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澳洲风云1876 > 第437章大半年过去了

第437章大半年过去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1885年新年伊始

根据红堡的明确指令,昆士兰再次加大了对兰芳国的全面控制,从雏鹰学校抽调一千五百名应届毕业生,从红河谷大学抽调一百名应届毕业生,从各基层乡镇抽调61名经过多年工作锻炼,表现出色的工作员前往兰芳国,为兰芳国搭建起完整的行政和治安运转架构,一切规则遵照昆士兰之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从布里斯班,天枢市,三马林达等地通往东万律的定期航线陆续开通,大量员物资往来于途,在向兰芳国输送血的同时进一步加全面控制。

二月份

根据伯爵大李福寿的命令,来自远东的移民航线增加了抵达东万律的定期航班,2月17,第一艘来自福建的移民船满载着2671名满怀憧憬的移民抵达东万律,拉开了兰芳国大规模移民的序幕。

二月中旬

新的兵员征募令发布,本次征召训练新兵总员额达到7700,已经超过一个整师的规模,这是除了战争时期以外,最大规模的兵源征募令。

这其中面向兰芳国征募800名青壮,一经发布,立刻引来上万名当地青年踊跃应征,那个场面煞是壮观。

与此同时,昆士兰高层进行一系列事变动。

除了军方高层员变动之外,原本担任布里斯班市长的何守田摇身一变,转而担任兰芳国总理,原本大统制一职废除,旧有的政府法规一概废除,全面转向昆士兰政治经济体制。

何守田是伯爵大忠心的狗腿子,能力较为平庸,但是胜在忠心耿耿,将兰芳国在他的手上完全可以放心。

何守田清楚的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凭他的能力在兰芳国也翻不起什么来,对来自红堡的指令俯首帖耳,无不遵从。

布里斯班市长一职由南方调来的吴墨舟接任,通过这一位能力超群的吏,红堡可以更的渗透进布里斯班各个层面,将这座能与红河谷市相媲美的澳洲第二大都市紧紧掌握在手中。

以上种种激进措施,原本昆士兰的高层官员对此怀有疑虑,担心过于刺激伦敦敏感神经。

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杞忧天。

伦敦已经揭开了大选的序幕,在这种时候,选落后于保守派辉格党的本届自由党内阁,哪有心思搭理万里之外的澳洲殖民地?

别说内阁了,就连殖民地部大臣格列佛勋爵大亦无暇他顾,从新年开始,便为本党竞选频繁往来于英伦三岛各郡之间,与一些乡村士绅和地方贵族掰扯关系,嘘寒问暖。

昆士兰伯爵李福寿不会把“咖啡馆密谈”达成的私下协议抛诸脑后,而是按部就班的募集新兵送各大兵营进行高强度训练,为大规模侵非洲做准备。

他算是摸准了伦敦的脉搏,在当前面临大选和王登基50周年盛大庆典之际,英国方面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南方白保守分裂势力被按在地上狠狠的摩擦,这就是一个明证。

再加上自己在伦敦和苏伊士运河受的这些恶气,唐宁街总要给自己一个发泄的渠道,只要不举旗造反,哪怕做得过分些也无伤大雅。

至于兰芳国,呵呵……

尽管折腾好了,英国就装听不见也看不见,这点大的地方英国真心看不上。

要说到摸准英国佬的心思,还得讲一些历史渊源。

从大航海时代开始的英国殖民之路开始,一直到18世纪中叶,伦敦一直对土地的兴趣不大,行事以利益为主。

这一点与欧亚地区马背上兴起的封建帝国相比,英国的“耐心”可谓惊

其实,这符合英国的逻辑;

走上殖民之路一切为了贸易,为了倾销市场和廉价获取原料,而不是为了役当地民众,即便占领土地也是出于贸易的便利,那为什么非要划自己的领土呢?

英国很少在殖民地派驻重兵,监督民众生活并要求归化,很少传播宗教信仰和语言,他们只需要简单的行政机构,一个利于贸易的和平秩序,这就足够了。

在这一点上,英国与荷兰,比利时较为相似。

不过英国表现得更为开明,愿意在殖民地建设工业和完整的道路,铁路体系,建立学校进行英教育,鼓励商参与到贸易中来,就像他们在澳洲和印度所做的一样,而不仅仅是将殖民地作为初级原料生产地看待。

在各个老牌殖民国家中

英国所属各殖民地后来成长为发达国家的最多,这与伦敦实行的开明政策不无关系。

美国独立战争损失并不大,在战况不利的况下英国果断选择放手,转与美国建立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联系,依然切实维护了自己的经济利益。

在反法同盟中荷兰王国出力甚多,跟在后面卖力的摇旗呐喊。

因此,在击败法国皇帝拿仑之后,大英帝国论功行赏,慷慨的大笔一挥将东印度群岛转给荷兰,英国军事力量完全从该地区撤出。

18~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官员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贸易不要土地”,这绝非伪饰之辞,这项政策避免了英国在某个殖民地泥足陷。

就连印度,英国似乎也没有长住不走的意思。

首任印度总督黑斯廷斯在1818年一次公开场合上就说道:“总有一天,而且这一天不会太远,英国将依照正确的原则,将在无意取得的对这个国家的统治权奉还回去。”

英国针对殖民地的国策改变始于维多利亚时期,在维多利亚王执政早中期,充满了锋锐和咄咄,仅仅为了鸦片商的一面之词,便悍然对满清王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这仅仅是维多利亚王执政近50年中的单个事件,却对现代华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严重影响绵延百年之久。

这一时期

英国殖民政策全面转向,外政策更加咄咄,大英帝国军队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开疆拓土,演绎了辉煌鼎盛的维多利亚时代。

到了执政晚期,垂垂老矣的维多利亚王子联姻欧洲各王室,被尊称为“欧洲老祖母”,这个老心中柔软的地方占据了上风,对欧洲政策明显趋于缓和,对世界也不再咄咄,锋芒尽露。

把控白金汉宫的脉搏,做事自然无往而不利。

这是李福寿此次欧洲之行的最大收获,回到澳洲以后便放手大了起来,推动移民大幅增长,训练新兵,推动昆士兰势力完全占据兰芳国,推动清水江流域七星镇大开发提级加速,推动昆士兰北部开发提级加速,推动领地内经济全面融合,利用锦鲤铜金矿的大量产出强化财政措施,迎来新一大发展时期。

岁月匆匆,一晃大半年过去了

1885年10月

在英国殖民地部连番催促之下,准备远征非洲的部队终于筹组完毕,这是一个新建的师级单位,被命名为“非洲远征师”这是一个加强师的编制,军队员额达到一万零一百,刚好超过1万的约定数字。

“非洲远征师”由原香格里拉师副师长莫如峰担任师长,此原是姑苏府举出身,曾经在昆士兰基层锻炼两年,又回到伯爵大身边担任多年秘书,后来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与荷兰争夺莫尔兹比地区连番血战。

可谓是资历丰富,才识出众,文武双全,具备了统帅之才的雏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