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真是大昏君 > 第四百二十四章 婆罗洲之重

第四百二十四章 婆罗洲之重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于婆罗洲,不仅是颜思齐不清楚其重要,除了李旦之外,很多也不明白。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毕竟皇帝并没有明说,说了估计也没真的在意。当然,皇帝也是力求保密,只是以海商总会的名义在婆罗洲扎根立基。

但李旦是知道皇帝心思的,皇帝也给了他承诺,才让他如此卖力地投并经营。而皇帝给海商总会的支持,也没有向外透露其真实目的。

所以,在颜思齐等看来,皇帝是扶持海商总会扩大海贸,以及在婆罗洲开采金矿,获取利益。

显然,利益是肯定要获取的,但谁也没想到,皇帝的目标是那么远大、宏伟。

李旦审视着颜思齐,最终还是轻轻摇,说道:“某也只是猜测,不宜说出。你总归记得,对婆罗洲的投经营,万岁必有厚报。”

颜思齐眨眼睛,觉得李旦有可能从万岁那里得到了什么信息,但他不说,应是万岁代,也是有可原。

“过几,万岁的圣旨便会到了。”李旦突然展颜一笑,说道:“某的民爵应能再晋一级。”

这就是厚报?颜思齐看着李旦,有些难以确定。

李旦好象看出了颜思齐的心思,摆了摆手,说道:“这只是万岁的一点赏赐,可算不得什么厚报。毕竟,这两年,从婆罗洲获得的利益很丰厚,向朝廷纳的商税也是不少。”

纳商税是一部分,开发婆罗洲的资金中,可是有皇帝的。分红嘛,自然是少不了。

而能够迅速在婆罗洲打开局面,除了当地土酋势弱,便是皇帝的支持,卖给海商总会武器,助其在当地组建武装。

先民间,后官方,这是皇帝的谋划。与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不同,他的心胸宽广如海,并不担心什么海外割据。

既然是海外,也就谈不上割据。只要是大明,甚至可以统称为华,在海外占据地盘,这是皇帝所允许的。

在海外称王称霸也好,自立为王也罢,只要是华,只要不和大明敌对,皇帝乐见其成。

当然,想要在海外称王,或者是自立,身后没有强大的国家的支持,不管是立足和发展,都是非常困难的。

历史上的兰芳共和国,千方百计寻求清朝的承认,就是想借威,使得包括西夷各国在内的敌,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你在海外占多大地盘,相对于当地土,也是异族,有多可以信赖,又有多少会为你拼命?

想要同族的相助,少了不济事,多了难以招集。只有背靠强大的母国,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力物力,才能震慑虎视眈眈的敌

李旦对此看得清楚,想得明白,招募移民得积极,还不时向皇帝请求才的调拔分派。

才包括退役官兵,包括武学教官,以及各种各样的专门才。其实,除了武学教官,李旦都可以招募,皇帝也没有对他作出什么限制。

但李旦就是要做出这种姿态,在婆罗洲立基发展,不是他个的野心,而是为了大明,为了皇帝。

颜思齐挠了挠,有些疑惑地说道:“朝廷也鼓励向东番移民,某也没办错差使。东番发展起来了,税赋也应该不少。”

同样的移民发展,却有轻重缓急。

湄公省是粮食基地,对于大明抗击灾害至关重要;婆罗洲是先占先得,除了钱财物资上的获利,还是将来对付荷兰,夺取马六甲的稳固基地。

而东番,固然也要发展,却是在家门,且已经牢牢控制,投的少一些,发展得慢一点,也没有太大关系。

当然,皇帝没有硬的规定,但侧重的地方还是有倾斜的政策支持。

对于颜思齐的疑惑,李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淡淡地说道:“朝廷出动水师与荷兰红毛夷开战,全歼其船队。”

颜思齐点了点,说道:“这个我知道。荷兰鬼欺太甚,屡次到家门,狠揍他们一顿,不奇怪。大明海军自万岁命名成立,几年来花费了多少,有船有炮,还不得打两仗让万岁高兴高兴?”

李旦抿了下嘴角,说道:“万岁要收荷兰的过路费,否则就切断其与倭国的贸易航线,扣押过往船只。”

颜思齐眼睛瞪大,眨了眨,嘿然一笑,说道:“凭水师的实力,再加上海商总会,红毛夷不是对手。嗯,这样来钱快,红毛夷捏着鼻子也得认了。”

“荷兰,荷兰鬼,怎么叫都行,不要再用红毛夷来称呼。”李旦翻了下眼睛,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不要显得自己没文化。”

“我——”颜思齐瞪了下眼睛,又无奈地耸了耸肩膀。

对于西夷,明国以前并没有正确的认知,什么红毛番,红毛,红毛夷,西夷,佛朗机等等。英国佬也和荷兰一样,是红毛。

皇帝感不科学,容易混淆,便按照真正的国家名来称呼。佛朗机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混称,现在都分开予以纠正;荷兰鬼和英国佬也不再统称为红毛。

除此之外,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也更多地出现在大明,让大明知道整个世界的大概况,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李旦见颜思齐吃瘪,心中畅快得意,端起茶杯喝了一,笑着说道:“婆罗洲是海外之地,东番却是大明疆土,你好好想想吧,在哪里大力发展,能让万岁龙颜大悦。”

开疆拓土?!这个名词确实比较厉害,皇帝要把这个当成最重要的功绩,载史册?

颜思齐用力点了点,尽管李旦有些事没告诉他,但他知道,给万岁办差肯定有好处,李旦民爵加品就是明证。

“行,后往婆罗洲多投些资源就是。”颜思齐沉吟了一下,开问道:“现在的婆罗洲,咱们有多少了?”

“八万六千。”李旦想都没想就开说道:“今年打算增到九万,明年就是十万。”

在婆罗洲的,不仅有国内迁移的,还有南洋诸国的华。为了加速增加数量,皇帝准备在伐缅之后,把一些战俘也迁过去。

一方面减少了所占缅地的有可能的反抗力量,一方面这些战俘在婆罗洲生地不熟,又得依靠当地华生活,同化得会更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