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乱世栋梁 > 第三十七章 惊喜(续)

第三十七章 惊喜(续)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厅内,鄱阳王世子萧嗣正在接见能烧制白瓷的能,能有三,其一为郡廨门下书佐刘德才。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另两个则是郎舅:“郎”是大鲶彭的长兄彭塘,“舅”是彭塘的大舅兄曾泉。

刘德才的内伍氏、彭塘的内曾氏都是新平乡,娘家都办有陶窑或瓷窑,这两家都在烧制陶瓷的过程中,意外烧出了白瓷。

然后一番琢磨,琢磨出烧制白瓷的工艺,这是最近的事。

刘德才是郡廨佐吏,谈吐清楚,表达能力强,于是由刘德才进行详细介绍。

新平乡,位于鄱阳郡东北百余里外,有北鄱水经过新平,然后在鄱阳城东与南鄱水汇合,所以从新平来鄱阳很方便(乘船顺流而下)。

自汉时起,新平便有了陶窑,因为周边多有好土,所以新平陶器渐渐有名,装船顺流而下运到鄱阳销售。

相传在晋时,有鄱阳赵慨在三吴为官,对当地瓷窑很熟悉,回到鄱阳后,发现新平水土很合适烧制瓷器,便引三吴的烧瓷技术。

于是,瓷窑开始出现,烧制的瓷器也渐渐有名,当然,新平各瓷窑烧出的瓷器都是青瓷。

去年,李笠出主意、其好友彭均出资办鱼鲊作场,需要大量陶罐,于是向刘德才妻家、彭均大嫂娘家订陶罐和瓷罐。

同样的红鲊,用瓷器、陶器各自盛装,就能分出档次。

两家在大量烧制瓷罐的过程中,意外烧出了白瓷罐,所以...

萧嗣听到这里,注意到“红鲊”这个词,饶有趣味的问彭塘:“你家做的鱼鲊,取名‘红鲊’,莫非有特别之处?”

彭塘赶紧回答:“回第下,这是舍弟在办的事,红鲊和寻常鱼鲊风味截然不同,色泽为红,故有此称。”

“截然不同?”萧嗣很感兴趣,不过现在谈正事要紧。

他看着眼前这两家,又看看站在一旁的李笠,心中感慨:你小子,可真是个妙

、有好土能烧出白瓷,这可是大事,朝廷必然会在新平设官窑,烧制大量白瓷送往建康,所以,官吏出身的刘德才,正好可以负责筹办官窑事宜。

而白瓷问世,能掌握烧制技术的,必然能获取大量利润,新平在鄱阳郡,那么鄱阳王府是必然要掌握能烧制白瓷的瓷窑,即民窑。

而曾泉是民。

李笠,把官(吏)、民两家都引荐给他,说明李笠很‘体贴’,能想之所想,急之所急。

真是会想之所想。

萧嗣如是想,看了看李笠,又看向面前的刘德才:“刘书佐,朝廷必然要在新平设官窑,大量烧制白瓷,你可明白?”

“卑职明白。”

“你既为郡佐,又有妻族在新平,且掌握烧制白瓷工艺,住持相关事务再合适不过,可有信心做好?”

熬了几十年,终于有机会熬出的刘德才,强忍心中激动,赶紧表态:“卑职有信心!”

“好,此事,寡会和郡廨说明,过几,寡会和郡县官员前往新平实地勘察,你一同去。”

“是!卑职领命!”

谈完了公事,萧嗣为自家打算,看向彭塘、曾泉两:“你们,可愿为王府经办白瓷事宜?”

大喜:“小愿为王府效力!”

“很好,从今起,你二就是王府管事,专办白瓷事宜!”

“谢第下,谢第下!”

彭塘、曾泉叩谢,几乎要激动地哭起来:王府的管事,在鄱阳都是横着走,多少想给王府做事而不得,他们今如愿以偿。

果然还是李郎有手段!

如是想,和刘德才一起听世子讲话,李笠在一旁听着,心不在焉。

结果必然如此,他没什么好关心的,白瓷的烧制工艺正好近期成熟,那就必然会大放异彩。

而世子来鄱阳,两件事碰到一起,一个机会就出现了,他原来的计划要变。

见刘德才即将得到提拔、办理官窑事宜,李笠很欣慰,他欠了这位“世叔”许多恩,今,算是报恩了。

当然,这是无心柳柳成荫,他是花了很长时间才琢磨明白,鄱阳郡新平乡,应该就是后世所称“瓷都”——景德镇。

那么,新平迟早会诞生白瓷,自己无非是加了一把力。

白瓷在后世没什么稀奇的,但在这个时代,却是稀罕之物,至少在梁国,各地瓷窑烧出来的瓷器,绝大多数都是青瓷。

青瓷的“青”,不是说瓷器的颜色是青色,还有黄色、黄褐色等相近颜色。

青瓷是那么的普遍,以至于们都认为瓷窑烧出来的瓷器,就该是青色,至于偶尔出现的白瓷,类似于白化动物那样罕见。

白瓷的白,当然不是指纯粹的白,相对于青瓷而言的白瓷,“白”色可以是浅色。

就成分而言,两种瓷器烧制时所用“瓷土”,绝大多数成分其实是一样的,唯一不同,是...

李笠想到这里,瞥了一眼世子手中的白瓷碗。

呵呵,谁想不到,这秘密是如此简单,记载在后世的旅游小册子里,大多数都不会注意,但他注意到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白(瓷)出于青(瓷)而胜于青。

白瓷的出现,在瓷器发展历史上的‘时间坐标’,大概是南北朝后期到隋这段时期。

现在就是南北朝中后期,那么白瓷必然会意外出现,李笠直接把意外变成‘合合理’,于是,大新闻就有了。

朝廷一旦知道新平有可以用当地的土烧制出白瓷,那是必然要在新平设官窑的。

而新平地区那么大,好土那么多,必然是官窑、民窑共存,烧制不同档次的白瓷,由此产生大量利润。

所以,白瓷的“首发”该怎么发,是李笠一直在琢磨的事

鄱阳郡名义上是鄱阳王的封国,那么让鄱阳王府捷足先登,提前布局,伍、曾这两家,就能获得应有的好处。

他自己,就能有一个不错的机会,“中大奖”的机会。

刘德才三告退,萧嗣饶有趣味的看着李笠,问:“李三郎。”

“小在。”

“莫非刘书佐于你有恩?”

“正是,小自幼丧父,刘书佐是家父好友,自那时起,对小家中多有照顾,小铭记在心,自然要报恩。”

“而彭家幺子,与小是好友,他家好,小自然水涨船高。”

“原来如此,”萧嗣笑起来,再问:“你不是说要为王府效力?怎么只顾着引荐,自己没有下文了?”

李笠回答:“小能骑不能驰,能不准,还得苦练,又不通文采,无法立刻为第下分忧。”

““彭蠡湖里如今闹水寇,小要召集乡里,拿起弓箭、鱼叉护渔,无法离开。”

“所以,如今要为王府效力,实在勉为其难,所幸,刘书佐有了为朝廷效命的机会,那么,小想留在鄱阳,协助刘书佐,把瓷窑办好。”

“再练得几年,有了本事,才能为王府做更多的事。”

萧嗣听出了李笠请求‘此事缓缓再说’的意思,却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劲,不过却说不上来。

诚如李笠所言,再练得几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