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乱世栋梁 > 第九十二章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第九十二章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鄱水,一支船队逆流而上,当中一艘座船船舱内,鄱阳内史李笠正在审阅公文,自上任以来,事务繁杂,所以他一直都很忙。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现在他要前往乐安,但即便在船上也不得休息,审阅完的公文会给文吏,文吏乘小船把公文送回鄱阳。

好不容易处理完一批公文,李笠稍作休息,却很快想到时局。

前不久,奉命北上的岭表西江都护陈霸先,率军路过豫章南昌,李笠以为天子会让陈霸先走安成步道攻湘州,没想到还真是路过而已。

想想也是,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明面上并未造反,朝廷也不想刺激三王,那么,当务之急是先把趁火打劫的魏军从司州赶出去。

岭表广州到岭北江州,隔着千山万水,陈霸先带着平定州叛兵悍将北上,最初是要进京勤王。

但是,侯景已经完蛋了,残党灭亡就在这数月之内,而司州出事,雍、荆、湘三州不稳,所以,陈霸先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司州安陆。

也就是说,收复司州的任务,到陈霸先身上。

陈霸先所部兵马,从岭表广州启程,抵达江州南昌,路程据说有三千多里,再去千里之外的司州,以疲兵对抗实力不俗的魏军,感觉很危险。

不过,据说陈霸先的队伍会在湓城休整一段时间,给将士们缓缓,然后再去司州作战,想来战斗力有保证。

李笠越想越神,开始琢磨此战梁军的胜算。

他记得陈霸先就是历史上开创陈朝的开国皇帝,想来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陈霸先在州平叛,虽然部下得了磨练,但战场是亚热带雨林,战斗形式应该是丛林战或者山地战。

那么到了长江以北的汉东地区,和拥有骑兵优势的魏军作战,陈霸先的军队能否适应,还不清楚。

想到这里,李笠担心起来。

他通过各种途径,慢慢探清楚去年年底,司州是怎么丢的,与此同时,对此战魏军的战斗力有了一些了解。

魏军主将是杨忠,李笠‘认得’这位,因为其子杨坚,就是历史上的隋文帝。

而杨忠歼灭柳仲礼的军队、俘虏柳仲礼,只用了大概两千兵,不过这两千兵都是骑兵。

当然,前期的诈败、诱敌,靠的是另外的军队,但由此可见,杨忠的能力不容小觑,以逸待劳,和远道而来的陈霸先锋,胜负难料。

“杨忠、陈霸先...有意思。”

李笠自言自语:“历史上,是杨忠儿子杨坚的隋国,灭了陈霸先建立的陈国,话说..陈叔宝这昏君,应该是陈霸先的孙子吧?”

李笠只知道陈国的开国皇帝是陈霸先,末代皇帝是陈叔宝,而按着陈叔宝亡国时的年纪,不像是陈霸先的儿子,所以他认为陈叔宝应该是陈霸先的孙子。

陈国的国祚,好像是三、四十年?

掐指一算,陈叔宝这几年大概要出生了?

而杨坚,应该已经出生了。

李笠的思绪发散,不过很快又回到当前时局来。

本来,不应该让千里迢迢北上的陈霸先去收复安陆,与司州隔江对望的郢州,其军府就有不少兵力。

但是,郢州州治夏,正好位于汉水长江对面,所以,郢州军不能调动,一防汉水上游雍州的岳阳王。

二防长江上游的湘州河东王、荆州邵陵王。

同理,郢州东面的江州,其兵马要防湘州的河东王走安成步道向东进攻,还得和郢州一道,提防上游三王兵马乘船顺流而下。

于是,只能让千里迢迢勤王的陈霸先所部兵马出击,去收复被西魏占领的司州。

杨忠和陈霸先手,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

侯景之的进程变了,相应的历史进程,也会改变,后续走向会如何,琢磨起来颇有意思。

李笠摸摸下,他觉得反正侯景完蛋了,侯景之没有把梁国弄得支离碎,陈国也许就没机会出现了。

仅就立场来说,他当然希望陈霸先能收复司州,不然,梁国国内局势会急剧恶化。

河东王兄弟还有邵陵王,有了司州魏军‘撑腰’,造反的可能会越来越大,到时候,西魏还会得寸进尺。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西魏派兵给三王撑腰,不是做慈善,最终目的当然是趁火打劫,而三王若真的造反,只会引狼室,让大好江山落之手。

李笠仔细想过,西魏趁火打劫的最佳目标,其实是梁国的益州地区,即蜀地。

蜀地位于长江上游,中游若被三王隔断,蜀地梁军就孤立无援,只能独自抵抗关中过来的魏军。

“府君?”

一声低呼,让李笠回过神,他见几名文吏,捧着一堆堆文书候在面前,揉揉太阳,坐直身子。

“拿过来吧。”

。。。。。。

南鄱水某处河岸,筑坝工地边上,前来视察工程进度的李笠,与附近一些村落的里吏、乡老谈着。

话题有不少,但都和堰坝以及南鄱水有关。

鄱阳和乐安之间,有南鄱水相连,南鄱水沿岸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开垦,已经出现不少村落和良田。

但是,南鄱水在雨季会发大水,因为历朝历代官府没有多少财力修大规模、成体系的水利设施,所以南鄱水沿岸村落对于水灾并没有太好的防御办法。

而对于水运来说,雨季水位涨,河水流速湍急,无论是从乐安顺流而下去鄱阳,还是从鄱阳逆流而上去乐安,行船都不容易。

有时冬天水位过低,南鄱水某些河段无法行船,也会对两地之间的航运造成影响。

现在,李笠就任鄱阳内史,要提升乐安‘水铜’的开采量,便要整治‘脾气躁’的南鄱水,让其‘温顺’下来。

在河道上合适的位置,修建多级堰坝,靠阶梯蓄水形成水位较、水流较缓的多级航道,每段航道都有船队往返接力运送、货。

虽然牺牲了顺流而下、一船直达终点的便利,但是,确保了船队逆流而上运送物资的运输能力。

逆流而上时,能否以较低成本运输粮食能力,才是制约乐安铜冶提升产量的瓶颈。

李笠算得清楚,要提升乐安‘水铜’的产量,就得多开矿场,然后简单粗的增加力。

但是,开采铜矿的力不事农业生产,不产出一粒米,却要消耗大量粮食。

乐安地区山多平地少,要养活上万的脱产(农业生产),全靠从外地运粮,也就是从下游鄱阳运粮到乐安。

在南鄱水逆水行船,基本上全靠船夫力划船、撑船,到了水流湍急的河道,还得靠纤夫拉纤,所以运输成本不低。

那么,若有多级航道,每段航道如同水流缓慢的湖泊,然后由各级航道船队来‘接力’运送物资,虽然麻烦了些,但总体而言,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和缩短运输时间。

这是‘通’,而在一些河段周边置行洪区域,并且在南鄱水的主要支流上修建堰坝蓄水,构成一个蓄水、放水的水利体系。

如此就能驯服南鄱水,确保沿岸地区农田得到灌溉,又不会被水患困扰。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要实现这个构想,正常而言要花上十几年,李笠鄱阳内史的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