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宋耻 > 第两百节 藩钱(2)

第两百节 藩钱(2)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过老宋现在身体可硬朗着呢,心态好,吃嘛嘛香,还生了十几个孩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有一个五国城让他逍遥自在,逃是逃不回来,但供应不缺。

而且最近宋徽宗先生还发财了,因为边境开了榷场,就数他的字画之前。

最开始是一个拿着宋徽宗的一首诗来卖。

买卖文玩,是鼓励的,因为他们自己看不懂,公开鼓励“以我无用易彼有用”,那个士兵拿来一首诗,声称是你们的老皇帝亲笔写的,当即有用十贯钱买下。

后来流到了李清照这里,鉴定为真迹,立马涨了百倍,被用一千贯钱买走了。

买主竟然是吕颐浩,将诗词当堂呈递给赵构,赵构一边哭,一边还要夸赞吕颐浩,赏赐了吕颐浩一万贯财物。

那首诗写着“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去今萧索,春梦遶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显然表达的是宋徽宗思念家国的怀,当然他思念的更多是琼林玉殿,感慨的是他的个命运,千千万万因为国家亡而死的老百姓,关他什么事,他要有那心,他就不是宋徽宗而是杜甫了。

但老皇帝想念家园,多好的政治题材啊,吕颐浩以此来激励皇帝北伐。赵构虽然没同意北伐,却不得不当堂痛哭,哀叹他爹受苦了。

这件事闹的沸沸扬扬,再次激发起了一场北伐的热,之后,就有大量江南商,跑来河北榷场,还专门跟对面有门路的约定,高价收购宋徽宗诗词、绘画,那可是能卖上大价钱的。赵构还不好禁止,只是笼统的下令,不许买卖文玩,以防用来换军资。隐晦的通过公主表达,不希望这种东西继续流大宋境内,但公主本的态度,却不赞成。李慢侯当然听公主的,而且公主反对,他也要做,有利可图啊。

边境榷场的收益极大,因为风险大,利润就丰厚,因此可以征收更高的税款。

可是不差钱的主儿,又开始染上奢侈之风,尽管还很淳朴,欣赏不了古玩字画,也不喜欢金玉之类不能吃的玩意,可是漂亮的衣服,胭脂水可是很受欢迎的。

而且河对岸的州县还不敢拦,地位高。金国安到这里的真谋克,比知州地位还高,知州七品官,谋克五品官,怎么管?现在就数这些谋克家的做买卖最疯狂,边境几乎算是开了。

每年可以收到上百万榷税呢,不比当年宋辽之间的榷场规模小。

究其原因是不差钱,河北很缺货。不差钱的原因,主要是抢劫所致。从开封两次就劫掠了上亿的财货,其中金银价值就好几千万贯,后来还抢走了大量的铜钱。宋朝铜钱铸造量巨大,当时开封集中的铜钱少说也得上千万贯,抢不到金银了,最后什么能带走的财物都要,连公主都折价了,何况铜钱。

劫走了多少铜钱,无法统计,但知道海陵王完颜亮的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距离靖康之变过去了三十年,才第一次铸钱,而宋朝一年不铸钱,经济就会维持不下去。劫掠的铜钱,让他们三十年都不需要铸钱,可见规模之巨。

这笔现钱掌握在手里,太多用来赏赐中下层军官了,尤其是一开始真高层并没有意识到铜钱的作用,他们是以物易物的,所以粘罕、斡离不才一味的迫宋朝官员给他们搜刮金银,如果早知道铜钱这么重要,他们搜刮铜钱的话,可能会得到更多。

由于高层不重视铜钱,金银用来赏赐大官了,大量铜钱和绢帛就拿来赏赐中下层小官,导致这些谋克手里拥有数以千万计算的铜钱。而他们迁河北后,河北残,却花不出去。钱多物少,隔着一条河,两地的物价相差数倍。

李慢侯控制的河北东路,有山东和南方大量物资涌,而河北西路,则越来越凋敝,否则太行山上的义兵不可能长盛不衰。谋克内迁,跟老百姓争地,大量失地百姓,不甘心给打工,就只能落为寇,或者渡河迁到东藩境内,进一步造成统治区的经济凋敝。除了养马业盛行,圈了大量土地养马之外,所有产业都萎靡的厉害。

钱多物少,当然物价腾贵,此时发现河这边物价低廉,走私就不可遏制了。

最早做走私的,就是一群在河北西路活不下去,跑到这边来又没有生计的边民,往来河两岸倒腾用品。

结果当然会遭到打击,李慢侯还好,那边抓到是要杀的。李慢侯于是涉,认为这些是东藩边民,管金国的州县要。不惜用战争威胁,现在不仅在大宋这边,在金国那边,也知道东藩跋扈的很。由于利润大,渐渐的也开始走私,就禁不住了。尽管金国朝廷何地方官府都还没有公开承认榷场贸易,可是地方上已经公开化了,大家睁只眼闭只眼,就当没看见。

李慢侯也没想到贸易规模会那么大,主要还是互补太强,一边铜荒闹的厉害,一边货物缺的厉害,当然要搞贸易了。李慢侯的黄河防线上,修建了一百五十座沿河水寨,都是夯土筑城,能容纳一千军队,平时驻军一百。一百五十座沿河土堡,演变成了一百五十座榷场。各种商品都在这里易,从针线脑到金玉古玩,无所不包。

河北两路,即便残,也有两三百万,加上又有文玩回流这种高价值商品,每年收税竟然高达百万,赶上扬州这种富庶城市的税收了。

让李慢侯都有些舍不得放弃。

但他很清楚,一旦牵扯到了宋徽宗,一定又会有高呼北伐。

“北伐就北伐吧。也该伐一伐了!”

“王爷又要兴兵?”

郑通皱眉。

山东好容易迎来了太平,实在是不想打仗。

李慢侯自信道:“给了我太多时间。如果早几个月,本王可说不起这种硬话。现在,就怕他们不敢来!”

沿河堡垒完工,整个河北东路都实现了保甲化,山东都成了大后方。李慢侯的兵力也大大扩充,从辽东带回来了大量辽东隶,而且是跟厮杀过的复仇者。于是李慢侯的军队扩充到了二十万,除了两万沿海水师,四万内河水军,十四万兵力中,骑兵高达十万。

十万骑兵,战马三十万匹,十万真马,二十万契丹马,每年耗费巨大。不打仗,太亏本。

李慢侯很希望再次开战,将他作为进攻重点,在派一二十万骑兵闯进来。

上次送来那十几万原战士,让李慢侯疼个了一段时间,疼的不是打不过,而是怎么处理的问题。有些太天真了,来抢劫,抢不到,竟然打算做生意,把他们的马卖掉换吃的,并且还以为自己能回去。

最后被俘了一半,将近八万,怎么处理这八万,李慢侯跟部下商讨了很久。

大多数武将要求直接杀掉,文官中一半也是这种态度,他们还更有理有据,说什么蛮夷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只有让他们怕,他们才不敢再来。所以文官建议,将其中俘虏的少量燕云汉、河北签军释放,将全部处死。

李慢侯没有民族偏见,他倒是觉得都他妈一样,都是猴变的没有不贱的。没道理这些燕云汉不杀,就会怀德,下回就不来了的道理。

但杀是最低级的手段,战场上杀是必须的,杀俘虏没意义。当然也不能放,只放了几百个,专门从每个大小部落里挑一两个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