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隋主沉浮 > 第139章:蓄势

第139章:蓄势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对抗演练,不间断的在不同环境玩躲猫猫游戏。

“公子所虑极是,老朽下去以来就着手安排,对玄武卫进行整改,明确他们的职责,但不知员方面是用这些,还是重新挑选?”公孙桓以为然的点了点,他身兼王府总管以及玄武卫的武师职务,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跟在杨集身边,短时间内,他是可以就近护卫杨集,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像枘所说那般,训练一批专门保护杨集、独孤敏、萧颖的护卫,的确可取,而且还必须抓紧时间来训练。

选就从府中侍卫、玄武卫、死士中择优录用,最好是专门弄出一些合击之术。”

这三支私武装的单兵素质已经足够了,但配合的话恐怕不行,尤其是堪称一次用品的死士,别指望他们懂得战阵之术。至于怎么去做,杨集相信公孙桓会比自己更强,没必要事事都要自己去手。

“老朽明白了!”公孙桓想了一会儿,又问道:“能否传授吐纳术?”

“可以!”杨集想都不想就答应了,吐纳术就是古武术的中的‘内功’,是以体三宝中气神为基础,运用逆练之法将体后天的气神调节为己用。辅以药物来练习的话,能使五脏六腑气血充足、足髓盈,让迅速从疲劳中恢复过来;外在的表现是反应灵敏、耳聪目明、身体健壮,体格异于常

只是拥有这些吐纳术的都不愿意外传,且为了防止外泄没有著书于纸张之上,使许多吐纳之术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再加上后世热武器的崛起,一个十岁小孩就能一枪打死一名强壮的绝顶高手,这就让古武术失去生存的空间,最终沦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

而武侠小说中的内功其实就是以古武术中的吐纳术为基础来描写的,只不过夸大了无数倍,写得跟神仙一般的匪夷所思。

。。。。。。。。

崇义坊西北角,有座占地百亩的豪宅,这便是唐国公李渊的府邸,李渊的李家和其他关陇贵族一样,其先祖李虎也是六镇戍军之一,当初也名胡化汉,但随着北魏内部胡汉矛盾猛烈发,代表鲜卑利益的贵族策动了六镇士兵发动起义,最后被北魏汉化的拓跋氏借柔然军队之力加以镇压。

战败以后的数十万名六镇胡和胡化汉,纷纷被打散安置到北魏腹地,其中有五镇军民被安置在河北河东一带,后来就形成了高欢的东魏、北齐势力;而六镇中中的武川镇军民则被安置在关陇,他们慢慢的聚集在英明神武的一代枭雄宇文泰身边,最终形成关陇势力,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隋朝名将名臣祖籍是武川的缘故。

在宇文泰强势崛起之际,李渊的祖父李虎也强势的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关陇八柱国之一,按照宇文泰归藉关陇的命令,李虎便自附陇西李氏,成为陇西李氏一支旁系。

尽管李渊的祖父李虎地位高崇,但他父亲李昞没有赶上隋朝建立就死了,而李渊当时只有六岁,这也让李家没有抓住大隋代周的机会进一步强大,事后更没有分到废周建隋的红利,没有什么顶梁柱的李家由是迅速没落。虽然念旧的杨坚依然封李渊为唐国公,但是李家在关陇集团之中,只能算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李渊长大后待宽容、谨慎胆小,这样的格加上不能为凭家族,首先便是皇帝信任的先天条件,再加上李渊的姨母是独孤皇后,所以杨坚特别器重李渊,累转谯、岐、陇三州刺史,使李渊从遥远的徐州,步步向关中大兴靠近,不出意外的话,迟早会步中枢。

但是李渊却感到十分忧心,一方面是来自“一朝天子一朝臣”,器重他的杨坚年纪已经大了,一旦他老家不在了,新帝还会把这份器重延续下去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因他至今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政绩,在众多刺史面前,显得十分平庸,特无优势可言,新君怎么可能重用这么一个?另一方面是李渊自己也大了,他今年已经三十八岁了,能够让他步步为营的时间相当稀少,若是被卡在刺史这个职务十年八年,更别说振兴李家了,恐怕连刺史这个级别的职务都保不住,毕竟刺史是有限的,各大世家门阀的竞争得十分激烈,大家凭什么让一个碌碌无为的长期霸占?

