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宋耻 > 第一百三十四节 藩镇(2)

第一百三十四节 藩镇(2)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李慢侯才不管的发展节奏和发展历程,他要的是本的白银和铜矿尽快开发,推动已经半只脚迈进商业社会的北宋继续前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有了本的铜矿,就可以大量铸钱,用铸钱溢价攫取周边落后国家的资源,用这些资源加工成工艺品继续出

这样的良循环其实已经出现,就卡在货币问题上无法进一步扩大,大宋被迫进行的铜钱出禁令,严重影响贸易规模扩大的速度。

“你不让他们出点钱,他们怎么会真的去找?”

侯东得意的说道。

他骗了钱,还得意,可李慢侯一想,还真是这个理。

如果侯东只是随一说,朱聪那群海盗到了本,找几个问一问,都不知道,他们肯定不会花功夫去找,现在他们掏了一万贯钱,不找一下这笔钱就打水漂了,反而会花心思去找一找。

“一万贯?他们真敢给!”

李慢侯不由感叹,海盗还真是有钱。

侯东道:“不由他们不信,要的越多,他们越愿意给。不过,少保,你不会是骗他们的吧?”

李慢侯告诉侯东说,他之前碰到过一个本僧,告诉他石见和别子有银矿铜矿,消息十分确凿,让侯东透露给去本的海商,让他们找一找。

李慢侯道:“千真万确!”

侯东又道:“容易找到?”

李慢侯道:“应该不难!”

那是两座埋藏浅的矿山,不然也不可能在中世纪就找到,找他们很早就找到了,不排除现在当地都知道有银矿和铜矿,但他们冶炼不出来。听说后来是一些中国移民带去了新技术,才让他们可以冶炼,这才开始大规模开发。

侯东叹道:“那为何我们不自己去找?”

李慢侯摇:“这世界上的好东西多了,我们占不过来的。我让你管福建讨要的木棉种子和天竺工的事怎么样了?”

侯东道:“跟他们说了。十个熟练的天竺织工,连同织布机具,一个工给他们一万贯酬金。十斛棉种,一斛同样给一万。有这么大的厚利,他们才肯花一万贯买银矿、铜矿的消息。不过我们是不是给的太高,那种棉种大理国就有,何苦跑去天竺搜求。”

李慢侯道:“天竺木棉传我国,一路走西北丝路,传到了西域一带。一路走茶马古道,传到了大理国。种子好找,织工难求。一路传播过来,不知道过了几代,天竺的技术不知道好了多少。”

历史上棉花传中国很早,但在宋代一直只在西北和云南等边疆地区种植,这些边民通过织布跟宋换丝绸等物,他们的棉布价格甚至高于丝绸。可一亩地能种的棉花,肯定远多于丝绸,棉纺织业注定是最有效率的纺织工业。这绝对是一个价值千万的产业,而且是每年都有这么大的产出。

棉种基因的变化可能不会那么大,但是纺织技术的发展很可能差距就很大了,印度此时应该能织出远超中国边境地区边民水平的棉织品。

“大真是见多识广。侯某走南闯北,从未见过有大这样广博远识之!”

侯东夸赞起来。

“不用拍马。我们在海上抓到的叛将徐文等辈,甄别的如何了?”

李慢侯问道。

徐文是一个叛将,但李慢侯不想杀他。这是山东莱州,山东在这个时代,也是海运中心之一,因此宋朝海军将领中山东极多。在田横岛的范温就是莱州,这个徐文也是。

金国扶立刘豫为皇帝之后,许多中原地区的官员,都南下投奔南宋。徐文就是其一,他带着水军,打听到赵构在杭州登基的消息后,就从山东南下去了明州。赵构任命他为浙东西沿海水军都统制,是一个很高层的水军将领。谁知道才过去了三年,今年三月份,李慢侯还在徐州打仗的时候,这个徐文突然带着四千,乘六十艘海船从明州北上,要投降伪齐。

结果在山东海域被海州水师拦截,一番询问,发现他们是来投降刘豫的,把海州水军误以为是刘豫部将,接着双方直接开打。虽然海州水师船少,但是装备了很多酒等引火物,在海战中简直是大杀器。烧毁了徐文十几艘船之后,徐文宣布投降。

李慢侯审过他后,发现也是有缘由的,主要是官场倾轧,他跟主将阎臬不和,加上家都在山东,如今山东姓了刘豫,金国统治时期,他不想做亡国,换一个汉皇帝,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加上他之前的行为,李慢侯觉得值得原谅。但此掌握南宋水路防御,是一个重要将领,送回南宋肯定是要被处斩。

与其处斩,不如废物利用。

侯东道:“挑出了三百多,都是带着家眷来的。可以驾三艘大船。大要让他们什么?”

李慢侯笑道:“一件大事。一件九死一生的大事。”

侯东问道:“什么样的大事?”

李慢侯没有回答:“准备好了,你就去把徐文给我叫来。”

徐文很快就来了,满脸胡茬,神沮丧,叛将吗,就是如此,丧家之犬的神状态。

“徐统制。你犯了死罪,你可知晓?”

李慢侯问道。

徐文不辩解:“末将知罪。只求不祸及家!”

他是带着一大家子来投降的,否则还真不一定就投降了,看着一船一船的手下和他们的家被烧死,他才选择了投降。

李慢侯道:“这只怕很难。投敌叛国,不诛九族就够好了。你该还有亲族在江南吧?”

徐文摇摇:“某从山东南下,未曾带亲。”

这也是个狠,当年跑的时候,也没想过自己家乡的亲戚。看来也不可能用刘豫势力范围内的亲戚来要挟他。

李慢侯道:“有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要不要?”

徐文眼睛一亮,他还有选择吗?

“请大明言。若能侥幸免死,某感激不尽。”

李慢侯道:“徐大可会看海流?”

徐文是水军统制,而且能带着船从山东到明州,又带着船队从明州返航,航海能力肯定是有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远离海岸远航的经验。

徐文点点:“略懂。无非是看海鸟,观鱼群。”

这是个办法,大海比类想象的其实要贫瘠的多,海洋中百分之九十的地方其实是一片死寂,连鱼都没有。这是遵循能量规律的,鱼群主要集中在营养富集的地方,比如岸边,这里有陆地上冲刷下来的大量矿物质,海依靠矿物质生长,才能诞生一整条食物链。所有大渔场几乎都位于大陆附近,没听说太平洋中心有渔场的。除了大陆附近,就是洋流所在,是鱼群聚集的地方,因为洋流,尤其是暖流,带着热量和营养从赤道流动到其他地方,有些迁徙鱼群就沿着洋流远行,一些鲸鱼就这样。

海鸟则是追着鱼群跑的,因此看鸟看鱼是最简单实用的办法。

“我这里有张海图给你看看。”

说着李慢侯摊开一张他手绘的,谈不上的航海图。

“这是倭国?”

徐文一眼就认出了地图中心的本。

李慢侯点点,指着从本向东延伸的一道洋流标线。

“这里有一条海流(本黑)。从南海往北到倭国以东,折向东方。顺着洋流继续往东,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