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乱世栋梁 > 第五十九章 马(续)

第五十九章 马(续)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徐州军府马场,马厩一隅,修蹄师徒们分成一个个小队,各自给马换马掌,巡视至此的李笠,在一旁默默看着。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徐州军府的马场,为官办,军府承担各项开支,所以和马吃的是朝廷的粮饷(粮),为朝廷卖命,这和将领的部曲私兵有区别。

李笠作为徐州刺史,及徐州军府将军,当然不能不务正业,不能只顾着给自己部曲捞好处,而把营兵当工。

所以,徐州军府的新马场,也有李笠私马场的规模即制度,以及相应的技工队伍,承担着一个马场应该具备的功能。

其中,定期换马掌、修蹄,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活。

马掌可以保护马蹄,避免马蹄磨损,但马蹄的角质层会缓慢生长,所以之前钉上去的马掌得定期更换,才能更好的保护马蹄。

战马穿上了‘铁鞋’,骑兵的移动范围更广,但李笠仔细调查过,发现如今给马(战马、骑乘马、驮马、挽马)钉马掌的行为不是很普遍。

们当然知道给马钉马掌能保护马蹄,但是,军中马匹的保养,更多的是给马修蹄,而不是钉马掌。

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成本,这成本不在马蹄铁和蹄钉,而在整个过程。

给马钉马掌,得先用类似单杠或者双杠的架子把马固定住,再固定住要钉马掌的蹄子(向后抬),修蹄工才好活。

马蹄如同的指甲,会不断生长,所以修蹄工得先用各种工具来修蹄,将马蹄处理净、平整好。

然后选合适尺寸的马蹄铁,根据马的蹄形,在小火炉上烧红、调整形状,趁热钉在马蹄上。

过得一段时间(一般是半年),马蹄生长,又得把原有的马蹄铁取下来,修蹄,再钉上新的马掌。

给几匹马钉马掌,累些倒无所谓,可是给大量马匹钉马掌,工作量太大。

钉马掌的工作量就不小,而锻打马蹄铁、蹄钉,也颇费力气,又要备下各种工具,找来木炭点打铁炉。

这么麻烦,还不如适当修蹄来得轻松、省事。

只要马蹄没有损,修整过后一样能正常奔跑,毕竟这个时代的硬质路面很少,马蹄磨损不是很严重的况下,马掌能省则省。

但对于李笠而言,既然自己有能力给马钉上马掌,那就一定要做到,而且每隔半年换一次,这开支他还是承受得起的。

然而现实中因为各种原因,朝廷的营兵待遇很差,工匠待遇更差,那么马的待遇又能好到哪里去?

能有修蹄工给马修蹄就已经不错了,谁还有心思像料理自己双脚一样,料理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战马?

不仅如此,军中马夫时常偷偷克扣马的饲料,私下转卖赚些好处,甚至虐待马匹泄愤。

马连吃都吃不饱以至于瘦弱不堪,病了也得不到及时照料、治疗,想要有伺候‘美甲(修蹄)’,真是奢望。

这确实是制度问题,南朝的军制一开始是世兵制,但这军制已经崩溃,兵户沦为隶,吃都吃不饱,构成的营兵根本就没有战斗力。

有战斗力的军队,兵源基本都是靠募兵,或者将领自带的部曲私兵。

如此时代背景下,李笠极力确保徐州军府获得各种资源,不仅保障营兵的待遇,还保障马的待遇,已经是另类。

待遇有保障,训练也要有强度,如此,才能尽快形成战斗力并保持下去。

李笠转到旁边跑马场,看半具装骑兵的训练。

半具装骑兵,是相对于具装甲骑而言。

具装甲骑,又称甲骑具装,是这个时代的重骑兵,马披甲,防御力很高,冲击起来威力十足。

战马的马铠,分为面帘(护面)、颈(护脖)、当胸(护胸),马身甲(马身中段护甲)、搭后(马身后半截护甲)。

此外,还有寄生(马尾部向上翘起的扫帚形状装饰)。

战马自己要披着数十斤重的铁甲,还得驮着重量接近两百斤的披甲骑兵,又要奋力冲锋,这负担可不轻,只有身强体壮的战马才能撑住。

李笠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攒了六七百匹能披甲冲锋的战马,但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以轻骑作战为佳。

具装甲骑的移动速度较轻骑慢,耐力也远不及轻骑,这是加强防御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所以具装甲骑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军阵(阵)而不是和骑兵战。

李笠觉得自己要对付敌军轻骑都已经很吃力,不可能把宝贵的战马,都用作冲击军阵的具装甲骑。

轻骑战术更适合相对缺马的军队,有了轻骑的机动力,才能实行更有效的战术打法,或者驱散敌军游骑的袭扰,又或者担任斥候,刺探敌

但没有丝毫防御的战马,在战时很容易受伤,他缺马,不能把战马当做消耗品随便用,便想着适当加强战马防御。

于是,弄出了“半具装”骑兵。

即战马只装备面帘、颈、当胸,没有中部和后部身甲,负担相比‘全具装’,至少减轻一半,马铠只给战马提供正面防御能力。

李笠这么做,有这么做的依据。

他尽可能地统计过,战场上负伤、被击毙战马的受伤部位,统计后发现,战马正面中箭、受创较多。

所以李笠觉得,与其费大量防御在战马的后半截,还不如只保留正面防御,即只防御、颈、胸。

从“全面防护”,变成“重点防护”,让战马负重减轻、运动灵便持久。

马铠的样式,除了面帘,由札甲,变成布面甲(有内衬)。

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未经过实战检验,不得而知。

不过至少在跑马场内,半具装的战马,跑动起来还是很快的,耐力也比披着全具装时好很多。

这种选择,会不会出现“快不及轻骑、防不及具装甲骑”的缺点,导致‘半具装’骑兵变成肋,也得靠实战检验。

眼下,跑马场里近百匹战马已经披上‘半具装’,开始进行耐力训练,李笠看着战马疾驰的身影,只觉心驰神往。

徐州的位置不错,可以弄到不少马匹,而且有不少平地可以用来养马。

所以他已想在办法弄马,买也好,抢也罢,无论如何,都要把马弄多些,然后筹措资金养起来。

没有火铳兵,靠着步骑结合的强军,一样能横扫天下。

虽然养马的负担很大,但钱没了可以赚,攒马的机会却不能错过。

。。。。。。

新平公府邸,室内骑术训练场,李笠正在进行骑术练习,以确保自己的‘状态’。

现在的练习科目,名为“绕筐”。

场地四角各立着一个大箩筐,筐里木桩顶部,放着一个木球。

李笠策马疾驰,开始按照规定路线绕筐,并要在绕筐的同时,挥刀砍下箩筐中心木桩顶部的木球。

看上去很容易,但这是要计时的(计时工具为水漏)。

而且,绕筐时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进行,或马碰到箩筐要扣分,不能把木球一刀两断也要扣分,哪怕已经砍中了却不能将其砍成两截也是如此。

这是骑兵训练的一个科目,练的是马配合、转弯灵活度以及劈砍技艺。

马速越快,转弯半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