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隋主沉浮 > 第172章:搅局高手

第172章:搅局高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黎明第一缕曙光洒向大地的时候,乌沙部落中已经安静下来,地上躺满了僵硬的尸体,流淌得到处都是鲜血,冻结成了紫黑色的坚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些在清点财物粮食,把易携走的通通携走,一些在沙坡下掩埋死去的伙伴,一些在用豆子、等搜罗来的饲料喂抢来的骆驼和战马,另外还有甄别俘虏。

乌沙部落这些俘虏不全是乌沙部落的子民,其中一部分是掠夺来的隶。这些隶有汉、羌、西域、粟特;甚至还有同属一族的鲜卑,因为他们在兼并战斗中失败而沦为隶。

这些袭击了乌沙部落的马贼把隶都释放了,赠给他们粮食、武器、隶们领到粮食和武器、睡了之后,也陡然有了反抗的勇气,他们原先不是不敢反抗,只不过以前势单力薄,不敢反抗,现在有了这帮凶残的马贼做靠山,所以比马贼更残忍地对待自己的旧主。

这些隶很快就弄清了这些的来历,这是由两支远近驰名的马贼组成的队伍:一支是历史悠久的鄯善,据说首领鄯善王的后裔,这个鄯善王并非是真达也,而是北魏指派鄯善王韩拔,北魏被一分为二之后,吐谷浑趁着北朝内战,占领了孤立无援的鄯善,从那时起,韩拔后裔便带着忠诚于他们的鄯善当起了马贼,继续与吐谷浑作战,由于他们来去如风,吐谷浑至今也无法彻底将之歼灭。

另外一支马贼是新近崛起的势力,这支是以汉为主,械备良,能征善战。他们表面马贼,实际却是瓜州总管麦铁杖派出来的瓜州军。

当初麦铁杖觉得瓜州五千士兵无法应对西域复杂的形势,在杨集抵达敦煌之时,并请求扩军,杨集问他如何养军,他的回答是一方面屯田,另一方面扮马贼去抢吐谷浑、西域各国,扩军以后,他让敦煌六大家族出来的六成隶耕种六大家族“捐献”的六成良田,所得粮食一律囤积起来,然后带兵进鄯善,开启了马贼的生涯。

由于瓜州刺史王辩军政双全,麦铁杖索把瓜州一切事务甩给了王辩,自己一心一意的当起了马贼,不仅实现了以战养战、以战养军的目的,还在连续不断战斗淬炼出了一支锐之师。或许是当贼当上瘾了,所以他哪怕与吐谷浑对峙于阳关,也继续亲自带兵当马贼,至于阳关防务则给了副总管钱世雄兼管。

至于如何给吐谷浑创造更多的麻烦,麦铁杖现在还没想好,他打算见到杨集以后再做决定,毕竟大隋的目的只是和吐谷浑搞军备竞赛,以长期对峙的方式弄垮吐谷浑的民生,若他提前露了,必将使大隋与味觉的争斗走向明朗,于国于己都没有半点好处。但是如果找到韩拔后裔,并以他的名义搞坏,那就没有半点担心了。

吐谷浑和突厥一样是部落式国家,内部也存在极大的纷争;吐谷浑原先的主是生活在这里的古羌,他们被吐谷浑征服以后,长期处于被统治地位,但是在方面,却远比当初只有几千户的鲜卑多,正因如此,鲜卑始终对羌怀有偏见、警惕,如此区别对待,自然使主部落和附庸部落之间、部落和部落之间存在矛盾。

如果能利用韩拔后裔这个身份扩大坏范围,让更多吐谷浑部落为了一己之私,对其他部落见死不救,说不定可以点燃吐谷浑诸部之间纷争,造成巨大的动;在这种内部不稳的况下,吐谷浑势必不能放手与大隋作战,这不仅利于军备竞赛的进行,还可以借助内削弱吐谷浑的战争潜力、削弱年少可汗本就不多的威望。

