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宋耻 > 第一百一十七节 河路(5)

第一百一十七节 河路(5)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撤!”

赵立想了想,这次没争强。他营里聚集了太多拖家带的徐州老乡,也不方便断后。

赵立的楚州军已经不足三万,但跟随他的徐州乡兵和家属,拖家带的超过十万,趁着水位未降,步骑护持走水路,还算安全。

但十几万的迁移,是一个大工程。足足用了一个月,最后一批才撤走。

李慢侯一边继续围城,一边不断出城野战,目的不是为了杀敌。派出的都是两三千规模的阵列,而且稍微走的远一些,演练在没有营寨保护的况下,纯粹的野战。也跟金军小部队进行过几次战斗,确定只要阵型足够严整,士兵意志坚定,不会溃逃,不会崩溃,就算战败,也不会出现歼灭的伤亡。其实真骑兵遇到宋军重步兵的时候,如果对方抵抗十分顽强,也无法靠骑兵取胜,更多是下马步战。所以结阵的步兵,只要足够坚韧,是能够抵挡下来的。更何况李慢侯的阵列里,不止有步兵,还有骑兵。

七月初,李慢侯的部队也开始撤退。先拔陆营,后拔水营,替后撤。始终留下一个大却月阵断后,同样撤了一个月才撤到淮阳军,到这里就不能撤了,留下修整。

在淮阳军跟赵立商讨一下军务,发现以河为路这个进攻思路是对的,但是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本以为只要足够强势,能够打到黄河去。现在看来,以河为路,确实能给自己带来安全,却受到河流的制约,不够机动。很容易被敌迂回到后方,甚至进攻后方城池,这次泗州预警就是例子。

赵立稍微沮丧了几天,就又乐观起来,毕竟这次算是打了胜仗。给朝廷写捷报,都很有底气,收复两座城池,靖康以来毫无争议的大捷!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