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宋耻 > 第一百六十九节 盐债(3)

第一百六十九节 盐债(3)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晏贞姑笑道:“相爷勿忧。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有什么担忧可以商量,都可以写进去。好给大家一个约束。”

赵鼎这才坐下,想了几条:“东藩不能减少江南产盐,也不能增加产盐。”

晏贞姑摇:“这怎么可能?那要江南盐场什么!”

赵鼎又道:“那不能抬盐价,售价不能高过三十万文,购价不能低过四文!”

晏贞姑还是摇:“售价和进价,我们是不管的。我们只管税收,五千万啊相国。你不想我家没米下锅吧?”

赵鼎皱眉:“再怎么样,李郡公家不至于无米下锅,盐户家里可真的要无米下锅了。”

晏贞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弱强食,向来如此。几万盐户受穷,好过让全天下吃不起盐。相爷放心,不会搞得民不聊生的。江北也没见哪个盐户饿死,反而是几百万百姓称颂盐政。”

江北不限产销,确实大量盐户产,因为他们的盐太贵,煮盐正在被晒盐大范围取代,小盐户开始退出食盐生产,要么就是扩大规模,也采用晒盐法。也有大量盐商产,很多都是做了很多年的老盐商,跟不上时代了。但新一代的盐商,生意做的更大,路子铺的更开。有甚至因此短短几年间,聚集了百万身家。

赵鼎问道:“是要在江南行江北盐法?”

晏贞姑点:“差不多是这样。而且只有五年,五年后,朝廷觉得不好,大可以改回去啊!”

赵鼎一想也是这个道理,此时突然觉得五年有些长了,但五年已经探出,探出了东藩有五千万贯财力,至于多少是底线,他都没勇气再探,万一探出个一亿贯,让朝廷出十年盐政,他更不敢想象后果。

反正大局是用盐税收紧藩镇财力,而且朝廷还收到了钱,他还能怎么办?

“既然如此。就这样罢!”

赵鼎都忘记自己是怎么离开房间的,只记得走出屋子后,里面传来放肆的笑声。

晏孝广那霸道的儿还说什么“公爷是觉得让天下老百姓吃那么贵的盐,朝廷才收不到两千万贯税钱不划算,想帮帮这些尸位素餐的笨蛋”。

晏孝广是给自己招了个什么妖孽做婿?

一直到皇宫里,这个感慨都在赵鼎脑子里徘徊不去。

皇帝也看了那份契约,也觉得像是一部盐法。其中主要规定了朝廷的行为,基本上是不允许朝廷涉东藩执掌盐政。东藩在五年中,可以改,可以废,总之五年内,江南盐政东藩说了算。

“就这样罢!”

赵构也只能这么说,盖了玉玺,写了一个准字,就再也一个字都懒得看了。

“发大财了!”

拿过盖了玉玺和相印的契约,刚刚离开相府,晏贞姑就忍不住在两个公主面前笑起来。

越国公主纳闷:“能发什么财?”

吴国公主这几年跟李慢侯做生意做上瘾了,也自认是个明白

反驳道:“江南盐税一年区区七百五十万贯。算下来还是要亏的。”

晏贞姑道:“江北盐税,每年都有一千两百万贯。江北不及江南三成,江北残远超江南。若江南行江北盐法,产盐量大增。抛去江北食盐私江南的部分,江南盐市也能再翻一倍。每年盐税怎么都有两千万贯,五年可就是一亿贯。这还不发财了?”

越国公主道:“还是让你家公爷好好想想,怎么给朝廷凑五千万贯吧。卖地卖房子,怕是都凑不齐!”

吴国公主露出担忧,李慢侯有多少钱,她很清楚,穷得叮当响,都快不敷出了。但凡手里有一点活钱,全都砸到了买卖里,突然要拿出五千万贯,别说原来就没有,就算有,大多都占用了。

晏贞姑道:“谁说做买卖一定要自家的钱。这钱可以借啊。二位公主,有没有兴趣一起发财?”

越国公主冷哼一声:“感让我们作保,是看上我们的钱了。我们也没钱,钱都借给朝廷了。”

晏贞姑摇:“不要你们的钱。你们出面张罗一下,大家一起发财。”

越国公主道:“怎么张罗?抛露面的事,我们可不想做。”

跟赵鼎见面这种事也就算了,真让她们去跟平百姓见面,太掉价。越国公主在扬州做的事,现在回想起来,羞耻极了,当时怎么就鬼迷心窍,为了几斗米就能跟粗鄙的商把酒言欢呢?

晏贞姑道:“这笔钱肯定不能你们来出。这笔钱啊,有的是愿意出。我们开一厘的息,有的是借钱!”

淮海公所所在之地,民间借贷的利率就大幅下跌,高利贷早就没影了。一个高效的金融系统,才是打击高利贷最有用的方法。公所的牙从公所金池里拆借,只需一分息,只要高于一分息,他们就能赚钱,因此借贷利率的下限就是一分息。公所相当于起到了一个调节借贷利率的功能,类似于中央银行。

吴国公主点点:“如此的话。在杭州就能借到一笔钱,金池里大概还有一千万贯,全拿出来也不够!”

杭州是临安府,南宋的首都,稳定了五年,商业流通中的现金数都数不清,天下钱很大比例都集中在这里。而沉淀在金池里的就有一千万贯,作为跟杭州有贸易往来的商业汇款沉淀,一千万贯不算多。要不是两个公主倾尽家财,不久前从金池里提了一千万贯给朝廷,金池里平时沉淀的资金,大概在一千四五百万。由于公主提钱太多,导致杭州市面上的贷款利率都升高了。于是借贷减少,金池里的沉淀开始恢复,真的如同池水一样,涨水了。

晏贞姑摇摇:“当然不能都从杭州借。不然金池的水就抽了。杭州最多借五百万贯,我回扬州抽一千万贯。上海、公主集、通州、建康、海州,都能抽出一笔钱来。我们自己就能提一千万,剩下的从江北盐商哪里借,借个两三千万都不是问题。”

越国公主道:“这就发财了?也不过是从金池里抽水,借贷取利。才一厘!”

晏贞姑笑道:“谁说给你们一厘了?我们自己拿三厘!”

三厘算高息,如今可不容易找到这样的买卖。真遇上了,还不敢做,因为对方肯定不可靠,绝对是走投无路才肯出这样的高息借钱。

越国公主这才点点,算是小小发了一笔财。

晏贞姑继续道:“三厘不算什么。这笔钱息,我们可以马上装到袋里,这算不算发财?”

越国公主惊叫一声:“天哪!”

把钱押进去,每年吃三厘利息是一回事,立刻兑现利息是另一回事。有借钱是先扣利息的,九出十三归,就是先扣利息的借法。客户借十贯钱,还十三贯,而拿到手的只有九贯钱,高利贷的行规就是这样。

吴国公主疑惑:“怎么先取息?”

晏贞姑说:“我们印债票。面值一万贯,钱息一厘。肯定有借吧?”

吴国公主点点

晏贞姑继续道:“钱收上来了,我们扣过利息装在自己兜里。本金给朝廷,每年收了盐税,还给债主。就这样先抽走了利息。”

这玩法其实就是包销国债,摩根那一批金融家,就是这么发家的。老老实实借钱给企业家吃利息,十九世纪怎么可能聚集上百亿美金家产?

不过吴国公主还是不太理解:“可是我们抽走了利息。这不等于赚走了公爷的钱?”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