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娘娘思虑周全!”
王源赶忙恭维了一句。
暗地里,他则在喟叹:果然,何太后此举,不是真的要跟皇帝决裂,而是想让皇帝吃些教训!
皇帝已经十四岁了,虽然看着还稚
,却在龙椅上坐了四年。
王源以己度
,觉得不管是任何
,坐到了那个位置上,都会想着执掌一切、大权独断。
永承帝呢,却只能当个摆设。
朝中的大小事务,都由何太后、三大辅臣以及政事堂决议。
永承帝也就只能看看奏折,偶尔批复些许不太重要的。
真正能够决定朝堂的
,始终都不是他。
十四岁的少年,正是热血、骄傲的年纪。
作为皇帝,永承帝更加渴望能够当个真正的皇帝,早一天亲政。
然而,他现在因为婚事的事儿,让太后伤心,还得罪了顾命大臣王源,以及其他京中想要投资的世家。
啧啧……可以想象啊,永承帝想要亲政,还需有得等呢。
每多当一天“傀儡”,他的心就多遭受一天的凌迟。
时间久了,他自然会明白现实的残酷。
他所追逐的小
小
,在切实的利益面前,更是一文不名!
王源觉得自己明白了何太后的想法,他根本就没有想到何甜甜会放弃永承帝。
一来,永承帝是何太后唯一的儿子,放弃他,难道要去扶持仇
的儿孙做皇帝。
二来,这些年,何太后为了永承帝真的是称得上殚心竭虑。
为了儿子,她甚至连最大的
敌谢贵太妃都忍了,还任由儿子给赵垚封了王爵,尽
的享受兄弟
!
三来,纵观以往的历史,
有临朝的,有摄政的,有把持超纲的,却还没有一个
皇!
如果何太后真有野心,当年她就不会选择跟先帝联姻,直接自己打天下、当皇帝,岂不是更好?
要知道,所有违反规矩的事儿,在开国的时候做最好!
这时若有了先例,世
能够更快的接受。
……所以啊,太后还是那个疼
唯一儿子、愿意为了他筹谋的慈母。
王源以及京中有见识、有脑子的
都认定何太后是慈母。
唯一不认同的,却是何太后的亲儿子。
“她就是在故意为难我!”
离开了胡氏,永承帝一个
来到寝殿。
他没有急着
睡,而是兀自在宽敞的房间里走来走去。
“
声声说心疼我,为了我着想,结果呢,她是要利用这件事来教训我!”
永承帝越想越生气。
求娶王氏
,跟王家合作,对他而言,绝对是最有力的安排。
他在太后面前拒绝,不过是想谈条件,想让太后同意郑念儿进宫。
永承帝对太后没有太多的感
,但他也算了解自己这个便宜亲娘。
何太后虽为
子,却聪慧果敢,擅长谋略,
通朝政。
永承帝不愿妄自菲薄,但他心底很清楚,他跟太后之间,还是存在巨大的差异。
在何太后眼中,他这个皇帝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而他的心思,何太后轻易就能看穿。
“故意的,她一定是故意的!”
“她分明知道我的盘算,却故意顺水推舟,让我陷
两难的境地!”
“她、她——”
想到这些,永承帝心里那叫一个恨啊。
从小到大他就一直怨恨亲娘,怪她不像谢贵妃那般温柔、和善,怪她不得父皇的欢心,连累他也成了父皇厌恶的存在。
他也是父皇的儿子啊,他也想被父皇抱在膝
,手把手的教导写字、
箭啊!
还是
母说得对,
就不能太强势。
何太后生生用坏脾气赶走了先帝,她自己不受宠也就罢了,害得他赵圭明明是元后嫡子,却连皇宫都容不下。
只能像个丧家之犬似的躲在何家的庄子上。
后来,他们兄弟长大了,父皇想要立大皇子赵垚为太子。
为了赵垚,父皇真是费尽心血,对他更是百般宠
。
而他这个最该当太子的
呢,却只能偷偷躲在角落里,眼
看着
家父慈子孝。
亲生父亲的偏心、冷漠,让年幼的赵圭心生怨怼。
亲生母亲只顾着在前
争权夺利,跟父亲明争暗斗,丝毫都不顾及他。
唯一给了他温暖、抚慰的
,便是别有用心的胡氏。
慢慢的,赵圭的心被胡氏收拢了去,他对何氏这个亲娘则又是疏离、又是怨恨。
何甜甜:……果然是块叉烧。
原主确实有错,不是她忽略了儿子,而是低估了小
,高估了自己掌控一切的能力。
但永承帝呢,也真心算不得什么好
。
小时候被胡氏误导,可是这些年,那么多大儒、名师教导,经受了最好的
英教育。
结果却还这般糊涂。
好,就算感
勉强不来,但也要足够聪明啊。
即便是自私,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该懂得伪装!
何甜甜回想了一下永承帝做派,不管是原剧
中,还是被“野生统”影响的第二版剧
中,这位皇帝真心算不得英明。
愚蠢、凉薄,即便有男主的光环,也掩盖不了他的瑕疵。
对此,作者倒是有所解释:皇帝嘛,属于政客,而对于政客而言,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也不能一味的用对错来判定。
好
不等于好官,明君也未必就是圣
。
“对!作者君说得对,所以,以后哀家若是做了什么不够善良的事,也不能以单纯的对错来评判!”
何甜甜接收了两版的剧
,通过剧
,她了解到了作者的某些想法。
虽然作者有为自家男主洗白的嫌疑,但她的话,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
毕竟,大家都知道,“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从今往后,大渊朝的史书将有她何甜甜亲笔书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