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二章 大喜,海运成功(求首订)

第二章 大喜,海运成功(求首订)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架两小时一更求首订,求首订,请朋友们多多支持,给样样更的动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分隔线………………………………

哼哼,朕一天就能进账十来万两,砸也把建砸死了。还有什么红夷白夷,统统砸得他们叫爸爸。

算到妙,想到美处,朱由校忍不住地想傻笑,差点进老年痴呆。

“喵呜!”小白跑到朱由校脚下,在他的腿上蹭了蹭,抬着大脑袋叫着。

朱由校正高兴呢,伸手就把猫咪抱到怀里,心舒畅地抚摸着喵星。可等他抬看了一眼,发现“铲屎官”趴在小桌上睡着了。

原来是没抱着你,陪着你,才来找朕的呀!

朱由校轻轻拍了拍小白的大脑袋,猫咪晃了晃,就趴在朱由校的大腿上打起了磕睡。

“皇爷。”刘若愚犹豫了一下,还是拿着题本念了起来,“户部郎中沈廷扬有奏:微臣先以两船试险易曲折,后卖田得船十二艘……”

沈廷扬自费购船后,向漕运总督禀报,却得到江南船和粮都没有的回复,只给了他江北山阳县的红米五百石,远少于先前所定的两万石之数。

本来约定是等庙湾海船到了,和沈廷扬的船队一起出发,没想到等了十余天也没见到,他只好出淮祭海,开洋北行。

朱由校轻轻颌首,心中赞佩,又有些担心船队海上航行的安全。看过题本的期,再算了下时间,觉得顺利的话,再过几天就能就近得到消息。

“不管此次海试成功与否,朕都要晋升沈廷扬的官职。”朱由校对刘若愚代道:“此事你记得,莫忘提醒朕。”

沈廷扬是好样儿的,“忘家捐资,自食自费”试行海运,可见是真心为国,忠心报效的。

而漕运衙门的推诿拖沓,要船没船,要粮没粮,并不只是轻视海运。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海运已经影响到一帮棍衙蠹互饱其腹的生财之道。

没错,就是这样。

朱由校眯起了眼睛,又要贬谪罢黜,或者是调换一批官员了。

明朝到了末期,已经得积弊丛生,千疮百孔。这一点,很多都看得清楚。但每一次的兴利除弊,也是阻力重重。

比如孙传庭的“清屯充饷”,比如卢象升的“因粮”,都是救国良策,至少能让明朝再维持几年。

但那些利益集团岂能老老实实地蒙受损失,或弹颏,或鼓噪,或抵制,或下绊子。什么国家安危,跟他们的利益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换个崇祯那样既急功近利,又摇摆不定的,没准还真被那帮满脸慷慨,满嘴正义的文官们给忽悠了。

但朱由校不同,谁好谁坏,他不一定能分清。

但有一个原则却必须坚持,阻挠他改革的就是坏蛋,甭管说得多么动听,哪怕天花坠也不行。

正在这时,王体乾送来了密奏匣子,朱由校暂停了题本听阅。

又看了一眼还在趴桌睡觉的张裕儿,朱由校觉得这丫有点不太对劲儿,便让王体乾叫御医过来,又命宫给张裕儿盖上毛毯。

“皇爷,婢又睡着了。”张裕儿被惊醒,不好意思地揉着眼睛,过来抱小白。

“困了就回暖阁睡。”朱由校并没有怪罪,反倒是关切地吩咐道:“去吧,朕还要召见大臣,你在这里也不方便。”

张裕儿犹豫了一下,躬身领命,抱着小白告退而出。

朱由校打开密奏匣子,拿出毛文龙的密奏,阅看起来。

按照密奏上所说,毛文龙认为兵练得差不多了,该是以战代练,让新兵适应战场了。

而且,不能让后金这么消停。经过侦察刺探,毛文龙已经选好了攻袭的目标,并将很快采取行动。

这不是什么请示,朱由校也根本不想遥控指挥,甚至是直接节制毛文龙的袁可立,也不要求东江军行动前事事禀告。

朱由校对此也没有什么意见,回复中进行了鼓励和赞扬,并提醒毛文龙可不必追求打大仗,袭扰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也是一个战术打法。

处理完这件密奏,朱由校又想起了熊廷弼前些子密奏的“孤城死守”战法。

一座城里驻守几千兵,囤积足够的粮物资。而被后金围攻时不援不救,让守军死战到底,能拼掉多少敌算多少。

朱由校当时觉得不妥,觉得要是这种打法的话,又何必收缩到宁远,就守着广宁不好吗?

但经过这些子的不断思考研究,朱由校现在又觉得未尝不可。

如熊廷弼所说,要死守的城池不能太大,且没有居民百姓,所需的粮物资也不会太多。

象广宁那般规模的,自然是不符合条件。城太大了,需要相当数量的守军,还不好守。

但要是象西平堡那样大小的,三千马防守,应该还是可行的。

当然,守军要装备的武器应该以火枪为主,并辅以一定数量的火炮,简单的掷弹车也不错。

尽管不援不救在道义上有些说不过去,甚至很冷血。但要是能成功,从整个战争的战损比来看,还是很合算的。

说白了,假如剿灭建需要五年,可能要付出数十万的伤亡。可这种“孤城死守”的战法,最差也不会超过这个总体上的代价。

想到这里,朱由校又提笔给熊廷弼写密信。

关于守城,以及城后的巷战,他还是有些杂七杂八的主意的。

甚至于,他还想着能否将建诱进某座城内,使其失去野战骑的优势,再用巷战予以大量杀伤。

当然,巷战使用的武器也需要有所变化。除了火枪、掷弹车外,手榴弹这个好东东又出现在朱由校的脑海中。

写完密信,封进匣内,朱由校没有急着马上送出。

虽然火枪的生产量,因为有了高碳工具而有了极大的提升。但边镇也多,分摊下来,要使辽东军中的装备数量达到标准,还至少需要数月时间。

起身活动了下胳膊腿儿,朱由校在殿内随便走动着。

王体乾突然满脸喜色地急跑进殿,扑通一声跪在了朱由校脚前,吓了少年皇帝一跳。

婢恭喜皇爷,贺喜皇爷。”王体乾重重地叩下去,激动地连声音都颤抖了,“裕儿姑娘………”

………………分隔线……………

在暖和的阳光下,大海呈现出风平静的美景,让忘记了曾经的惊涛骇

沈廷扬站在船,举着望远镜瞭望,身心终于能放松下来。

自六月初一出淮祭海,至莺游山等候三天,不见庙湾海船,才在初六趁风径行。

经过灵山、薛家岛、淮子、劳山,再转成山,经过始皇桥这个最险处。十三又遇飓风,等到天晴雨收,望见昌黎山时,航线已经偏北。

随后折向西行,船队终于在十五,驶近了天津大沽。

如果不是遇到飓风,还能提前两到三天。而即便是现在这个速度,也比漕运快得多了。

当然,风险也比漕运要大。象劳山附近,就是暗礁密布,行进停泊都很困难。

只不过,经过这次试航,沈廷扬却更坚定了海运的决心。在他看来,只要把航线标定清楚,船只由有经验的船工驾驶,海运之利肯定要大于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