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明风八万里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宁可亡于明国之手

第一百六十一章 宁可亡于明国之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虽然之前已经有固山额真、甲喇额真率军向越明军投降,但是这些固山额真、甲喇额真都是不折不扣的水货,大多是临时提拔起来的牛录额真,所领的兵马即使把没披甲的包衣、仆算进去最多也不足千。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可现在是肃亲王豪格亲自率部来降,而且所部兵马多达万,御营的士气为之一振,纷纷向刘永锡贺喜:“陛下,肃亲王豪格既降,只能说明大清国气数已尽,收复京城指可待。”

刘永锡却是笑了起来:“别来降我相信,但肃王是皇太极长子,他率万军来降我怎么可能轻信!”

在文武官员眼中豪格只是败军之将,这过去半年来可以说是一败特败,甚至到了只要听到越明军出征的消息就转身逃跑的地步,根本不足为患。

这次北伐如果不是豪格率军先跑把河南的阿济格军团侧翼露给越明军,承天朝想要吃掉阿济格军团没那么容易,因此大家觉得豪格来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但刘永锡却对豪格评价极高,虽然豪格屡战屡败甚至不战而逃确属实,但是刘永锡却觉得豪格身为皇太极的长子与大清国曾经的第二号物,不可能这么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目标。

而高皇后已经听出了刘永锡话里的弦外之音:“陛下的意思是说豪格这次是诈降?既然他有心诈降,那我们就有办法对付他!”

虽然李自成在晚明流民军斗志中最为坚决,始终不曾降明,但是晚明诈降是常用手法,官军用过流民军也用过,更不要说大西军是诈降的大宗师,就连越明军也曾用过诈降的小手段。

现在既然知道豪格有诈降的可能,在场的明军将帅自然有无数种办法对付豪格,保证让豪格死无葬身之地,邢胜平就向刘永锡保证:“豪格麾下最多一万残兵败将,只要陛下一句话就能将其尽歼。”

刘永锡却是笑了起来:“实际豪格也不容易,虽然他现在多半是诈降,但是很多时候只要上了船就没办法下来,咱们最好让他从诈降变成真降!”

毕竟许多明国大将与正君子如洪承畴之流,最初投降大清国的时候是抱着一种诈降、伪降的心态,但是很快由于形势变化的缘故变成了铁杆汉,对付大明国比满洲八旗还要狠毒。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刘永锡才会继续说道:“反正你们负责把肃亲王豪格带过来,死活不论,但最好是一个洗心革心的肃亲王!”

事实正如刘永锡的判断,豪格虽然放出了“领兵万余请降”的消息,但是他既然是皇太极的长子与大清国理论上的号继承,自然是作着大清皇帝的清秋大梦。

“实际金华贼不可怕,可怕者在于刘永锡这小贼一而已,只要掉了刘永锡,金华贼自然四分五散彻底崩溃!”

虽然这已经是清军统帅的老调重弹,而且大家也知道承天朝完全建立在无数次军事胜利,但是刘永锡现在才二十多岁连个儿都没有,他如果意外死亡的话,为了继承的问题就能打上几场内战。

而跟随豪格多年的固山额真哈纳却觉得掉刘永锡是眼下唯一可行的策略:“没错,只要承天皇帝一死,象王普祥、邢胜平这样的败军之将,我们能轻轻松松打几十个!”

这一年多豪格无数次被越明军痛打,所以也变得慎重起来:“要掉承天皇帝刘永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次你们都要尽量听我安排,让汉觉得我们是真心诚意请降,只有真正见到承天皇帝刘永锡的时候听我号令再动手!”

哈纳以为然:“对,我们都听肃王号令,我就不信了,咱们这一万兵马明国还不心动!”

豪格更是笑了起来:“不仅有一万多兵马,而且还有我这位肃亲王,明国虽然见过战死的英亲王,但是活着而且愿意降明的肃亲王,他们肯定是第一次见到,这位承天皇帝肯定会第一时间接见我们!”

不管是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时代,不要说肃亲王这个级别的大物,哪怕是统领几百兵马的蒙古贵族与汉将来降,努尔哈赤与皇太极都会亲自出城迎接,甚至还有更高规格的接待并想尽一切办法笼络他们。

而承天皇帝既然是开国雄主,那么肯定也会按照这个思路来作,而大清国之前之所以没能掉刘永锡,完全是因为见不到这位承天皇帝本

因此豪格信心十足地说道:“这次应当有六成希望彻底解决这位承天皇帝!”

只是豪格内心处总觉得所谓“六成希望”是最低估计,实际况要乐观得多,至少有八成希望甚至九成希望解决问题。

只是事的发展总是偏离豪格的预期。

虽然越明军第一时间派过来联络并保证豪格原来所有的一切地位与利益都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承天皇帝还是会给予格外恩赏,但问题在于豪格降明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得满城风雨。

不管是对于清国还是明国还是暂时抱观望态度的墙来说,肃亲王豪格降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象征事件。

阿济格在河南全军尽没死于阵中,摄政王多尔衮死于满洲亲贵的内讧之中,而现在肃亲王豪格又率大军降明,大家觉得大清国是彻底没救了。

因此许多原来还持观望甚至准备与明军决一死战的亡命之徒第一时间改变了态度直接降明,他们甚至变得特别积极,恨不得越明军明天就能攻北京城,这其中还有不少满蒙亲贵。

而豪格好不容易从山东退下来的上万将兵也因为这则消息而陷了极度混,虽然很多汉军与外藩蒙古之前已经郑重考虑过降明的问题,但是有豪格坐镇,他们自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现在豪格既然已经降明,他们自然表现得特别积极。

事实上现在一门心思想要降明的不仅仅是汉军与外藩蒙古,豪格麾下的蒙古八旗与部分满洲牛录都觉得既然要随豪格降明,不如自己直接与承天朝联系卖个好价钱。

至于剩下那些不肯降明的清军,现在同样是处于失控局面,他们觉得豪格是大清国亡国的号罪,恨不得现在就掉豪格。

这支大军在越明军的追击之下保存了大部分实力,但由于豪格的诈降命令在三五之内变得四分五裂,至少有两三千兵马连声招呼都不打直接越过战线直接降明。

剩下的几千兵马现在也是心涣散,豪格已经遇到了好几次刺杀更引发了好几次营肃,更让豪格哭笑不得的是发动叛者都是大清国最忠贞的将士,而帮助他平叛者却都是那些一门想叛清降明者。

他们之所以还支持豪格自然是希望这位肃亲王能出面帮他们与越明朝谈个好价钱,现在豪格根本不敢跟谈诈降的问题,而是一门心思扮演起对大清国彻底失望的肃亲王。

最初豪格只是逢场作戏,内心处还想着怎么借着诈降的机会掉承天皇帝刘永锡,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已经身不由已被裹胁进去,不再是大清国的肃亲王,而是大明承天朝的肃王,一心帮着承天朝招降纳叛。

至于那些不肯归附承天朝的大清臣子纷纷死于豪格之手,虽然这绝不是豪格的本意,但是形势的发展却一直朝着他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死在他手上的大清忠臣越来越多,甚至比死在明军手上还要多。

豪格虽然很想说明真相,但是他现在完全是刀剑之下身不由已,而且他已经渐渐转变,觉得成为大明的肃亲王似乎也不错,对付大清国的屠刀也越来越快,甚至他亲自出手解决了一些大清国的死硬份子。

现在大清国上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