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九章 何为义商,你白日做梦

第九章 何为义商,你白日做梦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要说价格,同样是锡汞齐法,大明卖得就比你便宜;要说品质,大明还有银镜超过你。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镜子的大小上,朱由校也进行了划分,使价格能拉开差距。

掌大的锡汞齐镜子一千二百两,书本大的两千两;银镜则分别是三千和五千两。

而这还是零售价,给经销商的供货价则要减去三成。也就是说,你能按照零售价卖出去,只是一面镜子就至少能赚四五百两。

“圣上只赏赐了朝鲜一面,倭国的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和一面银镜。”吴铮端起茶碗喝了一,说道:“国内的销售商已经确定,这销往海外,就要多多倚仗二位了。”

李旦微微颌首,颜思齐点了点,二听明白了,也意识到这是个发大财的机会。

倭国银子多,大名也多,号称三百藩。而领地超过万石的也大有在,但因为不是大名,领地不能称为藩。

也就是说,以最少的购买量,也就是一藩一面的话,那就是三百;要是加上有万石领地的,数量就又会翻上一番。

何况,这么好的镜子,会只买一面?那是不可能的。就德川幕府吧,不买上十面八面的,好意思领导那些大名吗?

李旦和颜思齐的目光碰到了一起,谁也不主动移开,争抢的意思很明显。

“除了倭国,还有南洋,还有西夷。”吴铮不紧不慢地说道:“万岁的意思,倭国的市场由二位独占,南洋由其他海商销售,西夷嘛,让他们来这里直接购买。”

李旦收回目光,望向吴铮,拱手道:“既是万岁的意思,敢不遵旨而行。”

吴铮摆了摆手,说道:“还不是那么简单。”

停顿了一下,吴铮看着李、颜二,郑重地问道:“二位可知何为义商?”

…………………

“卓哉弦高子,商隐独标奇。效谋全郑国,矫命犒秦师。赏伸义不受,存公灭其私。虚心贵无名,远迹居九夷。”

当新的一期《大明论坛》呈现在们眼前时,“义商”这个名词的出现,开始刷新们的认知。

无商不,义不从商。即便是在后世,对于商的定义和评价,也经常用上这两句话。

说白了,商就是唯利是图,黑心敛财之辈。什么道义,在钱财面前,根本不是商应该考虑的事

但现在,朝廷,或者是皇帝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把“义”加进了区分商的标准。

何谓“义”:诚信守法,忠君国,乐善好施,回报社会……

通过这个对“义”的定义,很多才明白为何李旦和颜思齐会被授民爵,会得到皇帝赏赐的这份尊荣。

上海开埠、港建设,多赖李、颜二的慷慨出资;购粮输台,运送移民,这也是响应朝廷号召,出钱出力。

而且,李、颜二近期又派出船队,前往南洋诸国运粮。据说是直接海运至辽东,以助朝廷的平辽之战。

参与海运输粮的还不仅仅是李、颜两家,还有海商林家、杨家,这就令感到惊奇了。

难道都是冲着“义商”这个名,都想着得到朝廷赏赐的“民爵”?

“等到那些傻瓜醒悟过来,也没他们什么事儿了。”李旦的养子李国助坐在宽敞的船室里,手中玩着银镜,把光影反到舱壁,又左右晃动。

许心素微眯着眼睛,作为李旦的拜把子兄弟,他自然知道此番运粮不过是个开始,以后将成为常态。

购粮输辽,并不是朝廷要海商们无私奉献作亏本买卖,但利润微薄却是肯定的。这也就是海商们不愿去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想讨好朝廷,奔着“民爵”使劲,那自然没有话说。可在这之前,并没有多少揣测到朝廷赐爵的标准和条件。

就是李旦、颜思齐、许心素、杨天生等,也不清楚朝廷的意。

在他们想来,李旦和颜思齐能获民爵,乃是朝廷招揽海商的手段,谁钱多,谁势大,就给予恩赏,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

但现在,他们才清楚了皇帝的所思所想。这是要为一部分商正名,或者说是把商进行区分。

义商将得到朝廷的认可,享受优惠政策,得到扶持;而那些违法失信,唯利是图的商,下场肯定不会好。

“商重义,虽然新鲜,可也不无道理。”许心素端起茶碗喝了一,缓缓说道:“以往是乐善好施,图个好名声。现在——”

看着许心素所作的手势,李国助颌首赞同。抬到忠君国和回报社会的高度,一下子就让这个“义”变得高大上了。

“万岁亦是重‘义”。”李国助也不管哪个方向,拱了下手,说道:“许叔和家父亦是这样告诉小侄的。”

许心素笑了笑,说道:“万岁之‘义’,与吾等小民又大不相同。你只须记得两样,忠心和实心,便定然吃不了亏。”

李国助想了想,拱手道:“许叔金玉良言,小侄受教。”

从这么长的时间的经历中,李旦、颜思齐和许心素等,都有了这样的感觉,得出了这样的判断。

别的皇帝他们不太了解,但多少知道一些。毕竟是经历过的,比如万历。

依他们原来所想,皇帝嘛,高高在上、九五至尊,这全天下都是他的,就是捐献的再多,也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吧?

但朱由校的行事却给了他们全新的印象,那就是有来有去,并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对于李、颜二出资,使上海开埠、港扩建等工作顺利进行,皇帝赏了他们民爵的尊荣,以及奉书旗的照顾;

这次购粮输辽,则又把倭国的镜子专卖权给予李、颜两家。同时,还给了他们另外的份额,允许他们向南洋销售。

李旦和颜思齐都找算过,镜子作为独家商品,赚大钱是毫无疑问的。朝廷给了供货价,他们能卖到多少就凭自己的舌和本事儿了。

也就是说,零售指导价是三千两的镜子,你卖到五千,甚至是一万,也不用向朝廷多缴钱。

当然,皇帝急用钱,不会等你慢条斯理地卖高价。给你的份额如果六个月内不能如数付款的话,就要收回公开拍卖给别家。

但这也影响不大,凭李、颜的身家,自己出钱囤一批货,又算什么呢!

而一个知道回报的皇帝,实在是太难得了。对于李、颜二来说,这才是值得报效,并能让二安心的最大原因。

所以,李、颜二才组织船队,分赴安南、占城、暹罗等国,既是购粮输辽,也是试销宝镜。

当然,船上还有瓷器、丝绸、茶叶、白糖等俏销货物,售出后又能赚上一笔。

且不说许心素、杨天生、李国助等率船前往南洋贸易。在上海,海商总会的两位正副会长又上演了一场舌之争,全不同于外所看到的融洽。

颜思齐闯进李旦所住的宅院时,李旦正悠然自得地坐在树荫下的小方桌前,准备对着红红的大螃蟹下手。

不远处的铁皮炉子,厨子在翻腾着,香四溢,随风而来,闻之令中生唾,垂涎三尺。

“哟,小颜来了。”李旦呵呵笑着,好象全没看到颜思齐那副怒容,伸手相让,“真是巧啊,快坐,一起品尝这美味佳肴。”

颜思齐没坐,瞪着李旦大声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