李渊便是有感于此,才赶回来参与乐平公主的寿宴,然而如同杨纶的寿宴一般,乐平公主的寿宴也被杨集搅合了,大家早早就散场,李渊连去见姨表姐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是示好求官了。

他回到自己的府邸,便在书房内茫然枯坐,思索着自己的仕途、思索着家族出路。

得不出什么绪,便让把长子叫来。

过了一会儿,门外传来了一道清朗的声音:“阿耶,您找我?”

李渊说道:“嗯,进来说话。”

“喏。”门开了,外面走进了一名面如冠玉、温文尔雅的少年,他腰间一把横刀,显得卓而不群,英俊潇洒。

这正是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今年只有十五岁,等明年加冠成,便会将太原王氏迎娶进门。

李渊放下手中茶杯,望着一身儒衫打扮的长子,问道,“今天跟王氏子弟一起吗?虽说太原王氏是你姑父姑母所在,且又是你未婚妻的家族,可也不要整天跟他们一起胡闹。”

“阿耶尽管放心!”李建成笑着说道:“我并不是在跟他们胡闹,父亲让我和表姊结亲之意,我心里十分清楚。这太原王氏之名于我们李家有帮助。尤其是阿耶如今在地方上为官,还需要他们在士林间的声望来壮大声势。”

李建成站在父亲下首,虽然他年纪还小,可却有一气势,这不是纨绔子弟倚仗父辈之势,而是身为八柱国家之后、身为唐国公府嫡长子养成的气势。

李渊得意的笑着说道:“我们和太原王氏联姻,最在意最乐意的其实是王氏,而非我们。别看这些谓的五姓七宗瞧不起我们关陇贵族,可他们真有机会,就会主动上门来和关陇贵族联姻,当初你姑母嫁太原王氏嫡系,是他们主动求娶,与你结亲,还是他们主动提出来的。哈哈……五姓七宗等山东士族现普遍拿家族中的庶卖婚,他们为了权力,现在还有什么事都做不出来?”

所谓卖婚就是北齐被灭以后,被打压的山东士族为了能够维持家族地位、重新进朝廷中枢,便到处找机会联姻,甚至不惜把旁支、庶,嫁给出身普通的关陇贵族的官员,然后收取“巨额彩礼”,这其实是变相在卖儿,被关陇贵族鄙夷的称之为卖婚、卖儿。

虽然现在很多都说五姓七宗名满天下,说他们联姻满天下,如何如何的掌握学术、在关东拥有多大名望。可作为大隋核心势力的关陇贵族,却不怎么把山东士族放在眼里。李渊自然也不例外,哪怕他的家族已经衰败得不成样子了,可心中照样瞧不起五姓七宗为首的山东士族。

李渊和太原王氏联姻,也不过是借他们的那点旧名望给自己锦上添花而已。

“大郎,我明天就要回陇州了。”得意了一会儿的李渊,向儿子说起了正事:“想要迅速名扬天下,还是军武为上,卫王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你在京城之时,休要把时间费在吟诗作对、游山玩水,你要努力学习骑和兵法之道;另外还有一点你也要记住。”

李建成点道:“请阿耶吩咐。”

“卫王在芙蓉园强势的堵死了崔、卢、郑、王十多名子弟仕之路,之后又以山东士族最擅长的诗词打败山东士族子弟,可谓是大涨关陇贵族士气,在场的关陇贵族子弟倍加推崇,视卫王为学习的楷模。但是过不了多久,卫王就在芙蓉园遇刺,差点中箭身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