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隋主沉浮 > 第142章:灾民袭大兴

第142章:灾民袭大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粮仓,这四大粮仓分别是雍州的广通仓、陕州的常平仓、豫州的河阳仓、卫州的黎阳仓。这才解决了储粮问题。

所以杨坚说“才六十万石啊?”并非是打肿脸充胖子,更不是得瑟,而是执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大隋帝国实在是太富有了,富有得令杨坚麻木了。

“圣,在灾民尚未引发粮价涨之前,我们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赈灾,以平息恐慌,否则粮荒的谣言若是传播大兴城百姓群中,那就会引粮价涨,况就严重了。”

杨素继续向杨坚提出建议,他的身体现在就像是在走过山车一般,前些天刚刚好转一点,可是这两天又急转直下,卧床不起,但今天况紧急,杨素只好拖着病体来向杨坚出谋划策。

“朕想知道,多久才能让灾民平息下来。”杨坚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他不需要去考虑如果赈灾,他只要一个结果,他只需要手下的大臣告诉他该怎么解决问题即可。

“臣有三个解决方案,能使灾民迅速得到救济。”杨素努力稳定了一下身体状况,徐徐的说道:“第一个方案,将灾民按地域安置,以州为一个大营,大营之中按照各县,分驻各个小营,彼此之间看熟悉的,诚惶诚恐的灾民才能安心,然后从小营中的各乡挑出一名德高望重之,配合官员管理、赈济他们本乡里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混再次出来;另外派军队负责监督,将那些捣的无赖泼皮一律严惩,甚至就地格杀。而赈济之时,往往会发生贪渎事件,臣赞同牛尚书意见,先放义仓,官仓不可轻易放粮,在赈济这期间,御史台官员必须到场,以监督官吏赈灾。”

“而灾民骚的出现,雍州牧府不得力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官员的帮手严重不足;如今天气炎热,只要不下雨,灾民有没有帐篷都无所谓,关键是伙夫严重不足,不能及时解决十几二十万的吃饭问题。但是现在官民、军民出现了大冲突,灾民不太信任官府,为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不能从灾民之中聘请伙夫,这得由官府来招募。”

杨素休息了一下,调理好自己的气息,又说道:“圣,臣以为安置灾民并不仅是官府的责任,王公大臣、民间富户也应该站出来替官府分忧,圣可以下道旨意,号召王公大臣、民间富户参与赈粥;王公大臣家族若是赈济,事后挑出赈济最多、赈济时间最长的十家予以嘉奖,将此十家官位最高之的名字布告天下,令其善名天下皆知;民间富亦是挑出十家、嘉奖其家主,若是商籍,可赐其民籍,如此一来,富庶的商必将争施粥赈济灾民,不仅解决了朝廷手不足之忧,也能节省朝廷的投。另外赈粥地放在城外各个灾民的安置大营之外,以引导灾民出城,并尽快安扎帐篷给他们居住,这样便可保城内无恙。这便是臣的第二个解决方案。”

杨坚非常注意官吏的选拔,不仅励行法治、严惩贪官污吏,他还奖励良吏,先后表扬了岐州刺史梁彦光、相州刺史樊叔略、新丰县令房恭懿等等良吏。临颍县令刘旷因考绩名列天下第一,被升为莒州刺史;汴州刺史令狐熙于吏部考绩第一,赐帛三百匹……以上这些尽皆布告天下进行表扬。同时令天下官员学习,这些名扬天下之后,都得到了合理的升迁。

但是时至今,享受这等待遇的不足三十,所以官员对于这种待遇是十分期盼。杨素知道王公大臣不差钱,差的是名扬天下的好名声,而商也不差钱、差的是与平民对等的地位,所以他投其所好的提出了这个由王公大臣、民间富户参与赈灾的方案。

这两个方案着实令杨坚龙颜大悦,他欣然道:“杨仆这两个方案合朕意,朕全部采纳了。杨仆请说第三个方案。”

