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神到底多有钱?”
这是贴吧里最新的一个热帖,跟帖过万……
“去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波波以300亿美元排第三,今年估计还要涨……,换算成
民币,也就2400多亿吧。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楼上,百度
价今年跌了……,而且市值都是虚的,现金才是王道。”
“楼上,去看看波波旗下公司刚发的财报,1个月净赚20亿!”
“当波神的华
首富是假的?期待波波超过盖茨!”
“618在易趣买了冰箱和空调,还在淘宝剁手了一堆衣服,花了1万多,给波神的20亿做贡献了……”
“传奇玩了3年,上个月就充值一千多,给波神的20亿做贡献了!”
“刚充了qq年费会员,给波神的20亿做了贡献……”
“刚刚点了旁边的广告链接,给波神的20亿做贡献了!”
“楼上的秀儿,你先坐下……”
这个帖子到了后来,
就变成了那些在“星河系”的各种业务和产品上,花过钱的用户们纷纷自
贡献的“报到帖”……
隋波坐在电脑前,
看着论坛里那些网友们发的帖子,也觉得挺有意思。
现在贴吧里,已经逐渐有不少“梗”出来了。
像什么:“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不明觉厉”、“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信春哥得永生”……
不得不承认,
民的创造力才是无穷的!
“沙雕”网友,才是互联网发展壮大真正的主力军啊……
类似这样的网民“狂欢”的
况,也正是现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侧写。
进
2006年,
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都市,绝大多数年轻
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
而随着web2.0的兴起,
博客、视频等新的用户自发创造内容的形式,以及海内、猫扑、天涯等社区开始呈现出全新的
互社
形式的出现……
伴随着的,则是网民力量的觉醒。
网民主导网络文化发展的格局,开始逐渐形成。
从年初由《馒
血案》引起的“恶搞”
和“网络红
”频现,
到“虐猫视频”引发的“
搜索”和“网络追杀令”,再到“魔兽铜须事件”、“秘书门事件”……
由网友聚集起来
发的惊
影响力,开始越来越多的展现。
除了大量用户产生的内容,逐渐成为了互联网信息内容的主流这一趋势外。
还衍生出了另一种网络效应:
在很多“重大网络事件”中,网友们在谴责之余,也纷纷团结起来,依靠网络上蛛丝马迹的线索去追查当事
的身份。
而相关
在现实中的真实信息,很快就被全国网友“挖”了出来……
随后,当事
都受到了相应的“报应”,或公开道歉,或受到撤职、处分等。
这种由网民自发发起的民间的行为,甚至被称为网络
道力量的胜利。
其轰动效应,也很快突
网络的限制而在现实社会扩散,并成为热度持续数月的热点话题。
不过,很多事
都是过犹不及。
从“网络善意”到“网络
力”,有时也只是一线之隔……
这种网络现象也引起了全社会的讨论,官方也由此开始重视起“互联网信息”的治理问题。
不过,由于隋波很早就提出了“平台治理”的观点,
所以在星河系旗下的各大平台上,在内容审核上一直都比较严格。
像贴吧、qq群、新
网、海内网等一些大量网民聚集的地方,都加强了管控,这方面问题还不算严重。
但不管怎么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用户对网络参与度的积极
提升。
网民的声音和力量,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世界中,不可忽视的一极。
就连美国《时代周刊》,都将2006年度风云
物最后评选为:“所有网民”!
………………
隋波之所以让几家公司同时发布财报,也是有所目的的。
一来,接下来要发动“永乐收购战”。
为了避免老黄不死心搅局,提前“展现实力”,威慑一下老黄,让他不要轻举妄动。
二来,不久后他要去香港和张忠谋谈判。
从张忠谋以往的历史来看,这个
虽然
格强悍,但同时也非常懂得权衡利弊。
虽然这次代表中芯谈“和解”,处于弱势。
但隋波不求在气势上压过他,至少也不能弱了气势。
台积电目前年营收在100亿美元左右,利润在10亿美元。
星河系现在其实也差不多……
而且台积电的
权架构上看,
台积电最初,完全是台湾政府投资建立的(行政院发展基金占
48%),二
东飞利浦(占
27%),再加上一些基金投资。
张忠谋最初只是出
……
后来台积电上市,外资开始大量进
。
到了2006年,外资控
已经达到了73%(综合),而行政院发展基金只剩下6.38%,虽然还是名义上的第一大
东。
但其实台积电从
权结构看,已经是外资,尤其是美国资本为主了。
说白了,
张忠谋虽然作为“
神领袖”和董事长,掌控着台积电。
但其实他的
份极少。
他和高管团队的持
,都是历年来的以
票的形式发放的员工酬劳(年终奖),在此基础上逐步累积起来。
这种
况下,抛开“芯片”行业,从全球业界的地位上来看……
隋波的影响力远胜于他。
毕竟这个年代的台积电,即使在芯片制造领域,也还没有到一枝独秀的“霸主”地位。
虽然这种“亮肌
”的方式,不一定有太大的作用。
但毕竟事关中芯的前途,
隋波现在手里的筹码太少,还是希望尽可能的多增加一些威慑力,也是好的。
只是他没想到,
这样一来,却在国内引起了公众的新一
热议。
其实“星河系”这些上市公司,每个季度财报发布,在互联网业内都是重
戏。
但是也就仅限于业内关注,并没有“出圈”。
除非买了
票,
否则一般的普通
,谁也不会专门去关心那些上司公司的财报……
这次完全是因为,这几家公司居然会前所未有的都集中在一天里,同时发布财报。
这才引起了媒体的炒作,
并开始将这几家公司统一以“星河系”的概念,放在一起研究。
随之也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力和热议……
不过隋波这么多年来,引发的“社会风
”也不止这一件了……
他也习惯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