如此一来,在吐谷浑解决内部争端之前,凉州军方就能从容应变、对峙压力大减。如果乐观去想的话,内外困、压力巨大的吐谷浑将会发大内战,崩溃于自我灭亡之中。

麦铁杖本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狠角色,杨集又给他极大的权限,定下决心,便与王辩、钱世雄仔细计议,最后决定继续以熟门熟路的麦铁杖为马贼之首,并效仿杨集释放大湖区隶的办法来壮大马贼队伍,同时以这些来源混杂的胡掩饰真实身份。

但饶是如此,麦铁杖等因为此次任务不同以往的掠夺资源,所以为了隐瞒吐谷浑探子,还是做了周密的保密工作,他先派儿子麦孟才与总管府司马世师密商此事,征得同意之后,重新从军中挑选最骁勇、最忠诚的两千五千名战士,对外说是增援“西州”,直到伊州南部才公开此行任务。

军队翻过险峻墨山(库鲁克塔格山)余脉,从吐谷浑想不到的地方,杀了三沙大漠正北方。

麦铁杖如当初的杨集一般,一边歼灭零零散散的部落,一边向各部隶打探到了韩拔后裔的驻地,经过闲聊才知道这个名叫韩流的首领,确实是韩拔的后裔,麦铁杖本来只是想从他这里买些战马、骆驼,顺便用打劫到的换个“冠名权”,谁知韩流听说麦铁杖要在鄯善几笔大买卖,登时也来了兴致,他非但半卖半送了战马,还要合伙,抢到的财物和二一添作五。

麦铁杖此番潜鄯善,恨不得搅他一个天翻地覆,有韩流这个地蛇加,就相当多了无数双眼睛和耳朵,使成功率变得更高,哪有不答应之理?

他同意了韩流的要求,并且十分大度的表示钱粮、隶二一添作五,抢来的牛羊马匹、则统统归韩流所有,喜得韩流拍着麦铁杖肩膀直呼“好兄弟”。

于是真马贼与假马贼齐并进,联手对鄯善境内的吐谷浑诸部展开了血腥大扫

“哈哈哈、哇哈哈……”一脸是毛的韩流扛着一把陌刀,看着从乌沙部落缴获到的成群牛羊,放声大笑,一转眼又瞧见从酋长、首领家里搜出来的财宝和那些颇有姿色的,忍不住又是开怀大笑。

麦铁杖和次子麦仲才、王辩之子王均、钱世雄之子钱杰站在不远处低声耳语。

“阿叔,我们总是三沙大碛里清扫一些小部落,对吐谷浑的坏实在少得可怜,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战马、骆驼,还有不少的隶,小侄认为可以南下了。”文质彬彬的王均向麦铁杖建议道。

“你们怎么看?”这三个小家伙跟着麦铁杖,是三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战争中成长起来,所以麦铁杖没有直接说什么,反而询问晚辈们的意见,准备听听他们的意见,好建议则采纳、不足之处则加以指点。

其实这种以老带新的办法,也是大隋多名将的原因之一,首先是大隋立国不久,大隋之前更是南北混战、兵戈不休的几百年世,所以军武世家的子弟打小就练习骑,年纪轻轻就上战阵,然后百战余生、百炼成钢。只要没死,随便就能拎出几个百战之将。

比如说杨素,他就是将门子弟,十几岁就开始打仗,然后一生打了无数场仗,最终成为令敌闻风丧胆的一代军神。还有高颎、韩擒虎、达奚长儒、贺娄子、史万岁、长孙晟、吐万绪、鱼俱罗、宇文述等,也是“擅长骑、好读兵书,十几岁随父从军”,他们打了几十年下来,在战争中侥幸未死,一个个都成了名将、名帅。

麦仲才看了看正在不远处哈哈傻笑的韩流,问道:“那他怎么办?甩掉他吗?”

“现在还不是甩开他的时候,只因他的手不少,并且对鄯善熟门熟路;有他在,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迷惑吐谷浑,还是实实在在的臂助。我的意思是先带着他们,等到他感觉有危险时,恐怕不用咱们说散伙,他自己就会带跑掉了,到那时我们自己也不迟。”王昭说到这里,目光看向沉吟不语的麦铁杖,问道:“阿叔以为如何?”

麦铁杖笑着说道:“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