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乱世栋梁 > 第十五章 观察四方

第十五章 观察四方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舆图前,李笠向卫王李昕讲解长江中游形势,李昕即将作为“江沔观察使”,率军离京,驻扎江沔地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个职务,前所未有,为临时设置的使职,作为皇帝派遣的使者,驻扎地方。

涉地方行政、司法、军政,单纯驻扎,“观察”四方,位比行台尚书。

也就是说,李笠把侄子作为鹰犬,安排到地方,监视长江中游地区,为皇权的屏藩,履行宗室的职责。

顺便在江沔地区开荒、屯田,养战马。

新朝建立,李笠在王爵中新设亲王(国王)爵,位在郡王之上,追封已故长兄为卫王,追封已故次兄为滕王。

于是,长兄之子李昕顺理成章“继位”为卫王。

李笠把自己的庶子李旸(赵孟娘所出第二子),过继给已故次兄为嗣子,给次兄延续香火,所以李旸为滕王。

当初,鄱阳湖畔白石村的李家三兄弟,构成了新朝帝室、二王的谱系。

卫王李昕即将到江沔赴任,李笠讲解长江中游形势,是要提醒侄子,汉水长江一带地区的重要

“你的一万兵马,卡在汉水处,依托新建要塞,和鲁山城互为犄角,可以直接封锁汉水航道,并能将长江航道卡上一半。”

“那么,若长江上游荆、湘,以及汉水上游襄、沔地区有起兵造反,要顺流而下,就得先拔掉汉水处的要塞,才能打通航道,”

“一开始,你只需守,等下游讨伐大军抵达,就可以出击。”

“若上游地区有起兵反叛,却没顺流而下,而是引狼室,意图割据,你不用管,朝廷自然会派大军讨伐。”

“你只要确保麾下兵马牢牢钉在汉水处即可,让对方如鲠在喉。”

“若太平无事,那么,屯田事务以及马政要上心,江沔地区还有大量土地可以开荒,变成良田,变成牧场。”

“开荒、屯田很重要,马政也很重要,孰先孰后,如何平衡,你自己把握。”

李昕即将出镇地方,担当大任,但任用却和前朝惯例不同:

李昕不担任江、沔地区任何一州的刺史,而是率领所部兵马作为一颗“钉子”,钉在郢州夏对面(长江北岸)的汉水处。

汉水,又称夏水、沔水,其,称为夏附近地区,称为夏首。

因为历史原因,夏这一地名南移,从长江北岸移到江对面,所以如今的郢州州治夏,在长江南岸。

而北岸,汉水处地区(夏首),有鲁山城作为戍堡,扼守汉水航道。

汉水,连带南岸地区,即后世的武汉三镇,扼守长江、汉水航道,位置十分重要。

萧齐末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其兵马沿着汉水顺流而下江,先攻鲁山城,舟师才得以江,去攻打郢州夏城。

现在,李笠让唯一一个成宗室李昕,率兵驻扎夏首地区,还配备火炮,就是要确保长江中游形势一旦出现变化,李昕能第一时间防止局势恶化、失控。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若局势真的失控,李昕就要守住夏首,至少为下游地区争取应对的时间。

此外,驻扎夏首的李昕,还要掌管江沔地区(汉水下游地区)的屯田、养马(马政)事宜。

并且,提刑司、转运司的“大区级”官署会设在夏首,处理江沔地区事宜,但这两个官署,不归李昕管。

如果任命李昕为郢州刺史,其实就可以履行扼守江、沔航道的职责,李笠却没这么做,这是他针对旧体制弊端做出的改革尝试:

这个时代,宗室度参与政治,是为“宗王政治”,并形成了一系列惯例、制度。

这种制度如同一把双刃剑,用起来很麻烦,稍不留神就会出事。

南朝历代都会派宗王出镇地方,镇守要地,确保长江中、上游地区不出事(一旦有起兵,就会顺流而下直接进攻建康。)

但镇守地方、提防地方叛的宗王,自己也会渐渐被权力腐蚀。

会被当地豪强出身官员怂恿,被左右僚佐怂恿,成为地方叛的根源。

按后世一句话,那就是“你凝视渊,渊也在凝视着你”。

所以,出镇宗王必须定期替,以防在某个地方待久了,尾大不掉。

梁国的经验表明,宗王定期换出镇,效果还行,但是关键时刻,依旧会出问题。

问题在于,无论地方主官(刺史)由谁来担任,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都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这个时代没有无线电,通工具也很落后,所以中央和地方的联系,“延迟”问题很严重。

若地方事事都要请示中央,听命令再行动,极易误事。

譬如,地方官面对突发事件(譬如叛、外敌侵),若要请示朝廷再行动,容易反应迟缓。

可中央放权地方,对地方管得松了,地方自主权过大,就容易失控(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以宗王出镇地方,其实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中央(皇帝)不放心外,担心外在地方做大,难道就放心自家,不怕自家在地方做大?

宗王政治的问题,不仅在于中央和地方这层关系,即便在中央内部,也是个大问题:

皇帝驾崩,新君即位,辅政大臣若是外,江山极易易主。

可即便辅政大臣为宗王,江山也极易易主,不过相比外姓篡位要好些,只是帝系转移,江山不改姓。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哪个皇帝所能接受的:我的家业就该我子孙继承,被堂兄弟叔伯夺了去,和被外夺了去,有何区别?

所以,重用宗室,帝系容易更替;不重用宗室,就会被外乘虚而,该如何平衡呢?

平衡不了。

这就是个死局。

因为这个时期的皇权相对较弱,无论是外戚、外臣、宦官、武勋、宗室,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孑然一身的皇权,面对如此之多的敌,防不胜防。

无论重用哪一个,都会致命,便只能玩平衡,然而,玩平衡需要极高的政治能力,靠着投胎当皇帝的,玩不转。

所以,南朝历代国祚不长。

李笠明白,若自己在位才两三年就去世,毫无疑问,儿子守不住江山。

这是必然,哪怕黄姈做摄政太后,也躲不过外戚黄家膨胀,然后鹊巢鸠占的结局。

现实就是,他的儿子们还小,宗室就只有李昕一个成年,若还提防宗室,就是自寻死路。

所以必须重用李昕。

但重用的后果,就是李昕必然羽翼渐丰,他在位期间倒无所谓,可等儿子即位后,对资历、声望、门生故吏众多的堂兄不放心,于是必然内讧。

李笠便要换一种用法。

在不坏现有地方行政区相互掣肘、平衡的前提下,在汉水地区(夏首),设一个地方权力副中心。

这个权力副中心,掌司法权、物资转运调动权,由皇帝任命的各自担任主官,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先做事,后请示、报备。

李昕以“观察使”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