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 > 271章 15岁少女咸丰的一天

271章 15岁少女咸丰的一天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紫禁城。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大朝会。

“陛下,这个月以来,有大约十万多个流民投敌,臣建议杀儆猴。”

第一个议题,就让朝堂上的气氛变的诡异起来。

因为他们都很清楚,流民其实不是流民,所谓的投敌也不是真的投敌,他们只是跨越了长江去了大明帝国的属地。

“臣认为不应当大开杀戒。”有汉臣出声反对的说道:“大明以送地、送钱、免税、免徭役等方法吸引我大清子民,而国库收锐减,为了维持百万大军,只能增加税收徭役,甚至需要强行征兵,此时若是大开杀戒的话……民心会散的啊。”

“住。”提议的大臣怒斥道:“你不愿意杀儆猴,是不是也想要投靠大明?”

“就是啊,民心还是民重要?没了民,就算是有民心又有什么用呢?”

“那些都是贱骨,有了点好处就忘祖背宗,不杀不止会让民心继续溃散,更是会动摇我大清国本。”

“你们才是放,让流民去大明,对于陛下之大清也是有好处的,他大明才建国多长时间,有多少钱?多少地?只要百姓不要税收徭役,迟早要完。”

“对啊对啊,大明之所以迟迟不愿意挥师北上,不就是被那些流民拖累了吗?前前后后几百万去了大明,他们去的时候一无所有,只会耗空大明本就不充裕的国库,也会和那些大明权贵争抢土地,这就会导致赵无极和他手下的群臣产生冲突,动摇大明帝国的根本。”

“我们养百万大军都快养不起了,更何况是他大明要养几百万流民?就算是他们给了那些流民土地,也不可能立即就有收成。再说了,大明也没有那么多闲置的耕地可以分给流民,数百万开荒,又需要多少力和物力?你们真当赵无极不想要百万大军啊,他是养不起啊。”

“陛下,臣建议应当裁军,百万大军可战之力不过半,连续三年的溃败,军心也极为涣散。应当裁除那些老弱病残和**,只留下锐之兵,辅以白马神枪,必定能够和大明一较长短。”

吵着吵着,第二个议题就出现了,虽然第一个议题还没有解决,但第二个议题又让很多朝臣吵了起来。

自从两年多前,咸丰帝宣称要让满蒙汉一视同仁的时候,清廷朝堂上的实力就真正的均衡了起来,甚至是因为汉臣的数最多,才也是最多,如今的清廷声音最大的也是汉臣了。

这些当然不希望大杀特杀来阻止流民前往大明,因为流民都是汉族。

也更希望裁军。

不是裁他们的勇营,而是裁清廷的正规军之一的八旗军,那些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不说,军饷等待遇还比勇营高出很多,更是率先配备了白马神枪。

这让汉臣掌握的军事力量勇营非常不满。

矛盾也重。

吵闹声中,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咸丰帝面无表,一言不发,就像是在发呆一样。

事实上,她也确实是在发呆。

刚开始来当卧底的时候,她还觉得挺有意思,在吴彦的代下搞出了很多骚作。

比如白马神枪。

虽然西方列强不想看大明帝国做大,可也同样不想看到清廷再度崛起,自然不会愿意把白马神枪卖给清廷了。

谈判开始的时候,只是索要高额的报酬,却始终不愿意付出实际行动,让清廷负责谈判的大臣们纠结无比。

在那个时候,咸丰帝果断的出手了,密会了某个国家的‘权势商’,成功的以极高的代价购买了白马神枪的制造方法。

清廷自然是欢欣鼓舞的,秘而不宣的他们觉得这是清廷崛起的征兆,而且还没有付出之前准备好割让的土地,只是给了钱而已。

对于他们来说,钱是小事,土地是大事,每一个文臣都想要名传千古,却不想让自己的骂名流传千古。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自称关系通天的商,其实是吴彦的,他们用来购买白马神枪制造方法的30吨黄金,也在出海之后直接流了大明帝国。

而他们耗费资源建造的军工厂,制造出来的白马神枪和子弹,也只是在给吴彦做嫁衣。

还有大明帝国的一些新鲜玩意,比如之前造的水泥、混凝土、玻璃、布匹丝绸,也经由‘外国商’传了清廷,并因为之前白马神枪的事,而获得了独家特许的经营权。

虽然这些清廷重臣和商们,嘴上天天在骂大清,可面对很多新鲜玩意却愿意出高价购买。

包括了之前造的怀表,才开始发售的手表,以及其它很多吴彦用来‘劫富济贫’的小玩意,也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流清廷所占区域。

有的被宣称是从大明国走私过来的,也有的被宣称是从国外进而来。

总而言之,就是能够在咸丰帝的配合下,正大光明的从清廷捞钱,然后转移到大明国之中。

这也是大明国能够白养数百万流民的原因之一,除了生产力的提升、大明皇家银行的出现、纸质货币的发行被承认这些原因之外,清廷的权贵豪绅士族们,也帮了一个大忙。

当然了,流民不可能白养,这其中有一些是清廷的探子,但有咸丰帝这个大卧底,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吴彦也能够安排手,从中挑选出合适的再回到长江以北,传颂着大明帝国的好处,一方面让更多的来到大明,另一方面也是减少未来被大明帝国统治时的抵触心理。

这些事对于咸丰帝来说,都非常的有意思。

可时间长了,也就觉得没意思了。

毕竟还是一个14岁的少

心思相对成熟,也不是真的成熟。

“陛下,您说句话啊。”

朝臣们吵的舌燥,仿佛身处菜市,这才想起来他们的皇帝陛下坐在龙椅上,也醒悟了他们是在朝堂之上。

“哦。”咸丰帝回过神来,看向了朝臣说道:“朕以为你们还要再吵一会呢。”

朝臣们有的羞愧,有的面无表,有的在心里嗤笑。

要不是之前有搞来白马神枪的功劳,还和‘外国神秘商’建立了单线联系,那说不得这些朝臣之中,就有想要造反了。

一个皇帝的权力和国力成正比,如今清廷衰败,每天都处在担心大明帝国挥师北上的过程中,自然是没多少威信了。

不过清廷的中央集权做的很好,咸丰帝也不甘心有架空他,在清廷,他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有‘一言堂’权力的皇帝。

“朕有些乏了,这些事再议吧。”咸丰帝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几个留一下,一会要商议和西方诸国会谈的事。”

群臣也不意外,因为很多事都不是几天时间能够吵出结果的,清廷的效率一如既往的底下。而对于咸丰帝中的多国会谈,也是有期待成功,有认为不可能成功。

退朝之后,被咸丰帝点名的重臣就去了一个议事厅。

已经被赎回来一年时间的曾格林沁,虽然此时是军机大臣的重要职务,但在刚才的朝会中却一言不发。

并不是他羞愧于被俘虏的经历,也不是羞愧于推荐给咸丰的才,竟然成为了反清复明的敌,而且是非常成功的敌

拥有咸丰帝‘绝对信任’的他,在清廷依然拥有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