杨素见杨坚同意他的方案,不由得神一振,连忙说道:“臣的第三个方案便是要防止关中灾民,如今的关陇大地已经无田可均,若是让他们长期逗留于此,便是没有闹出事来,也会慢慢的沦为黑户,惨遭富户藏匿,而新手的伊州、庭州正好需要大量汉户补充。所以与其让他们坐在大兴等赈济,不用边走边赈济,这样一来便使大兴灾民减少,的危险也消除于无形,更重要是可使关中局势迅稳定下来,不至于影响关中粮价。”

杨素第三方案一出,不仅杨坚认可,杨广、杨集和诸多重臣也一致赞同,苏威说道:“圣,杨仆这个方案可谓是一举多得,臣为赞同。”

杨广也欣然道:“杨仆此三大方案,可谓是赈济良策,足以载史册。但需多派手去沿途帮忙,多送药物,防止灾民毙命于中途。同时可命沿途官府、府兵、州兵负责遣送和监督,以免为祸地方。而且在放粮之前,司隶台的巡查官必须到场,以监督地方赈灾,免得地方官员以次充好、中饱私囊。”

“卫王,这些将是你治下百姓,你怎么看?”对于杨坚来说,他担心的是地方大,既然有办法把灾民遣送走,也省得让他心烦。

“我没意见。不过我有几点补充。”杨集确实没有意见,此刻的杨集,对于杨杨素只有由衷的佩服,这三个方案每一个都是独立的存在,但是并在一起的话,却是连成了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而且立即迁徙的话,还能避免朝廷事后还要额外耗费一笔迁徙巨资。但是最厉害的是采取了一环扣一环的监督手段,令地方官府、执行官员、地方军时刻都在朝廷都督之下赈济,甚至是看似是弱势群体的灾民一方,在发现不对之后,也能让他们自己选出来的德高望重之,直接向御史举报。

“你说!”

“其一、正如杨仆之前说所,灾民因为这起冲突,对于官府抱有敌意,当务之急是稳住灾民,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中途造反之事。若是急匆匆把他们送去凉州,恐怕也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希望等朝廷把他们地域划分好、等他们绪稳定下来,再将他们送走。其二、凉州文官少,我建议在官员和军队给灾民划分居然区域之时,令国子监学生和预备官员去登记灾民户籍,到了凉州之后,可以直接分配,免得多一道工序;第三、在灾民迁徙过程中,可国子监学生和预备官员沿途照顾灾民,算是给他们一个锻炼机会,而表现出色者,定然比表现平平的有能力,以后朝廷需要用时,可优先录用这些才,而不是眼高手低的庸才。”说到这里,杨集又说道:“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么就朝廷要给灾民一个公道。”

“前三点没问题,也很合理,朕批准了。但是第四点怎么说?”杨坚疑惑的问道。

杨集行了一礼,沉声道:“在骚中被踩死的,找不到元凶,可以不计较。但是有在众目睽睽之下恶意杀,这些已经触犯了国法,所以必须以命抵命,最后是押到灾民之前斩首示众,也能平息灾民一些怨气。”

杨坚问道:“你指的是青龙寺、龙华尼寺的护院?”

“不错。”杨集点道:“杀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听到这话,杨素立刻站出施礼:“圣,卫王说的对,佛门子弟也是、也是大隋子民,杀自然要偿命,必须依法惩处,否则天下佛徒纷纷效仿。”

“臣附议!”

“臣附议!”

“……”

杨雄、苏威、薛胄、牛弘、韦冲、萧玚、李圆通、崔仲方、宇文恺等一班重臣没一个信佛,他们对于横征敛、藏污纳垢、法外之地一般的寺庙,异常憎恨,此时有个杀儆猴的机会,都不放过。

“准奏!”

“圣英明。”

“圣!”杨素见结果已经出来了,连忙说道:“臣的三个方案,以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