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重生创业时代 > 第一百零二章 再埋伏一手

第一百零二章 再埋伏一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一晚,许逸阳失眠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而远在市的马化藤,也同样一宿没睡。

两个都处在一种极度的亢奋绪中,无法自拔。

许逸阳觉得,只要自己飞到广城、把这份合同签了,自己下半辈子算是稳了,就算是几辈子,都稳了。

马化藤觉得,自己终于熬过死亡关了,四百八十万现金如果打进来,能立刻帮助藤讯摆脱困境,最重要的是,它还能让藤讯快速发展。

总之,是皆大欢喜!

现在,投资藤讯的事已经是板上钉钉,许逸阳相信,绝对不会有在这个时间段截自己的胡。

这个阶段的重大胜利,也给了许逸阳一个巨大的鼓励,看来投资确实是一条好路子。

于是,他不由想到另外一个国内互联网巨,阿里。

藤讯都了,能不能想想办法也参阿里一

用赵全斌的话说,自己脆也去支持马老板一把。

一念至此,他立刻爬起来,仔细回想阿里成立之初的一些细节,用笔在空白的练习册上画了一套思维脑图。

随后,他回忆起自己看过的邓肯·克拉克的《阿里》一书,把能想到的重要节点,都写在了思维脑图上。

其实,马老板是一个谋远虑、谋而后动的

他早在1998年10月,就已经开始筹划创立阿里。

那个时候,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公司的名字就叫阿里。

1998年的11月和12月,马老板分别注册了两个域名,第一个是alibaba-online.c,第二个是alibabaonline.c。

马老板为什么要注册这样两个加了online的域名?

原因是因为,alibaba.c的域名其实已经被一个加拿大早早的注册过了。

马老板舍不得也不敢花几千美元买这个域名,没办法,才注册了两个加online的域名,作为退而求其次的备选。

98年就想好了公司应该叫什么名字,并且提前注册好了域名,一直到到1999年的9月才正式成立公司。

这中间,光是筹备的时间就用了一年不止。

那马老板这一年都在筹备什么呢?

除了域名,更多的,是发展方向与团队。

马老板在1999年的2月,就已经集结到了阿里的核心团队。

那个时候,马老板每天在给自己的团队讲述互联网、讲述硅谷、讲述电子商务。

同时,马老板也已经开始启动了自己的网站,但依旧没有注册公司,只是刚刚开始小试牛刀。

1999年5月,他认识了华尔街的高端才蔡崇新。

蔡崇新何许也?

台湾省出生、美国长大、在美国读高中、读大学、然后在华尔街工作,当时年薪已经数十万美元。

随后,马老板用他八列火车都拉不动的才,把蔡崇新挖到麾下。

蔡崇新最擅长的就是华尔街的资本路线,所以他加盟阿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册了一个离岸公司,给阿里规划好了一条美元融资路线。

国内互联网企业,融资一直有两种货币单位。

有的企业宣布融资,融资披露里,金额用的是民币,但有的企业用的是美元。

民币的企业,就像许逸阳现在投资藤讯,藤讯注册在市、没注册离岸公司、标准国内民营企业,自己过去直接用民币投资它即可。

具体作方式很简单,自己打款给藤讯,藤讯变更份给自己。

但是,融美元资本的企业,是另外一种作模式。

他们首先会在开曼群岛等离岸法区成立一家离岸公司,然后在国内注册分公司,再用离岸公司的主体,去跨国资本手里融美元资本。

融来的美元放在离岸公司主体内,不受国内外汇政策管控。

比如,一共融了一千万美元,国内如果分公司的发展需要一百万美元,就把一百万美元结汇进来换成民币,剩下九百万还放在离岸公司,哪里需要去哪里。

将来做大之后,离岸公司的资本家沟,也能很大程度上避税。

而且,这样的架构还有一个好处:更方便拓展海外市场。

如果是民币架构的企业,出海发展的第一个困难是美元不足,毕竟外汇管制的政策是宽进严出。

而且,民币架构的企业,将来去海外上市也很困难。

所以就算一家企业,初创的时候是民币架构,但后期做大、为了走海外路线,也会在某个时期成立离岸公司、引海外资本。

后世的bta以及绝大部分赴美上市的互联网公司,都采用了这样的路线。

蔡崇新一上来就注册离岸公司,也证明从最开始,阿里就准备走美元资本路线、拿海外资本的投资。

而蔡崇新也不负众望,阿里九月份正式成立之后,他就帮助阿里搞定了高盛的500万美元融资。

至于蔡崇新为什么能搞定高盛的投资,这件事许逸阳也有所耳闻。

蔡崇新1999年在摩根士丹利工作的时候,一次在台北到纽约的飞机上,偶然认识了高盛资本的华裔高管林夏茹,建立了朋友关系。

正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蔡崇新在阿里创业之初,就找到林夏茹运作投资的事

1999年9月,林夏茹在蔡崇新的牵线搭桥下,去杭城见了马老板。

随后,她决定投资阿里五百万美元。

而作为回报,她要了阿里50万,也就是50%的份。

也就是说,阿里此时的估值,是一千万美元。

天使给出50%的份,听起来很夸张、会让很多听到就大叫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但遗憾的是,这都是真的,这就是马老板的真实作。

所以相比藤讯天使出让了40%,马老板还要更胜一筹。

发展到后来,是林夏茹的公司为了更好的作,主动把份降低到了33%,剩下的17%则由另外几家公司共同承担投资,但估值还是一千万美元。

最终,在1999年秋天,高盛林夏茹牵几家投资机构,一齐用五百万美元,瓜分走了阿里50%的份。

也正是因为如此,许逸阳才断定,就算自己捧着等值的民币找到马老板,求着要投资他,马老板都不可能要。

因为民币资本已经和他的公司架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完全不在一条路上了。

这五百万美元到了之后,紧接着,明年第一季度,阿里就又融了孙政义给的2000万美元。

而且,阿里不是马老板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他在这之前已经运作了两个项目,其中就有一个黄页,可以说是华夏互联网行业的老炮了。

所以,马老板的各方面起点都很高。

许逸阳就算已经有四千多万身家、就算比他有钱,依旧很难摸得到。

摸都摸不到,也就更不用说投资他了。

分析了这么多,许逸阳心里想过脆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念,藤讯这40%就够自己在十几年后躺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