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挥师渡江攻打建康的时候,郗超带着一队
乔装打扮进
了荆州来到新野。
目的是找到桓豁,免的他做出什么不智的事
。之所以派他过来,是害怕别
来桓豁不信。
到达新野后他没有直接露面,而是派
往刺史府送了一封信。
桓豁看到之后也大惊失色,让亲信从密道把郗超接到了府内。
见面之后他就连忙问道:“郗侍郎,你怎么回来了,我兄长他们怎么样了?”
郗超拿出一封书信道:“三将军勿急,这是郡公写的书信,你一观便知。”
桓豁接过查看起来,越看越是震惊:“怎么可能,我兄长他怎么可能会不战而降,不可能。”
郗超能理解他的心
,别说桓豁,不是亲身经历过的
都不敢相信不可一世的桓大将军会不战而降。
“三将军,我知道这件事
太过不可置信,这也是郡公派我回来的原因。”
桓豁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个消息,可手中的书信确确实实是兄长桓温和兄弟桓冲亲笔所写,做不了假。
而且郗超都亲自回来了,这件事
不可能是假的。但他依然不甘心,如此强大的桓家就这么突然降了?
他脸色变换不停,最终化为不甘,道:“唐军真的有那么强大?”
郗超正色道:“比我们说的只强不弱,燕国已经灭亡,现在他们正水陆并进攻打晋国。”
“陆地上正跨过淮水攻打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土地;水路唐皇亲帅五万水师从海上进
长江,准备直击建康。”
“如果太后和陛下马上离开京畿,还能苟延残喘些许时
。如果据城而守……晋国灭亡不过在旦夕之间。”
桓豁沉声道:“兄长想要我怎么做?”
郗超道:“保护好家
,守好荆州别让秦国趁机作
,别的什么都不需要做,静等天下有变就可以了。”
荆州是桓温的基本盘,家
基本都在这里,想要保护起来确实很方便。
桓豁皱眉道:“兄长是觉得唐国有失败的可能?”
郗超摇摇
道:“唐国断无失败的可能,郡公这么做只是稳妥起见而已。”
桓豁缓缓点
道:“我明白了,兄长还有什么吩咐吗?”
郗超道:“没有了。对了,谢安石在荆州吧?”
“对。”
“晚上我去拜访他,他兄长……”
“我明白,这就去安排。”
接着他又详细了解了了事
的经过,一次次惊叹于唐国的强大。
真的是摧枯拉朽式的终结了一切,让敌
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郗超还是有所保留,并未把谢道韫的事
说出来。不是不信任桓豁,而是不能冒任何风险。
这事
要是透露出去一点风声,谢家的下场都会很惨。
而等到唐国得天下,泄露
报的
会更惨,郗超不想当那个泄露
报的
。
下午,郗超扮成桓家的家
,借
送吃食来到谢安的临时居所。
见到他出现,谢安脸色平静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一切。
这种心境让郗超暗自佩服,不愧是名满天下的谢安啊。他也没有多说废话,也拿出一封书信
给对方。
谢安看过之后心中暗暗松了
气。
尽管知道有谢道韫在谢奕不会有事儿,可毕竟战场上刀剑无眼,要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现在确定一切安全,且已经投降才放下心来。
为了防止书信被
截获
露消息,信上并未写太多,更具体的事
只能问郗超。
这次郗超没有做任何隐瞒,把自己知道的
报都说了一遍。
因为道路被封锁,晋国的
报还停留在桓温军被唐、燕、秦三国包围阶段,就这还是连蒙带猜得到的
报。
虽然大家都知道不准,可谢安也没想到差距会这么大。
这哪是唐、燕、秦包围桓温军,分明是唐国包围了晋燕秦,并且已经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国四十万军队不战而降。
且龙城被
国君被俘虏,燕国已经举国投降,之前燕国的土地已经尽归唐国所有。
当他得知唐国再次南下准备灭晋的时候,心中有着强烈的预感,天下恐怕真的要再次大一统了。
只不过这次不是归于晋,而是归于唐。
在高兴之余他又有些惆怅,这种大世之争他都没有参与就结束了。
……
晋国也知道唐国水师强大,在长江
布置了大量的水师阻拦。
当贺方率军来到京
一带的时候,双方发生了遭遇战……嗯,准确的说是单方面的虐杀。
在晋军靠近试图进行接舷战的时候,充当先锋的文木下令,接火自由
击。
双方驾船向着对方的船阵冲了过去。
并不是要相互撞击,而是
错停靠然后进行接舷战,这是古代最常见的战术。
但唐军有火炮火枪,自然不会这么
,在双方战船
错的时候,数百门火炮齐鸣,站在甲板上的火枪手也开始
击。
这么近的距离,对于火器来说就相当于是把枪管子塞进嘴里再开枪,命中率自然是非常高。
只是第一
击,晋国战舰就减少了四分之一,而且被摧毁的基本上都是大船。
小船不值得
费炮弹,留给火枪手解决就可以了。
接下来还是那个描述了很多遍的场面,从未见过火器的晋军被吓
了胆,纷纷逃跑。
也有坚持死战的,开船撞击唐军的战舰,还真有两艘船躲避不及被撞的失去战斗力。
但也仅此而已了。
晋国把守长江
的水师,同时也是晋国仅剩不多的水师
锐,一战伤亡殆尽。
从此长江的控制权彻底落
唐军之手。
贺方没有丝毫停留,直接挥师西进攻打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