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说道:“明公虽然将天子迁往长安,但是中原之地不可不留兵驻守。”
陈诚说道:“这件事我也想过,但是留兵多了,则补给跟不上。留兵要是少了,又没有什么用处。公仁提起这件事,可是有什么好主意吗?”
董昭骑着的是西凉军的驮马,却没有任何的不适应,他笑着道:“皇甫嵩如今也跟着天子的车驾一起,何不命他留守弘农,相机收服洛阳?若论知兵,袁术不如黄甫义真远矣。即便不能夺回洛阳,也可保弘农无事。”
之前陈诚也在天子身边见到了皇甫嵩这员威震天下的名将,但是当时都在被杨彪,张喜等一
大臣斥责,所以他也没有跟皇甫嵩
谈。本来是想等回到长安后,任命其为陆军中学的校长的。现在听董昭这么一说,陈诚觉得也不是不行。
他沉吟了一会,问道:“弘农也已经残
,百姓大多流离失所,皇甫嵩虽然是天下名将,但是没有士兵和钱粮,皇甫嵩又能怎么办呢?巧
难为无米之炊啊!”
董昭先是称赞了“巧
难为无米之炊”这个形容贴切,然后回答道:“弘农虽然残
,但是世家大族之中尚有许多钱粮和
仆,若是任命皇甫嵩镇守弘农.........”
不等董昭说完,陈诚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是皇甫嵩的名望很高,若是留在弘农,那些弘农郡的豪族,比如说五世三公的杨家之类的,多少要卖皇甫嵩一些
面,会拿出一些钱粮
来支持。
于是陈诚笑着道:“那就按照你说的办。”
在控制了朝廷之后,他手上可用的
才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董昭,蔡邕,王粲,刘祯等,或是才思敏捷,或是文采出众,或是计谋甚远,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陈诚麾下文臣太少的窘迫局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