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诗!”
说完,杜若叫
拿来笔墨纸,当着苏轼的面提笔写了起来,苏轼负手稍稍歪
站在杜若一侧,念出了标题:“再别岷亭?”
“岷亭”是眉州岷江畔一处很有名的亭子,站在亭子里可以远眺岷江对岸景色。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前段时间在岷江畔游玩至傍晚,顺便做了这首词。”
杜若淡淡一笑,开始写正文。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
漾。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杜若稍稍删改,写完了徐志摩的这首现代诗,他在写的时候,苏轼在一旁轻声念着词,他听到“白话诗”这个名字就大概猜到杜若新式诗文体了,本来心中充满疑惑,想着用白话怎么作诗?做出的诗能登大雅之堂吗?
但当他读完前四句时,眼里的疑惑之色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惊喜。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苏轼再次念了一遍最后四句,一脸喜悦,一脸满足,像是吃到绝世美味的老饕,“太美了!我从未想过,白话居然也可以这么美,也能这么意境隽永!”
不待杜若说话,苏轼激动的攥住他手腕,继续道:“虽然完全摒弃了平仄格律,但读起来却柳扬顿挫朗朗上
,韵味上丝毫不输格律诗!杜若,你这首白话诗足以开山!”
“苏哥哥谬赞了。”
杜若笑了,内心长吁一
气,被苏轼认可,就证明后世的现代诗在北宋文学界也行得通。果然优秀的文学在哪个时代都能焕发光彩,一如唐诗宋词在千年后21世纪仍旧有无数
喜
,相反,21世纪的现代诗来到11世纪北宋,照样也有
懂得欣赏。
文学,内核都是一样的。
以后自己以白话诗开创者自居,这样就不怕别
考校了,白话诗嘛,随便怎么扯都可以——大海啊,你全是水……
“不是谬赞。”苏轼认真看着杜若,重重道:“唐有杜审言定五言律诗格律,杜甫一扫唐诗浮华之风,今有杜若你石
天惊,
除诗歌格律限制!你们三杜可并列彪炳华夏文史!”
“三杜?”
杜若先是愣了下,旋即心中暗喜,能和杜甫并列,死而无憾了。
“没办法,我们老杜家就是这么有创新
神。”
杜若小声嘀咕一下,对苏轼谦虚笑道:“我这个
自由散漫惯了,开创白话诗也是自娱自乐,不想被束缚而已,不算什么。”
“这可由不得你,这首《再别岷亭》传出去后,必定会引发文坛震动,这个流派以后一定会有无数拥趸。”苏轼哈哈一笑,又问:“杜若,你还有别的白话诗吗?再给我看几首,我以后也好替你多宣扬!顺便学习一下,我要当你第一个门
。”
杜若摇
笑道:“哪敢在苏哥哥面前托大,不过白话诗我也是新创,所得好诗也不过寥寥,这首再别岷亭是其中最好的。”
杜若本想留着
货,以后关键时刻拿来用,但转念一想,既然是开创先河,只露一首诗是不够的,苏哥哥又肯定不会有坏心思,还是再来一首吧。
“还有一首短诗,名叫《远和近》苏哥哥且听………”
“你,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嗯。”
苏轼听后表
木讷了会,随后忍不住击掌赞叹:“好诗!又是一首好诗啊!虽只有寥寥数语,却直触
心,莫名觉得很熟悉,我好像上辈子听过这首诗一样!”
苏轼看杜若的眼神已经由刚才的震惊转为崇拜了,杜若只是莞尔一笑。
“这首诗,也是为小妹所作吧?”
苏轼品出了诗中滋味,笑道:“你多心了,之前销婚约,家父并未告知小妹。以前,小妹其实从未像别
那样轻视你过,你应该知道的。”
杜若当然知道,记忆中原杜若长大后见到苏小妹就害羞,苏小妹看他眼神却带着亲近。
“以前太多愁善感。”杜若随
解释道。
苏轼爽朗一笑:“不过现在好了,你与小妹已经正式定亲,就不用那么善感了,以后写诗要乐观向上些,那些哀怨的句子,还是少写。”
杜若幽幽看了眼苏轼,心说“天涯何处无芳
”“多
却被无
恼”也不知是谁写的。
“今
收获颇丰,险些忘了正事。”苏轼道,“我今
来,除了和你讨论诗词,还有件事,明天你和我们一起去踏青游玩吧?”
“我想在家读书,就不去了。”
杜若不是不想和苏轼一起玩,只是学子们踏青游玩的常设项目就是诗词唱和,到时候一
接一句,杜若接不出来就尴尬了,所以还是不去。
“傻小子,你忘了明天什么
子?”
“嗯?”
杜若才想起,明天是三月初三,这天在大宋是
儿节,和后世民间自定、带有低俗意味的三月七
生节不同,宋朝的
儿节是和七夕乞巧节一样重要且隆重的节
。
这天,已及笄但还未出嫁的
孩们,早上会用香熏的
药沐浴,然后着盛装聚集到河边用兰
蘸水祈福驱邪……这只是书面程序,实际上在民间,这个节
是青年男
约会的
子,
孩们在祈福后,就会和心仪的男子结伴游玩,或窃窃私语,或嬉笑打闹,或手拉手……
脑海中出现往
儿节场景后,杜若瞠目结舌,这可是封建的宋朝啊,年轻男
居然能公开约会,谁敢信?
“今年是小妹第一次过
儿节,你不去的话,我可把赵宗泽喊来陪小妹游玩了。”苏轼威胁道,苏小妹今年刚刚及笄。
杜若苦笑:“好吧,我去就是。”
————
第二天,杜若带着杜青和苏轼苏小妹在城外汇合,苏家这边除了苏轼苏辙和苏小妹三
外,还有一帮身穿锦衣的年轻
。
杜若知道,这是眉州程家子
,程家是眉州甚至整个四川的顶级权贵世家。
四川在宋太祖赵匡胤收复之前,是后蜀政权,后蜀最后一任国君孟昶虽昏庸,却不扰百姓,甚至称得上
民如子,四川百姓生活富足,所以在大宋灭后蜀后,百姓们怀念旧主,民间有无数义军反宋。
导致宋初几十年四川战祸不断,朝廷更是对四川施重税,全方位压制,四川开始陷
贫弱,百姓们生活困苦,一代权后、把当朝仁宗养大的刘娥就是在四川活不下去,跟着丈夫来到汴京才最终当了皇后,一手炮制了“狸猫换太子”。
后来真宗挂掉,当朝皇帝赵桢年幼继位,刘娥掌权后,四川民间已经稳定,她免除了对老家四川的种种压制,四川天府之国,没有朝廷打压,很快就恢复了民生,文教也开始复兴。
宋朝开国以来,四川两朝没出过进士,直到十几年前,眉州程家和眉山苏家各出了一名进士,开启了四川进士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