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伙计端上菜,他便举起酒杯,避开了这个话题。
……………………
乾清宫,御书房。
皇帝朱由校微眯着眼睛,正听着王体乾念着“金书铁券”上的内容。
“……兹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尔免三死,子免二死,以报尔功。高而不危,所以常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常守富也。尔当慎守此言,谕及子孙,世世为国良臣,岂不伟欤!”
这是洪武太祖所赐的“金书铁券”上的内容,包括五个部分:颁赐铁券的时间;获赐铁券者的官职、爵位;获赐铁券者的功勋;皇帝承诺的免死次数;对获赐铁券者的激勉之词。
朱由校轻抿嘴角,露出一丝象嘲讽又象无奈的笑意。
要说嘲讽,自然是对朱八八。信誓旦旦地“以报尔功,常守富贵”,但为了朱家的皇位传承,还是把功臣杀得七零八落。
要说无奈,自然是对那些领到铁券的功臣。皇帝要你死,罪名还由皇帝定,所谓的“免死三次”就跟放
没啥区别。
说你谋逆就是谋逆,说你造反就是造反,金书铁券不仅不能“免死救命”,反倒成了催命符,这不知是谁的悲哀?
至于朱纯臣的金书铁券,就更不放在朱由校眼中了。
而且,持有金书铁券者,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
什么意思?就是可饶其命,但革除爵位、俸禄却是正常,还不准重复原职。
想到朱纯臣在历史上的卑鄙行径,朱由校是真想杀了这个王八蛋,把成国公府的金银财宝全部抄没。
但皇帝忍下了,暂时留着朱纯臣这条狗命也无伤大雅。反正,成国公府的钱财已经拿到手了。
而且,革爵流放,已经足够震慑那些无胆勋贵。朱由校甚至不无恶意地揣测,会不会象历史上那样吓死几个。
王体乾念完了金书铁券的内容,把金书铁券
给小太监,谄笑着对皇帝说道:“皇爷,
婢再次查过了宫
的背景出身,有五
看似不太可靠。”
朱由校都懒得看名字,摆了摆手,说道:“送出宫去安置吧!”
“
婢遵旨。”王体乾感觉到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回答得愈发恭谨尊敬。
朱由校沉吟了一下,问道:“明
大朝会,宫内要安排妥当。”
“皇爷放心,
婢省得。”
朱由校眼角余光一闪,看到李成成悄悄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几本账本样的东西。
应该是少英院的花费账目吧?朱由校挥退了王体乾,伸手示意李成成近前。
猜得没错,李成成这个内管家确实汇报了少英院的花费。但这丫
有些心不在焉,眼珠儿转个不停,好象有什么话憋着不敢说。
“有什么事
不必隐瞒。”朱由校伸手摸了摸李成成的脸蛋儿,温言说道:“心里憋着,不舒服吧?”
李成成看了一眼皇爷,被皇爷和煦平易的态度打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撩裙裾跪倒,垂
求恳道:“皇爷,
婢斗胆求个恩典,请您不要赶范小慧出宫好不好?”
范小慧是谁呀?朕什么时候要赶她出宫啦?朱由校有些迷惑。
李成成低着
继续说道:“范小慧
很好的,在宫里多年也没犯错儿……”
看着丫
可怜
地求恳,朱由校轻抚着额
,也想明白了其中的究竟。
王体乾刚刚说过要送出宫去的几个
中,肯定有那个叫范小慧的。而范小慧应该是李成成的好朋友,丫
得到消息才来求自己。
“你先起来。”朱由校有些无奈,丫
侍候自己是尽心尽力、任劳任怨的,但这个范小慧能不能留,还不能马上就答应。
突然想到再清肃皇宫,也是未雨绸缪。
历史上,崇祯穷疯了的时候,让官员勋贵献金捐资,可积极响应的
很少很少。
这让崇祯也起了抄家敛财的心思,可刚动手,儿子就死了一个。崇祯觉得是不好的征兆,抄家的事
也就无疾而终。
以前,朱由校可能会认为这只是偶然,换成是他绝不会因此而退缩。
但现在,他的两个
都身怀有孕,马上要当爹了。
再仔细琢磨崇祯抄家死儿子这件事
,他也不敢确定是不是有
谋在内,是不是官员勋贵做的手脚,害死了崇祯的儿子。
李成成缓缓站起,眼
地望着皇爷。
朱由校叫过一个宫
,让他去通知王体乾,把范小慧带到乾清宫。
李成成见事
有了转机,脸上也有了笑容,端茶倒水、捏肩揉臂,好顿献殷勤。
朱由校顺其自然,美美地享受着丫
的温存。他觉得要是把事
办成了,这丫
没准儿会抱着自己猛亲几
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