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乱世栋梁 > 第三十一章 问题

第三十一章 问题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午后,州廨听事,厅内东面墙上几乎贴满了纸张,花花绿绿仿佛一幅画,煞是壮观。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而这些纸张,全都是查获的伪造兑换券。

李笠站在墙前,看着眼前这一张张伪造的兑换券,感慨不已:果然发大财的门路,都在刑法里面么?

从军府给将士们发兑换券以来,一个月时间,各种假券就不断涌现。

转回案前,李笠看着“仿真度”最高的一张兑换券,由衷佩服:你们的动手能力还真是不错啊!

兑换券的防伪措施,最大的“卖点”就是水印,具体制作方法,他是通过看电影学来的‘理论’,然后进行摸索而得。

现在,这张假的兑换券上就有水印,纹路几乎分毫不差。

要不是兑换券的纸张材质,以及墨水无法有效仿制,这张兑换券,就能蒙混过关,用出去。

想到这里,李笠不由得后怕:还好没有民间奇可以突“化学领域”,不然,兑换券刚生下来,就会夭折。

他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着这张做工足以以假真的“假券”。

兑换券上的“水印”,其实是透光纹路,兑换券的纸张为专门制作,水印要在造纸时制作:纸浆成形至半软半硬之际,用模具压上去而成。

因为被压的位置相对其他地方较薄,所以有透光纹路效果。

水印可以用专用设备批量制作,故而制作成本较低。

但是,技艺高超的手艺,依旧可以弄出水印效果:用小刀慢慢刮,把纸张刮薄,刮出纹路、图案。

不过这种做法效率很低,不适合批量造假。

而最关键的耐水纸张(相对而言)、耐水油墨,是这些制假手艺无法跨越的技术障碍,因为这涉及到“化学”。

滴水到兑换券上,看图案是否会被水泡得模糊,这就是辨别兑换券真伪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因为兑换券的“生命周期”较短,所以这种“浸水法”对兑换券本身的损害,不构成太大影响。

即便如此,一定数量的假券只要成功使用,必然导致商家利益明显受损,极易影响兑换券的声誉。

进而影响兑换券的使用,们会因为各种顾虑,拒绝相信兑换券“值钱”,使其信用大减。

而没了信用的兑换券,就是一张废纸。

若真是这样,李笠“把纸当钱用”的如意算盘就落空了。

想到这里,他将假券放好,喝着茶。

要树立信用?很简单,直接宣布兑换券按面值一比一兑换好铜钱,随到随兑。

可如此一来,徐州库房里的铜钱,也就是兑换券的“准备金”,会被蜂拥而来的商全部兑光。

李笠手上的本钱太少,玩不起这种简单直白的树立信用招数,除非背靠乐安的超级大铜矿(待开采),以举国之力保证兑换券的“铜本位”。

现在正道走不了,所以只能走歪门邪道。

他放下茶杯,看起报告。

报告统计了此次兑换券的发放、兑换事宜,发放出去的兑换券,已经悉数回收,流通时间不到一个月。

效果还是不错的,将士们得了实惠,商家得了“促销”,兑换券初次登场,“演出”大获成功,打响了名气。

至少对于军及其家属而言,这一批兑换券是真的值钱。

事实表明,兑换券上的防伪措施起了作用,使用者很容易掌握辨伪办法,实行起来简单有效,所以能放心使用兑换券。

但是,要想让兑换券承担起李笠想要的效果,正常途径需要花上许多年,才能真正建立起兑换券的信用。

因为兑换券是作为军中犒赏的凭证来发放的,发放时机要么是逢年过节,要么是战役之后。

一年,能有几个值得发“奖金”、“慰问金”的节

一年,能打几场像样的胜仗?

如果不立功就有钱拿,等同于不劳而获,将士们何苦在战场上玩命?

李笠要想办法开源,等不了那么久,他还指着“超发”兑换券,解决因为开支巨大导致财政紧张的问题。

但兑换券信用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且很容易毁于一旦,所以李笠在第一步走得不错的基础上,即将开始走第二步。

那就是让兑换券作为“代币”,成为军饷的“可选择发放方式”,在军中流行起来。

徐州军将士,连带家属,数不下十万,这个团体接受了兑换券,就能撑起兑换券的信用。

不过,要让刀舔血的汉子们,及其家属相信这玩意能当钱来用,可不容易。

这些或许目不识丁,也不懂什么大道理,但要让对方短时间内接受“纸能当钱用”,等同于让他们相信猪能飞。

要让这些拿到兑换券后不急着花出去,更不容易。

只有兑换券的兑换周期足够长,他才能实现“超发”兑换券、把纸当钱花的意图。

要实现这个意图,就如同打一场恶战,那么,该如何打赢呢?

打仗时,将领身先士卒,才能最大化激发兵卒的战斗意志,那么,要想让军队接受兑换券,得有以身作则。

这个“”,不是具体某个,而是一个群体。

比起直肠子的军,这帮极难忽悠,因为一个个都是,肚子里全都是花花肠子,平里只有他们占便宜,绝不轻易让别占自己便宜。

脚步声起,仆前来禀报,说午膳已经准备就绪。

李笠转到后厅,却见食案上已经摆好一大碗面条。

他对饮食没太多高要求,不追求什么山珍海味、稀罕食材,更专注于烹饪手艺,所以一三餐很随便。

在公廨用餐,因为是一个吃,吃不了多少,煮起来却麻烦,所以李笠的工作餐一向简单:基本上都是面食。

主要是各种汤面,或者大饼卷大葱,图的就是方便。

大碗面条热气腾腾,内有煎蛋一个,青菜若,鱼丸些许,用料十足,铺满碗面。

香气飘来,李笠闻过之后食欲大增:香气中有很特别的鲜香。

“这是用了瑶柱提鲜吧”李笠问,仆回答:“是的,用了府里带来的瑶柱。”

“那可得好好尝尝。”李笠说完,挽起袖子,不顾仪态,大吃起来。

呲溜声不绝于耳,李笠品着瑶柱的鲜味,满足感油然而生:没有味,有瑶柱提鲜也是不错的。

连接徐州和海州的运渎已经通航,所以大量海鲜货从海州起运,运往寒山,于是李笠吃上了廉价(相对而言)海鲜...海鲜货。

刚吃完,还在回味,张铤求见,给李笠带来了一个消息:朝廷即将发兵,讨伐广州刺史、曲江侯萧勃。

原因是萧勃有反状,煽动岭表豪强叛,妄图养寇自重。

李笠听了消息后觉得奇怪:“煽动岭表豪强叛?他图什么?很喜欢待在广州那地方么?”

这个时代的岭南(岭表)可是烟瘴之地,广州虽然已经开发了数百年,州治番禺也是有名的“国际大都会”,海贸兴旺,但总比不上江南的花花世界。

广州是中原政权在岭南的落脚点,经营了数百年,但四周都是叛伏不定的地蛇,气候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