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乱世栋梁 > 第六十七章 四两拨千斤

第六十七章 四两拨千斤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鄱阳郡狱,李笠在‘单间’里闭目养神,他被关在这里近一个月,吃得香、睡得好,但晒不到多少太阳,感觉白、胖了一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李笠狱,护送李笠到郡廨告状的少年们,多有被关进来的,大伙聚在一起,每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现在,被关进来的少年们已经出狱,留下孤零零的李笠,让他觉得很无聊,于是开始轻声吟诗:

“秋气苍茫结孟津,复送巫山荐枕神。”

“昔时慊慊愁应去,今劳劳长别。”

这首诗,是李笠在鄱阳郡学门搞‘市场调查’时,听一群学子念诗时听到的,其名为“送西归内”。

还听到学子议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知道诗作者是当朝一名皇子。

那年,一名文艺青年范满满的皇子,在荆州刺史任上,遇到了一名散发着知光辉的美貌文艺宫,两一见钟

皇子排行第七,家中父兄称为“七官”,宫姓李名桃儿,为宫户出身,被‘七官’唤作“桃儿”。

在荆州任上,两相依相伴,只恨春宵苦短,不知不觉中,数年转瞬即逝,‘七官’任满回京,自然要带着‘桃儿’去建康,长相厮守。

但这是违禁的,因为宫户不得擅离户籍所在地,并且有知道了内

当七皇子带着李桃儿抵达建康时,其兄长、排行第五的皇子“五官”,写的弹劾奏章也送皇宫。

所幸,太子是五皇子同母兄,和七弟一向关系不错,得知五弟如此整七弟,赶紧好言相劝,并在皇帝父亲面前为七弟说好话。

七皇子无奈之下,只能让红颜知己西返荆州故乡,从此两再无法相见。

即为“西归内”,而两泪别时,七皇子为红颜知己做了“送西归内”这首诗。

李笠品味完这首诗,开始脑补“续作”。

当然要有续作,因为李桃儿这个美貌、善解意的‘西归内’回到荆州后,紧接着到任的新任荆州刺史,就是拆散鸳鸯的五皇子、庐陵王萧续。

李桃儿‘西归’后的下落,不为外所知,但既然身为荆州宫户,自然要为坐镇荆州的宗王服务,那么....

搞不好,做兄长的五皇子也看中了七弟的红颜知己,先把两拆散,然后...

若真如此,七皇子、湘东王萧绎的心是怎么样的?

自己的红颜知己,被兄长走,然后兄长再乘机‘笑纳’。

无数个夜晚,七皇子面对孤灯,黯然神伤,而朝思暮想的红颜知己,此时可能含泪在五皇子身下承欢,还变换着各种姿势。

如此煎熬的滋味,想来足以让一个男气得要发狂。

再狗血一点,说不定五皇子在用力耕耘的时候,还会问曲意承欢的佳:我和七官,谁更厉害?

“咳咳...”

边想边用碗喝水的李笠呛了水,咳起来,赶紧收回思绪。

这‘续作’纯属他的虚构,再虚构下去,就可以写成虐心的作品,名为《狂傲皇子强占我》。

李笠放下碗,靠着墙壁,琢磨着。

他要给王府那边一个惊喜,现在惊喜来了,而且是巨大的惊喜:庐陵王萧续,以詹良命案为由,把湘东王、鄱阳王弹劾了。

鄱阳王府典府丞冯帧,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州郡官吏,大概觉得他李笠一个鱼梁小吏,是一个可以随意处置的蝼蚁。

却没想到,蝼蚁可以借势,利用宗王之间的尖锐矛盾,来个四两拨千斤。

李笠通过不同渠道打听时事,知道了一些宗室之间的恩怨仇,这些恩怨仇闹到所共知的地步,可想而知相互间的矛盾有多尖锐、激烈。

庐陵王萧续,和当今太子萧纲是同母兄弟,这兄弟二,自幼和七弟萧绎关系很好。

但是,当长兄、昭明太子去世,天子不立昭明太子的儿子(嫡长孙)为储君,却让老三萧纲做了太子,皇子皇孙、宗室们的心态剧变。

庐陵王萧续,也许是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为了后太子即位后,能够镇得住宗室们,自己化身疯狗,疯狂撕咬着弟弟、侄儿和宗室们。

湘东王萧绎,因为‘西归内’一事,和萧续决裂,昔的亲密兄弟,形同路

与此同时,表现出色的鄱阳王,也被萧续盯上了,宗室诸王、侯之间的矛盾益激化,所共知,所以,李笠能加以利用。

鄱阳王府(鄱阳城王府)的,欺太甚,不讲道理,不讲证据,一心要他死,如同下棋不守规则,悔棋、耍赖,无所不用其极,就是要他输。

李笠的对策就是掀棋盘。

从王府逃出来后,李笠自己主动狱,让彭均的伙计潘宝偷偷带着贾成去江陵告状,用谁也想不到的办法,把整个棋盘都掀翻。

他这只蝼蚁吹了一气,吹得恰到好处,到最后便能形成一场天地为之色变的风

这场风下来,鄱阳郡廨不敢有丝毫枉法的念,而鄱阳城王府,恐怕会变得‘净净’。

那些在鄱阳城里横行霸道的王府中,一个个,全都要完蛋!

想到这里,李笠就觉得痛快,他已经听到风声,即将有一场巨变在鄱阳发生,于是重复起那晚从王府逃出来时,发下的誓言:

“不把别是吧?你们就不要做了!

。。。。。。

郡廨,湘东王府谘议参军徐君蒨正在提审李笠,不久前,他收到姊夫、湘东王的亲笔信,信中行文十分‘生动’,仿佛姊夫从信里跳出来,对他大骂。

因为詹良中毒身亡一案,湘东王被庐陵王弹劾,天子让湘东王上表自辩,徐君蒨能感受到姊夫的怒火,不敢怠慢,要赶紧把命案审理清楚。

虽然李笠已经被提审数次,但徐君蒨还是决定再审一次,以表明自己的‘态度端正’,不然姊夫又要不高兴了。

徐君蒨看着眼前这个小吏,问:“你和贾成从王府翻墙逃出来,天亮前躲在何处?”

“回上官,小和贾成躲在郊外,待得天亮,到城南码,和许多等着受帮佣的少年们求助,他们听说小受了冤屈,要到郡廨伸冤,便如影随形。”

“那么,你在郡廨门,主动公廨等候发落,怎么贾成不一起进去,反倒是自己跑了?”

“回上官,我俩商量了一个办法,为防万一,小在郡廨伸冤,贾成去寻阳,在州廨伸冤。”

“实在不行,贾成就去襄阳,在雍州州廨伸冤,毕竟大王是雍州刺史,而贾成是王府的仆。”

“李笠,贾成是如何去的寻阳?”

“小不知他如何去的,不过小当时的想法,就是让贾成在城外码搭乘过路客船,先去鄱,再去湓城,转去寻阳。”

“李笠,王府典府丞冯帧对你的指控,你有何辩解?”

“小是冤枉的,冯典府冤枉小,小无法自辩,按理,既然他说小为凶手,也该是他来找证据,而不是让小来找,谁主张,谁举证。”

徐君蒨本来是例行公事的问话,听李笠说了句“谁主张、谁举证”,不由得多看了李笠几眼。

李笠之名,徐君蒨去年年底就听过,发生在鄱阳郡的‘鱼腹藏书’,李笠就是当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