,臣不密则失其身。我要和君侯说的,是关乎整个凉州的大事,越少有知道越好。”

陈诚哈哈大笑起来,道:“这样才对嘛。”

阎忠正色道:“公主年纪尚小,君侯就算想要教她治理国家的方法,现在也还不是时候。”

陈诚挑了挑眉,道:“长史可以说正事了。”

阎忠捋了捋胡子,将一卷竹简从布袋中取出,道:“之前和君侯商议之后,某又思索了一段时间,将各路诸侯需要进贡的钱粮,各地需要上缴的赋税,以及其他一些事,都已经写在了上面,请君侯过目。”

陈诚将竹简接过来,展开看了一会,然后在心中计算了一遍。他将竹简合上,道:“无乃太少乎?”

阎忠笑道:“河南,南阳,不可问。”

陈诚用竹简在桌面上敲了敲,道:“我知道了。”

阎忠说的是东汉初年的故事,当时光武帝刘秀命令清检天下田地,这种事历代皇帝都想,只有少数几个能够的成。以刘秀开国皇帝的身份,下面的官员也敢在清田检地的时候弄虚作假,特别是河南和南阳这两个地方。河南是皇城,有很多皇帝身边的臣子。南阳是帝乡,有很多皇亲国戚。这两个地方的田地,就是一笔糊涂账,官员们不愿意,也不敢去认真查。

陈诚现在虽然被成宜杨秋等推举为凉州牧,但是各地诸侯的田地又有谁敢去清检呢?灵州虽然不是诸侯的领地,但是豪强们手中兵马众多,不是诸侯也是诸侯了。不过他这么爽快地就认了,倒是让阎忠有些惊讶。

阎忠问道:“君侯就打算这么算了?”

“伯道你说的很有道理,”陈诚摊手,道:“不按照你说的就这么算了,难道要调兵把灵州打下来?然后一路推平了北地,武威等郡?只怕韩遂正不得我们这样做。啧,灵州今年上缴一万石,这已经不错了。廉县今年.........算了,不说这个了。”

他对阎忠道:“我准备提拔侯选为灵州县令,让徐超去做户部尚书,兼任工部尚书。”

阎忠笑道:“这是要用三省六部制了?”

“不错,”陈诚道:“我们凉州本就是反贼,也不需要事事都用汉家制度,之前与伯道商量的三省六部制就很不错。”

现在汉家朝廷用的是始皇帝时代传下来的三公九卿制,其中各个官职权利的大小都有所变化,但是基本骨架还是一样的。而三省六部制,则是唐朝的时候才正式确立的一套制度,总体上来说,比三公九卿制在中央集权上面更近了一步。

陈诚说是和阎忠一起商量出来的,但实际上都是他提出来,然后阎忠拾遗补缺而成的。

“三省六部制度虽好,但是这样一来,会不会引得朝廷侧目?”

陈诚失笑道:“我们是反贼啊,朝廷什么时候不侧目了?”

阎忠一拍额,道:“唉呀,我又把这茬给忘了,我还以为我们才是正统。”

他自嘲了几句,问道:“除了徐超兼任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外,其他的官职可都有选了?”

陈诚道:“中书令职位最高,自然是要劳烦伯道,尚书令也请伯道先兼着,兵部尚书我准备让杨秋来做..........”

阎忠打断道:“杨秋只怕不愿意当这个兵部尚书。”

陈诚笑道:“我又不会剥夺他手中的兵马地盘,他有什么不乐意的?”

阎忠摇摇,他对凉州的这些诸侯可比陈诚了解的多了。不过陈诚也有他的道理,“伯道,你以为我是想吞并杨秋的地盘,用的是明升暗降的手段?”

难道不是吗?

“我现在掌握了朔方和五原两个郡,土地已经够多了,没必要为了地盘动刀兵。”

“兵部尚书掌管凉州所有兵籍、军械、军令,以及军械,车辆,战马等事,”陈诚无视了阎忠脸上的惊讶,继续道:“除了牙兵由我亲自掌管之外,其他军队可都是归于兵部的。”

“这样的话,”阎忠问道:“兵部的权利是不是太大了?”

陈诚反问道:“大吗?六部尚书五年一任,若是不合适,到时候再换个上去就是了”

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笑了起来。随着陈诚地盘越来越大,兵马越来越多,阎忠也开始有些担心起来。历史上能够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事可是太多了。他阎伯道是聪明,可不想重蹈文种等的覆辙。

通过试探,他现在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陈诚并没有因为之前的大胜而变得狂妄自大,两之间君臣相得的关系还可以维持很长的一段时间。聪明就是这样,总是会想的很多。甚至能从多吃了一碗饭,皱了一下眉而看出很多事的端倪来。

笑了一阵后,陈诚道:“现在不但三省六部的官职还有很多空缺,地方上的官员也缺少很多,伯道是凉州名士,可有合适的选推荐?”

阎忠捻着胡须道:“有一近在眼前,君侯难道不记得了?”

“你是说?”

“傅傅彦材,之前君侯曾和他见过面的。”阎忠道:“其父在凉州声名卓著,可在剩下的尚书之中挑个职位给他。”

“傅么?”陈诚沉吟了一会,道:“傅家在匈中颇有名声,不若任命其为朔方太守,如何?”

“亦无不可。”

说了一会之后,阎忠又掏出一卷竹简,递给了陈诚。陈诚接过来后,先不看,而是笑问道:“这又是什么?”

阎忠道:“之前某曾派遣侄儿阎行前往汉阳,这是他收集的韩遂麾下将领和兵马的分布。”

陈诚“哦”了一声,似乎是漫不经心地问道:“听说彦明马上就要迎娶韩文约的儿了?”

“不错,已经约定了婚期,在秋后就会完婚。”

陈诚笑道:“伯道你推荐了彦材,怎么没想到要推荐彦明?内举可要不避亲啊!”

阎忠道:“他说准备去参加牙兵的选拔。”

陈诚挑了挑眉,道:“那可是要从小兵做起的,要不我任命他为兵部侍郎?要是不喜欢兵部,去刑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